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第 I 卷(选择题)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起来”指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改革开放的成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 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题干中“站起来”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排除 A 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 B 项;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富起来,不是站起来,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 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农 村……”这段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 促进西藏解放 C. 为了保家卫国 【答案】C 【解析】 B.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D.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详解】根据“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 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农村”可知,我国抗美援朝 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家卫国,C 项正确;材料信息与西藏解放无关,排除 A 项;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我国抗美援朝是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 B 项;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 已经爆发,为了保家卫国,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1951 年 1 月,山东的一位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0 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因此土地改革的实行,使我国农村 土地所有制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分析题干关键词,“1951 年 1 月”“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可知是土地改革时期,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改革法》,C 项正确;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排除 A 项;1949 年 9 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排除 B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由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 1979 年 7 月 1 日通过,自 198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下表是“1952 年美、中、印三国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为解决表格中反映的问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工业指标 美国 中国 印度 人均钢产量(公斤) 538.3 2.37 4 人均发电量(千瓦时) 2949 2.76 10.9 B. 重工业 C. 商业 D. 纺织业 A. 农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五”计划,图表中钢、电人均量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人均占有量远低于美国,甚至不如印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 项正确;一五计划还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ACD 项不是重点发展门类,排除,故选 B 项。 5.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C 【解析】 B. 中共七大的召开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项正确;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 A 项;1945 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 B 项;中共八大召开于 1956 年 9 月,当时三大改造尚未
完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从③到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革命 B.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③④对应的时间 1960、1965 年。为了克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 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于 1961 年开始实施,到 1965 年,国 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 面貌,D 项正确;土地革命是 1950 年到 1952 年,排除 A 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 1978 年展开的,排除 B 项;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 重等因素,1959 年到 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 在( ) A. 从城市转向农村 济建设为中心 C. 从农村转向城市 义革命 【答案】B 【解析】 B.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 D.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以阶级斗 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 项 正确;从城市转向农村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关,排除 A 项;从农村转向城市与七届 二中全会有关,排除 C 项;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五四运动有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答案】A 【解析】 B.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解】据所学可知,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 项正确;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未涉及“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排除 B 项;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 C 项;1978 年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但未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而中共十 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9. 回顾历史,宁波曾是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改革开放的 14 个沿海城市之一。 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 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 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 两次开放都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 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是被迫的,丧权辱国的,1984 年宁波开放是主动的,是独立自主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A 项正确,排除 B 项; 近代宁波开放没有取得辉煌成果,也没有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排除 CD 项。故选 A 项。 10.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其 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的是(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C. 科学发展观 【答案】D 【解析】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 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D 项正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 论基础,排除 A 项;2002 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排除 B 项;2007 年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1. 2020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做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发生变化,下列不属于其内涵的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全面依法治国 【答案】A 【解析】 B.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从严治党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不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 项符合题意, 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2. 2019 年 10 月 1 日,伴随着“石榴瓶”彩车,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 一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载歌载舞经过天安门前。这一场景的出现,有利于( ) A. 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B. 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C.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 贯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实 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 项正确;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排除 AB 项;“一国两制”和港澳台 有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3. 如果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中英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的话,你的选择是( ) 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A.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1982 年,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邓 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A 项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同志在 1978 年 12 月 13 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排除 B 项;1988 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排除 C 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是 1983 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4.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原则 D. 互补互 利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1992 年 11 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 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史称“九二共识”。A 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BCD 项不符,排除。故选择 A。 15. “南昌起义、国庆 70 周年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体现的主题是( ) A.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B. 新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 D. 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代化 【详解】根据材料“南昌起义、国庆 70 周年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 义反映了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国庆 70 周年中受阅的核导弹方 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因此主题为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 代化,D 项正确:ABC 项所述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故选 D 项。 16.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 A. 楔形文字 C. 《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B 【解析】 B. 金字塔 D. 阿拉伯数字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B 项正确;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排除 A 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 宝贵文化遗产,排除 C 项;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7. 14 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他 们建立了( ) A. 手工工场 B. 大种植园 C. 租地农场 D. 共享农
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4 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 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 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C 项正确;手 工工场最早出现于 14 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较大,雇用了很多工人,工人之 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排除 A 项;大种植园则是以驱使奴隶作工的方式经营, 奴隶为种植园主无偿劳动,没有任何自由,排除 B 项;共享农场,是以充分涵盖农民利益的 经济组织形式为主要载体,以各类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以移动互联 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场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 事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乡村振兴综合经营发展模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8.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 但丁——《神曲》 B. 莎士比亚——《最后的晚餐》 C. 达·芬奇——《蒙娜丽莎》 D.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不是 《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作品,B 项符合题意,选择 B 项;但丁是文艺 复兴的先驱,《神曲》是他的长篇诗作,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达·芬奇的代表作是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贝多芬是德国一位天才的作 曲家,《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 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 B. 偶然性 C. 突发性 D. 必然性 A. 可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此观点强调新航路开辟具有必然性,依据是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是由其经济根源决定的,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 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20.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能够佐证 马克思这一观点的史实( ) ①文艺复兴 ②“三角贸易” ③鸦片贸易 ④劫掠黑人和黄金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东西”,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充满了罪恶,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三角贸易、鸦片贸易、东劫掠黑人和黄金。②③④符合题意,C 项正确;①文艺复兴,与资 本的原始积累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21. 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 B. 君主立宪制 C. 总统制 D. 民主共 命后确立了 A. 君主专制 和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 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 B。 22. 孟德斯鸠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明确地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这一原则最早得到充分体现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是( ) A. 《权利法案》 B. 1787 年美国宪法 C. 《人权宣言》 D. 《拿破 仑法典》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依据“分权与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 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 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B 项正确;《权利法案》 体现了资本主义对王权的控制,排除 A 项;《人权宣言》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 排除 C 项;《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3. 他几乎横扫欧洲大陆,最后兵败滑铁卢,他主持制定的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 部民法典,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典范。他是(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