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光明中学正在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活动一:搜集素材,初识“自强不息”内涵】(21 分) 1. 下面是小语同学摘抄的励志小诗《生如夏花》片段,请阅读并完成各题。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①kuàng______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②yè______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③yāo______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请为文中加点字“累”选择正确的读音 A. léi B. lěi 【答案】(1) ①. 旷 ②. 曳 ③. 妖 (2)A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空旷:地方平坦宽广,并且没有树木及建筑物等。旷,读作 kuàng; (2)摇曳:逍遥,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 曳,读作 yè; (3)妖:妖媚而不庄重。妖,读作 yāo。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 累赘:读音 léi zhui;多余的负担,麻烦;使人感到拖累、麻烦的事物。 故选 A。 2. 小文对所学古诗文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强者经历的三个人生阶段,请你补全。 人生阶段 解说 诗文举例 出处
(1)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忧愁无 迷茫失意 助,云遮 一上高城万里愁,(2)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雾罩。 汉文有道恩犹薄,(3)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____________?青衫湿! 秋瑾《满江红》 (5)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 多。 心怀梦 吕叔潜赋》 憧憬美好 想,燃起 斗志。 (6)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直面前 乐观豁达 方,大步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选 向前。 【答案】 ①.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②. 蒹葭杨柳似汀洲 ③. 湘水无情吊岂知 ④.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⑤. 斫去桂婆娑 ⑥.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⑦.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⑨. 参考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 ⑩. 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 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岭”“汀洲”“莽”“婆娑”“碧溪”“忧”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8)答 案不唯一,符合“直面前方,大步向前”的意思是即可。示例: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 西北风。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两个任务。 3. 【任务一】追根溯源 (1)小语通过网络,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右图),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 在一起,就是“弘”,而右下角像“虫”。《说文解字》提到:“強,蚯也。”所以,根据
字形,我们可以推测“强”的本义是:______。 (2)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与《湖 心亭看雪》“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强”意思相同一项的是( A. 国富民强 B. 强人所难 ) C. 倔强不屈 【答案】(1)气势弘大的虫子。 (2)B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汉字的字义。 根据题干“《说文解字》提到:‘強,蚯也’”,蚚是虫的一种,可知强字本义指的是一种 虫。古时人们用以形容“强大”的字是“彊”,《说文解字》中说:“彊,弓有力也”,表 示弓强劲有力。图片中显示的是:左边是一个“弓”字,和右上角合在一起成为“弘”字, 右下方是一个“虫”字,由“弘”加“虫”,即可推测出其本意为气势弘大的虫子。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本题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的意思。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意思是“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因此这里的“强”的意思是“尽 力、勉强”,因此和这里“强”的意思相近的应是“强人所难”;故选 B。 4. 名句释义 小文选择四则名言分享给大家,请你阅读并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①世间万事俱茫茫,惟.有进德当自强。——陆游《自伤》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③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时,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 广》 ④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惟:______ (2)移:______ (3)俟:______ (4)胜:______ 【答案】 ①. 只 ②. 改变,动摇 ③. 等到 ④. 战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世间万事俱茫茫,惟有进德当自强”意思是:世间茫茫多少事,只有增益道德当作 自强。