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细心算一算。(共 33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20×34=
24×50=
125×8=
4×8+3=
202-99=
450÷90=
50×700=
25×4÷25×4=
60×50=
61+139=
3×27=
59×2×5=
【答案】680;1200;1000;35;
103;5;35000;16;
3000;200;81;590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
302×45=
70×530=
24×645=
【答案】13590;37100;15480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
一位数相乘,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
24×645=15480
6 4 5
2 4
2 5 8 0
1 2 9 0
1 5 4 8 0
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详解】302×45=13590
70×530=37100
5 3 0
7 0
3 7 1 0 0
26×62+38×26
48+116+52+84
3 0 2
4 5
1 5 1 0
1 2 0 8
1 3 5 9 0
3.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720÷45
429-186-14
【答案】16;2600;
229;300
【解析】
【分析】(1)将 45 看成 9×5,再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720÷45
=720÷(9×5)
=720÷9÷5
=80÷5
=16
26×62+38×26
=26×(62+38)
=26×100
=2600
429-186-14
=429-(186+14)
=429-200
=229
48+116+52+84
=(48+52)+(116+84)
=100+200
=300
二、耐心填一填。(共 20 分,每空 1 分)
4. 2022 年,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五千三百一十二亿七千七百万元,居全省第 6 位。横线
上的数字写作(
),它是(
)位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答案】
①. 531277000000
②. 十二
③. 53127700
④. 5313 亿
【解析】
【分析】整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那个数位上写 0。这个数由 12 个数组成,这个数是十二位数。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万位后面的 0,再加上“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大于等
于 5,就向亿位进 1;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 5,就舍去千万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2022 年,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五千三百一十二亿七千七百万元,居全省第 6 位。
横线上的数字写作 531277000000,它是十二位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53127700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5313 亿。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近似数,分级写或者按照顺位顺序表写可防止写错数。
整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时,需要添上计数单位。
5. 端午节假期,小明和弟弟在家玩拼图形游戏,弟弟找来两根木棍,小明量得一根长是 7
厘米,另一根长是 3 厘米,他们要摆出一个三角形。那么弟弟找来的第三根木棍最短是
(
)厘米。(取整厘米数)
【答案】5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7-3<第三边<7+3;
4<第三边<10,取值为:5、6、7、8、9;
最短是 5 厘米。
【点睛】此题是考查三角形的特性,应灵活掌握和运用。
6. 王阿姨有一块漂亮的三角形玻璃摆件,被调皮的华华不小心打碎了,王阿姨说三角形玻
璃中最小的角是 25°,最大的角是 105,那么第三个角是(
)°。
【答案】50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分别减去已知的角度,即可解答。
【详解】180°-25°-105°
=155°-105°
=5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是解题的关键。
7. 要使□5×205 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
【答案】4
【解析】
【分析】最小的五位数是 10000,205 接近 200,根据 50×200=10000 可知,要使□5×205
的积是四位数,□5 应小于 50,□里的数最大填 4。再将 4 和 5 代入算式□5×205 中求出积
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50×205≈50×200=10000
□5 应小于 50,□里的数最大填 4。
45×205=9225,55×205=11275
则要使□5×205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4。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键是先根据乘法估算方法求出积为最小的五位
数时未知因数是几,再求出方框里的数,并将这个数代入算式进行验证。
8. 一个五位数,采用“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2 万,这个数最大是(
)。
【答案】19999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采用“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2 万,最高位万位上是
1,其余位上是 9,则这个 5 位数最大是 19999,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五位数,采用“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2 万,这个数最大是 19999。
【点睛】本题掌握通过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是解题关键。
9. 如图,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是
(
长(
)cm,宽是(
)cm,周长是(
)cm;拼成后长方形的周
),面积(
)。(填“变小””不变”“变大”)
【答案】
①. 8
②. 4
③. 24
④. 变小
⑤. 不变
【解析】
【分析】观察图片可知: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
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即 8cm,宽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即 4cm,根据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代入数据即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边是 5cm,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变小;面积
都是 8×4,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4)×2
=12×2
=24(cm)
如图,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是 8cm,
宽是 4cm,周长是 24cm;拼成后长方形的周长变小,面积不变。
