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治 12 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B.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我国致力于实现同步富裕 D.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和理解。 B:题文中,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故 B 说法正确; A:强国富民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故 A 说法错误; C: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故 C 说法错误; D: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2. 2021 年 7 月 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 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 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 进。”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进入新时代 ③我国已经踏上了强国富民之路 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变 ⑤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正在逐步落实 A. ①② 【答案】D B. ③④ C. ①⑤ D. ③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和理解。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①说法错误; ②: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故②说法错误; ③⑤:我国已经踏上了强国富民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正在逐步落实,故③⑤说法正 确; 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 展的主动权。为此,我们应该 ①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②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推进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④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根据所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要想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应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等,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我国要推进以科 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所以正确答案选 C。 4.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以下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制度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⑤社会主义制度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A.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 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 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 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群众自治制 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故②说法错误; ⑤:社会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故⑤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5. 下列行为中属于中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的有( ) ①积极参加“最美校园”摄影比赛 ②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冰箱质量问题 ③参加居民会议,听取委员会工作汇报 ④在网上参与“无烟日”环境管理问题讨论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参与民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①:这是中学生发展兴趣的体现,与题意不符; ②:这是在参与社会的经济生活,与题意不符; ③④:这是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的体现,故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6. 下列知识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 A 的描述是错误的; B: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故二者是并列的关系,故 B 说法错误; C: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的方式之一, 故 C 说法正确; D: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社会关系的准则,二者相辅相成,有些道德的内容也是法律的要求, 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7. 今年 7 月自南京发生疫情以来,一些商家借疫情之机乱涨价的行为引起市民愤慨,南京 市有关部门坚持从严监管坚决打击。对国家这一举措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 A. 市民对这一行为表示愤慨是具有法制观念的表现 B. 商家借疫情乱涨价是不讲诚信的行为 C. 有关部门应坚持依法行政 D. 严厉打击这一违法行为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厉行法治。 AB:主题是市民和商家,不符合题意,题干问的是国家的举措,故排除 AB; C:题干中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依法行政,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 D: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关部门坚持从严监管坚决打击,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 故 D 正确;
故本题选 D。 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 ) A. 道路自信 B. 文化自信 C. 制度自信 D. 理论自 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自信。 B:根据教材知识,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 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故 B 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CD; 故本题选 B。 9. 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是古城苏州一道别有韵味的风景,保护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 民。为此,政府部门应该( ) ①领导并完善立法,严格规范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行为 ②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相关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 ③依法执政,发挥政府在中国特色法治道路上的作用 ④推进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依法行政的正确认识。 ②④:保护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政府部门应推进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绿色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型、环保型能源;坚决淘 汰和关闭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及产业,推广清洁产品、绿色产品等,②④说法正确。 ①:错误,完善立法是立法机关的职责; ③:错误,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发挥政府在中国特色法治道路上的作用,党要做到依法执政; 故本题选 D。 【点睛】 10.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提高扶贫实效。这样做的经济意义是( ) ①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④促进民族团结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认识。 ①: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政治角度,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力度,从经济意义的角度看,有利于增进民生 福祉,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故②③说法正确; ④:促进民族团结不是经济意义,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D。 11. 下列不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①“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人生苦且短,当及时行乐” 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①: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体现了积极进取,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是享乐主义的表现,故③符合题意; ④:是不关心社会的表现,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2. 我们常常聆听长辈们“碗净福至”的叮嘱。依据图,对这一叮嘱理解恰当的是( )
①孝亲敬长,拒绝攀比 ②传承美德,厉行节约 ③尊重劳动,爱惜粮食 ④爱护环境,保 持整洁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认识和理解。 ②③:仔细观察漫画内容,这告诉我们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厉行节约,尊重劳动,爱惜粮 食,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这曲解了漫画的主旨内容,故排除; ④: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 13.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 ) A.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B. 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 实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 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绿色发展。 A:依据教材知识,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 程中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故 A 说法正确; BCD: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排除 BCD; 故本题选 A。 14. 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 2030 年前和 2060 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 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 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首位 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依据题文描述,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 2030 年前和 2060 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中国向 世界承诺体现了生态文明成果不仅造福我国人民,还造福世界人类,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④:促进发展要把建设发展的质量放在首位;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说法不 客观,故③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的基层考察中反复强调:“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表明( ) ①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正逐步完善 ②坚持民族平等符合宪法要求,有利于各民族地区高度自治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④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A. ①③④ C.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②④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③④:题干中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说明了我国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 本原则,始终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这有利于维护国 家统一,有利于全面小康的实现,故③④正确; 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正逐步完善,故①错误; ②:坚持民族平等符合宪法要求,有利于各民族地区行使自治权,故②错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