惟:只;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意思是:年纪虽老而志气更 旺盛,不会改变自己内心的坚守即使自己已经满头白发,处境越窘迫,意志尚且越坚定,不 会失去自己远大的志向。移:改变,动摇; (3)“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时,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意思是:古代的 君子,坚守道义来树立名声,修养身心来等待时机,不因为贫穷改变自己的气节,不因为地 位低下改变自己的志向。俟:等到,等待; (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 才是真正强大。胜:战胜。 【活动二:品读名作,把握“自强不息”精髓】 阅读前贤名作,体悟古代“自强之意”,完成 4—12 题。 (一)名著阅读(10 分) 5. 根据《水浒传》的阅读,请完成各题。 (1)小语认为杨志是水浒英雄中的自强不息者,对其人生轨迹用线形图进行梳理(如上图 所示),为 A、B 两处补充情节: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阅读体验,推测小语将杨志列入“自强不息者”的理由。 (3)小文从学者邹少雄《论〈水浒〉的文化精神》中摘录了三条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一 是敢作敢为、宁折不弯的人格精神;二是行侠仗义、扶弱锄强的同道互助精神;三是突破传 统的超越精神。请从武松、宋江、鲁智深中选择一位,结合其具体事迹阐述其中一条内涵。 【答案】(1) ①. A.汴京城卖刀或砍杀无赖牛二 ②. B.落草二龙山 (2)杨志身为将门之后,从小就有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志向,虽然他的人生总是遭遇 各种挫折,甚至落草梁山,但他依旧奋斗不息,没有想过放弃梦想,想要抓住一次次的机会 展现自己。 (3)示例一:我认为武松身上就能体现敢作敢为、宁折不弯的人格精神。武松被张都监和 蒋门神安排陷害,于是血贱鸳鸯楼,杀了蒋门神,灭了张都监满门,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民除害,丝毫不惧怕官府,还用血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示例二:我认为宋江身上能够体现行侠仗义、扶弱锄强的同道互助精神。他落难后,在小旋
风柴进庄见到生病又因性子过于刚强而被人冷落的武松时,宋江立马跟他一起吃酒,还拿钱 照顾他;武松去看望大哥离别时买衣服送给他,足以看出义这个字在他心中的分量。 示例三:我认为鲁智深身上能够体现突破传统的超越精神。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后不守规矩, 经常偷偷下山喝酒,喝醉后大闹五台山,佛门的一切似乎都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但是他坚持 奉行仗义救人的主张,超越了许多避世或害人的僧人。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水浒传》中,杨志正逢恩赦,要去东京谋求复职,恰好路经梁山泊,遇到林冲。二人大战 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最终被王伦劝下。王伦有意招纳杨志入伙,却被杨志婉拒,只得放他 离开。杨志到东京后,通过门路见到了太尉高俅,却被高俅赶出。他盘缠用尽,只得到天汉 桥街市上变卖祖传宝刀,却又遇泼皮牛二寻衅滋事。牛二要强夺宝刀,再三纠缠。杨志“一 时性起”,怒杀牛二,而后到开封府衙自首,被打入死囚牢。天汉桥百姓感念杨志为民除害, 替他花钱上下打点。最终,杨志被免除死罪,只以“斗殴杀伤,误伤人命”之罪,刺配北京 大名府留守司充军。据此,由“拒绝落草”“刺配大名府受赏识”可知,A 发生的事件在两 者之间,答案为:汴京城卖刀或砍杀无赖牛二。 《水浒传》中,丢了生辰纲的杨志本想投奔梁山,在途中到了操刀鬼曹正的酒店吃酒,而结 识了曹正。曹正建议他到青州二龙山入伙。这样杨志便去二龙山,去的途中遇到花和尚鲁智 深,从而得知二龙山寨主邓龙不肯收留外客,便折返曹正店中,商讨对策。之后曹正用计, 协助鲁智深、杨志杀死邓龙,夺取二龙山。杨志便与鲁智深一同做了山寨之主。后来,行者 武松也到二龙山入伙。之后双鞭呼延灼因征讨梁山失利,败逃到了青州,为慕容知府征剿桃 花山。桃花山头领李忠、周通不敌呼延灼派人向二龙山求救。杨志与鲁智深、武松一同前去 救援,与呼延灼大战四十余合,不分胜败。这时,白虎山头领孔明、孔亮率军进犯青州。呼 延灼闻讯,连夜回军,并生擒孔明。孔亮大败而逃,途中遇到率部回山的杨志等人。鲁智深 欲聚集三山兵马,一同攻打青州。但杨志却认为三山兵马不足以攻破青州,建议请梁山出兵 援助。孔亮星夜赶赴梁山求援。宋江率军下山,会合三山头领,降服呼延灼,合力攻破青州 城。之后杨志便与鲁智深、武松等人一同加入梁山。据此,由“丢失生辰纲”“三山归顺梁 山”可知,B 发生的事件在两者之间,答案为:落草二龙山。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 杨志出生将门,是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但他 一生坎坷多难,先是丢失花石纲,后又后砍杀无赖牛二而被打入死囚牢,再后来又丢失生辰 纲,几经挫折,从当初拒绝落草,到归顺梁山,可谓命途多舛,但他从没有放弃梦想,特别 是梁山受招安后,杨志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他始终都在为他的梦想而奋斗不息,据
此回答即可。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与人物形象分析。 作答时,就三条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从武松、宋江、鲁智深中选择一位来谈即可。 示例一:我认为武松身上就能体现敢作敢为、宁折不弯的人格精神。例如武松替兄报仇后, 被刺配孟州牢狱。武松受施恩情意,醉打蒋门神夺快活林以谢之。后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 恩州。后知道自己受诬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后,武松赶回孟州城到鸳鸯楼 上。武松二话不说,举刀就砍。不多时,便将几个恶人变做刀下鬼。武松蘸血,在墙上写下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后出城,这些行为都表现了他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人格精神。 示例二:我认为宋江身上能够体现行侠仗义、扶弱锄强的同道互助精神。