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10 月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雕琢玉石
B. 丝线织锦
C. 葡萄制酒
D. 瓷盘破碎
【答案】C
【解析】
【详解】A、雕琢玉石,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丝线织锦,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瓷盘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2. 下列仪器能被加热,且在加热时需要陶土网的是
B. 试管
C. 烧杯
D. 燃烧匙
A. 量筒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可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陶土网加热,符合题意;
D、燃烧匙可直接加热,不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C。
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析:首先了解氧气的如下特点: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
质比较活性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 21%,本身不燃烧但能支持燃烧.不
易溶于水(即微溶于水),在室温下,1L 水中只能溶解约 30ml 氧气,因此,生物能够在水
中生存.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烧,但是氧气并没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
A 的说法错误;
B、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 21%,故 B的说法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中溶有少量氧气,(在室温下,1L 水中只能溶解约 30ml 氧气)使水
中的生物能够生存.故 C 的说法正确;
D、氧气有助燃作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D 的说法正确.
故选 A.
4.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 分别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B. 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用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 闻气体的气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空气、氧气均不能使用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不可行。
B、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均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不可行。
C、使燃着的木条照常燃烧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行。
D、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均是无味的气体,不可行。
故选 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5.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稀有气
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
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6.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 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C. 将试管夹从试管管口往下套
D. 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防止用剩的药品污染试剂,不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容器,错误;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能隔绝氧气而灭火,正确;
C、为防止杂质进入试管,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错误;
D、为防止腐蚀天平,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玻璃器皿在天平托盘上称重,错误。
故选 B。
7.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B.
D.
A.
C.
【答案】A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A、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故选项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
B、取用试剂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取用完要立即塞上瓶塞,标签朝外放置,并放回原
处,故选项仪器的放置方法不正确;
C、砝码用完之后,应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防止砝码被污染,故选项仪器的放置方法
不正确。
D、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滴管内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污染实验台,故选项仪器的放
置方法不正确。
故选 A。
8.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
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⑤用排水
法收集;⑥将导管从水面下拿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④①⑤②⑥
C. ④①③⑤②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③④①⑤⑥②
D. ④①③⑤⑥②
【详解】开始装入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免浪费药品。所以开始的顺序是③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顺序为①点燃酒精灯,给
试管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
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水倒流入试管炸裂试管。顺序为⑥将导
管从水面下拿出,②熄灭酒精灯。
故顺序为③④①⑤⑥②,选 B。
9.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朝下倾斜
D. 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
【答案】B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不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反应速率,说法
错误;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朝下倾斜,防止冷凝液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说
法正确;
D、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流出的药品污染标签,说法正确。
故选 B。
10. 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氧气
D.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称 PM10)、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
粒物,称 PM2.5)和臭氧等;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都是空气中固有成分,不属于空气的污
染物。
故选 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
题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铁生锈
B. 酿酒
C. 蜡烛燃烧
D. 食物腐
烂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生锈过程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属于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
氧化,不符合题意;
B、酿酒属于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比较剧烈,不属于缓慢氧化,符合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意;
D、食物腐烂属于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 下列各物质中,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
A. 二氧化碳
B. 氦气
C. 汞
D. 氧气
【答案】B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氦气是稀有气体,由氦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C、汞是金属单质,由汞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D、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 BC。
13.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因此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不是雾,雾是小液
滴,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产生黑色固体,错误;
故选 AB。
14.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B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
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
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
选项正确。
故选 B。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得到氧气的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未复燃,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
C. 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性质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的工业制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
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净化除去杂质等,然后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
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便是沸点较高的淡蓝色液态氧
气,将其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备用即可,正确;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未复燃,不能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可能是氧
气的浓度较低,错误;
C、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则物质
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保持,错误;
D、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发生变化,物
质性质可能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 A。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题,共 27 分)
16. 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氖气五种气体中,选择名称填空:
(1)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是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是______;
(3)会使油炸食品变软的是______;
(4)充入电光源可产生红光的是______。
【答案】(1)氧气
(2)氮气
(3)水蒸气
(4)氖气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小问 2 详解】
氮气中有氮元素,所以可以用来制化肥;
【小问 3 详解】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会使油炸食品变软;
【小问 4 详解】
充入电光源中会产生红光的是氖气。
17. 实验室里取用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
(1)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_____,固体只要______即可;倾倒液体时,标签______,
防止______。
(2)同学们在实验室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______,若仰视,则所量取体积______(选
“偏大”或“偏小”)。
(3)在实验室量取 40mL 液体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4)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
①. 1-2mL
②. 铺满底部
③. 朝手心处
④. 液体流下,标签
被腐蚀
(2)
①. 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 偏大
(3)胶头滴管、50mL 量筒
(4)分离液态空气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1-2mL,固体只要铺满底部即可;倾倒液体时,标签朝手心
处,防止液体流下,标签被腐蚀。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