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1—35.5
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5 分)
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1 分。)
1.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不符合题意;
C、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拉瓦锡,符合题意;
D、牛顿是伟大的物理科学家,但没有测定了空气组成,不符合题意。
选 C。
2.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D. 稀有气体
【详解】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
气约为 4: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故图中“a”
代表的是氮气,故选 B
考点:空气的成分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B. 氧
C. 铁
D. 铝
A. 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
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4.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B. 蜡烛
C. 木炭
D. 铁丝
A. 红磷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有水雾出现,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下列氢气(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难溶于水
B. 无色气体
C. 能燃烧
D. 密度比
空气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难溶于水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无色气体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能燃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 C。
6.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B. 2O
C. O2-
D. 2O2
A. 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2 表示 1 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氧原子可表示为 2O,符合题意;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O2-可表示氧离子,不符合题意;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2O2 表示 2 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 火箭发射
C. 供给呼吸
【答案】B
【解析】
B. 食品防腐
D. 医疗急救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发射,故选项错误;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利于细菌、微生物繁殖,不能用于食品防腐,
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抢救,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8. 人体主要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答案】A
【解析】
B. 电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 A。
9. 下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 严禁烟火
C. 节约用水
【答案】C
【解析】
B. 可回收垃圾
D. 禁止吸烟
【详解】该图标表示节约用水,故选 C。
10.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是
A. 积极植树造林
C.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垃圾分类回收
D. 提倡绿色出行
【详解】A、积极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大气环境,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 A 选项叙述
正确;
B、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回收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 B 选
项叙述正确;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 C 选项叙述错误;
D、提倡绿色出行,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 D 选项叙述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环境污染及治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良好科学素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难度不大。
11.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
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
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
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12. 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B. 量筒
C. 烧杯
D. 燃烧匙
A. 试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试管可以用来直接加热,故 A 不符合题意;
B、量筒是用来度量液体体积的,不能用来加热,故 B 符合题意;
C、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 C 不符合题意;
D、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 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被 IUPAC 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一种硫原子原子核内含有 16
个质子和 18 个中子,则该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B. 16
C. 18
D. 34
A. 2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硫原子原子核内含有
16 个质子,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6。故选 B。
14.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B. H2O2
C. H2CO3
D. SO2
A. 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A 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C、碳酸由碳酸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分清楚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
15. 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B. 沉降
C. 过滤
D. 蒸馏
A. 吸附
【答案】D
【解析】
【详解】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
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
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得到的是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 D。
16. 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C. 倒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D
【解析】
B. 观察颜色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详解】A、氧气和空气均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氧气和空气均是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氧气和空气均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不同,
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故选 D。
17.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铜
C. 氯化钠
【答案】A
【解析】
B. 二氧化碳
D. 氢气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
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8. 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B. 烧杯
C. 酒精灯
D. 玻璃棒
A. 漏斗
【答案】C
【解析】
【详解】过滤是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实验方法,过滤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包
括铁圈)、烧杯、玻璃棒、漏斗,所以 A、B、D 必须使用,过滤不需要加热,故不必使用酒
精灯,故选 C。
19. 制作景泰蓝的釉料中常含钴元素。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钴元素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 27
C. 元素符号是 Co
【答案】B
【解析】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58.93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钴的原子序数是 27,
不符合题意;
B、由“金”字旁可知,钴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钴的元素符号是 Co,不符合
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8.93,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0.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硫
C. PM2.5
【答案】D
【解析】
B. 一氧化碳
D. 氮气
【详解】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PM2.5 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21. 现欲量取 10mL 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应选用仪器
A. 托盘天平和药匙
B. 10mL 量筒和胶头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