【点睛】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是长方形的宽是解题的关键。
10. 周末赵玲去王老师家学钢琴,时间是下午的 3:00 到 5:00,这段时间钟面上的时针旋
转了(
)°。
【答案】60
【解析】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下午的3:00 到 5:00 共经过了 2 小时。
时钟上 12 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是 30°。时针走 2 个大格是 2 小时,
时针旋转了 2×30°。
【详解】5 时-3 时=2 小时
2×30°=60°
则这段时间钟面上的时针旋转了 60°。
【点睛】本题是一个钟表问题,钟表 12 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 30°,借助
图形,更容易解决。
11. 孙红是四年级三班的学生,她 2017 年上小学,学号是 9,她的借书证号是 20170309;
她的哥哥李宁是同校五年级十一班的学生,学号是 15,请你根据规律,编写李宁的借书证
号是(
)。
【答案】2016111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前 4 位是入学年份,5、6 位是班级;7、8 位是学号,据此写出李宁
的借书证号即可解答。
【详解】孙红是四年级三班的学生,她 2017 年上小学,学号是 9,她的借书证号是 20170309;
她的哥哥李宁是同校五年级十一班的学生,学号是 15,请你根据规律,编写李宁的借书证
号是 20161115。
【点睛】此类问题先根据给出编码找出每位上数字代表的含义,再根据这个含义编号码。
12. 一个三角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有两条边相等,它的一个底角是(
)°。一只
苍蝇沿长为 240 厘米的一条直角边爬行,每秒钟走 2 厘米,需要走(
)分。
【答案】
①. 45
②. 2
【解析】
【分析】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可知,直角是顶角,一个底角是(180°-90°)÷2。
用这条直角边的长度除以苍蝇爬行速度,求出需要爬行的时间。
【详解】(180°-90°)÷2
=90°÷2
=45°
则它的一个底角是 45°。
240÷2=120(秒)
120 秒=2 分
则需要走 2 分。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行程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顶角是直角,两个底角都是 45°。行程问题中,数量关系式是时间=路程÷速度。
13. 如果△×□=24,那么(△×8)×□=(
)。
【答案】192
【解析】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为原来
的几分之一,积也会随之扩大相同的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如果△×□=24,那么(△×8)×□=24×8=19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4. 如图,将一个等腰梯形剪去一个角后,得到①②两个图形,图形①是(
)边形,
它的内角和是(
)°。
【答案】
①. 五
②. 540
【解析】
【分析】图形①有 5 条边,是一个五边形。五边形可以分成 3 个三角形,内角和是 3×180°
=540°。
【详解】3×180°=540°,图形①是五边形,它的内角和是 540°。
【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n 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三、用心选一选。(共 10 分,每题 2 分)
15. 下面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
)。
B. 5906100
C. 4010600
D.
A. 300700
1020000
【答案】B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
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A.300700 读作:三十万零七百;
B.5906100 读作:五百九十万六千一百;
C.4010600 读作:四百零一万零六百;
D.1020000 读作:一百零二万;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读写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下面的算式中,与 38×199 相等的是(
)。
A. 38×100+9
B. 38×200-38
C. 38×200-1
D. 38×
200+1
【答案】B
【解析】
【分析】计算 38×199 时,可以将 199 看成 100+99 或者看成 2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
进行简算。
【详解】A.38×199=38×(100+99)=38×100+38×99,则 38×199≠38×100+9;
B.38×199=38×(200-1)=38×200-38;
C.38×199=38×(200-1)=38×200-38,则 38×199≠38×200-1;
D.38×199=38×(200-1)=38×200-38,则 38×199≠38×200+1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17.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有一条对称轴
②75 万和 750000 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不同。
③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④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 0。
B. 2
C. 3
D. 4
A. 1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根据对称轴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75 万改写成 750000,再和 750000 进行比较,75 万的计数单位是万,750000 计数单位是
个;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④可举例说明,如 25×4=100,乘数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有 2 个,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①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原题说法错误;
②75 万和 750000 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不同,说法正确;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原题说法错误;
④25×4=100,乘数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有 2 个 0,原题说法错误;正确的有 1 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众多,应认真审题,灵活选择方法。
18. 陈琳是红星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学生,用数对表示她在班级的座位是(4,5),她前面同
学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
A. (3,5)
B. (4,5)
C. (5,4)
D. (4,4)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
数写后。陈琳在班级的座位是(4,5),表示第 4 列第 5 行。她前面同学是在第 4 列第 4 行,
用数对表示是(4,4)。
【详解】用数对表示她在班级的座位是(4,5),她前面同学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4)。
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