“生辰纲”事发后, 观察何涛得到了消息,前来郓城县找到了宋江,和他一起抓捕主犯晁盖,宋江假意答应,却 偷偷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可见宋江行侠仗义。宋江见到阎公死去棺木无着,于是给 了钱财阎婆处理后事,这可见宋江济弱扶贫的个性。又如第三十二回,宋江见王英劫掠妇人 上山,便前往劝说王英,最后把妇人送下山,也可见宋江济弱扶贫的本色。 示例三:我认为鲁智深身上能够体现突破传统的超越精神。在五台山时,虽为出家人,但别 人打坐参禅,他却鼾声大作,众僧听讲经文,他却东张西望,他更醉打门子、火工,闹得寺 院鸡飞狗跳,似乎无视一切佛门清规,但他又行侠仗义,敢作敢为的性格却超越了很多平凡 的僧人。 阅读以下问题,任选一题作答。 6. 小语阅读《世说新语》,认为不少魏晋名士拒绝入仕,向往自由散漫的生活,称不上是“自 强不息”之人,请结合原著举例加以反驳。 【答案】我的回答:我不这么认为。以竹林七贤的嵇康为例,他归隐的原因是因为他不齿于 司马氏对曹魏皇权的篡夺,不愿对朝廷献媚讨好,保持自身精神的独立高洁;此外,嵇康归 隐之时,没有浑浑噩噩地生活,在文学、书法等方面创造出一番光景,显露出卓越的才干, 这不也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分析。 示例:我不这么认为。以与华歆割席的管宁为例,他十六岁就丧父,自幼好学,饱读经书, 一生不慕名利,独立纯粹。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先后四次征召管宁,两次是一步登天的正国级 职位。其中,华歆两次举荐,甚至想把太尉一职让与管宁,管宁不动心,拒绝入仕。但他把 自己的所学和才智贡献给闾里乡亲,教授子弟,施德于人,力行教化,受到帝王与人民的尊 重,这不也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 7. 小文认为古代女性虽然没有社会地位,都是弱势群体,但身上也有“自强不息”精神, 请结合《聊斋志异》的事例加以印证。
我选______,我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选(2),我的回答:古代女性身上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以辛十四娘为例,当 丈夫冯生被楚公子诬陷入狱,十四娘为冯生四处奔波,派丫鬟进京面见皇上,说明冤情才解 救了冯生;之后辛十四娘看穿世态炎凉,放弃爱情,位列仙班,可见她坚强聪慧,又敢于冲 破束缚,她并非传统女子那般逆来顺受,是自强不息之人。 【解析】 【详解】答题思路:从《聊斋志异》中选择一个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女性,然后结合具 体事例分析。 示例:我选(2),我的回答:古代女性身上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以“细柳”为例,丈夫 死去后,细柳独自养育两个儿子,面对“娇惰不肯读”的前妻之子长福以及“淫赌,入手丧 败”的亲生儿子长怙,细柳深明纵惯的后果,也知道苦口婆心的劝诫是不起作用的,她先让 他们因自己的恶习而吃尽苦头,因而发自肺腑的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真心诚意的悔改,最 终才得各有成就。可见细柳的坚强、智慧,是自强不息之人。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英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冯立,同州冯翊人也。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①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②。建成 被诛,其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久 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 数之曰:“汝在东宫,潜为间构,阻我骨肉,汝罪一也。昨日复出兵来战,杀伤我将士,汝 罪二也。何以逃死!”对曰:“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职之日,无所顾惮。”因伏地歔欷 ③,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立归,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济,终当以死奉答。” (节选自《旧唐书·忠义传》,有删改) 注释:①建成:即李建成,后追赠太子,谥号为隐。②心膂(lǚ):心腹骨干。③歔欷(xū xī): 哽咽;抽噎。 8.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此之谓.失其本心 谓.其徒曰 B. 舍生而.取义者也 岂有生受其恩而.
死逃其难 C. 所欲有甚于.生者 遂解兵遁于.野 太子矣 D.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微以.报 9.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 3 处) 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 1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职之日,无所顾惮。 11. 参考示例,联系语境,品析加点词的妙处。 原句:贤者能勿丧耳.。 品析:“耳”解释为“罢了”,表示阻止语气,使“贤人不丧失本心”这一结论显得更轻松, 强调人人都可以保有本心。 原句:微以报太子矣.。 品析: 12. 孟子笔下的“贤者”历来被称颂为自强不息者,唐朝的冯立能位列其中吗?请结合【甲】 【乙】内容具体阐述。 【答案】8. D 9. 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 10. (1)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 什么不可以做的呢? (2)献身侍奉主上,希望能效命于主子,在担任职务之时,是没有什么可顾及的。 11. 这里的“矣”解释为“了”,表示陈述语气。表达冯立能为李建成奋勇杀敌,尽了忠心 而没有遗憾了。 12. 示例:我认为冯立能够被列入“自强不息”的人,通过乙文能够发现,之前效忠于李建 成时,他不顾生死率兵攻打宣武门,被俘也毫不畏惧。之后归顺李世民,他愿意终生以死报 答,他始终把国家忠义放在第一位,忽略了自身性命可见他就是甲文中所提到的“舍生取 义”的贤者,任何环境之下都能够不丧失本心。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谓:动词,说的,叫做/动词,对……说; B.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C.于:介词,比/介词,在,到; D.以:都是介词,用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