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海南省临高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4 分)
(1)请用简化楷体,工整、规范地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米字格内。(2 分)
(2)下列四副书法中符合“笔画平正,结构整齐,在体势上多呈长方形,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这一特点
的是(
)(2 分)
A.
B.
C.
D.
2.阅读下面选段,按要求答题。(8 分)
自贸春风劲,乡村显风采。“全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海南的乡村建设将更
显独特优势。
你看,牙寒古黎村,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在田间尽情挥洒.,弯弯曲曲的小路向村落中延伸,错落有致的
)静,构
屋舍掩映在槟榔丛中。好客的村民,淳朴的民风,热气腾腾的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 tián(
成一幅风格清新、令人①_________(A.心旷神怡
B.栩栩如生)的水彩画。若是清晨,云雾在远远
近近的山岭缭绕,飘飘荡荡,山岭②_______(A.历历在目
)
烟袅袅,飘出阵阵柴草的香气,响亮的鸡鸣划破湿润的空气,在山岭间回荡.。村旁路边的草丛间,山泉水
哗啦啦,昼夜不息。不知一名的鸟儿在林间叽叽喳喳唱着欢乐的歌儿……牙寒古黎村,山灵水秀,生活和
B.若隐若现)。小山村上空 chuī(
美,一定是你心中的向往!
(节选自《系列人文与地理资料》,有删改)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①挥洒.(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2 分)
②tián(
)静
③chuī(
)烟
)
④回荡.(
)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3)仿照画线句子,拟写一句宣传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牙寒古黎村。(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1)___________,如三月兮。(《诗经 子衿》)
(2)求之不得,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微君之躬,___________。(《诗经·式微》)
(4)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你的好朋友将要去国外留学,你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
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情。
(6)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样子。
4.综合实践活动(5 分)
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本报海口 3 月 28 日讯(记者刘操)白衣执甲,英雄凯旋。3 月 28 日下午,在圆满完成支援湖北各项任
务后,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挥部和第六、第七批医疗队共 368 人从武汉乘包机抵达海口,省委书记刘
赐贵到机场迎接医疗队凯旋。
(节选自《海南日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消息的主要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复兴学校陈帅同学以学生会名义起草的一封感谢信,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3 分)
尊敬的海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白衣战士:
你们好!
感谢信
新冠疫情爆发后,你们肩负海南人民的重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逆行而上,奔赴“前线”。
你们“舍小家,为大家”,诠释着奉献和担当。没有硝烟,不意味着没有战斗:没有欢呼,不意味着不是英雄。
A.你们虽然是患者眼中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更是我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B.我向你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2020 年 4 月 1 日
复兴学校学生会
①文中画线句 A、B 画线句语言表达上有误,请在横线上修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式上有误,请在横线上修改。(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味与鉴赏(35 分)
(一)古诗词阅读(5 分)
兼葭
《诗经》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5.这首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环境,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景图,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
人而不得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 分)
6.说说诗中反复吟咏“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这三句诗有何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乙
(节选自《桃花源记》)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
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
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
(2)浣.衣(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1)俨.然(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日..___________________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
(2)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
(4)盖.江北之谷___________________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5 分)
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
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
要以没有时间为推糖而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
11.文段节选自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这是他写给儿子_________(人名)的
一封信。(3 分)
12.从以上内容可知,他希望儿子做一个怎样的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3~17 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
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
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
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
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
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
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
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
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
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
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
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
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
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
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
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
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
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
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
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杯,热气在空中缘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
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 90 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
⑫一直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察,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喝?”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
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的散》,“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3.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3 分)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
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
感动
惭愧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③_________
14.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说说你的理解。(2 分)
16.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辨探究(10 分)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第 18~20 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
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
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
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
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 世纪 60 年代,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
下保持不睡眠长达 7 天零 25 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
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
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
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
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
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
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
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
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
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
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
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
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
降,血液流速降低 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
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
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 2019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
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
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链接材料: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就
像机器用一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
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18.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⑧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夜很深了,有的同学还在聊天、刷手机、打游戏……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请结合选文和链
接材料写几句话,规劝你的同学按时休息,不要熬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与表达(50 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廉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
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
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
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
请从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在__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故事。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对成长的思考和认识。
(3)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设想你的初三生活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 分)
1.(3 分)(1)(2 分)(略)(2)(2 分)C
2.(8 分)
(1)(4 分)①sǎ ②(恬)静 ③(炊)烟 ④dàng
(2)(2 分)①A.心旷神怡 ②B.若隐若现
(3)(2 分)
示例①:牙寒古黎村,曲径通幽,屋舍错落,是你向往的人间仙境。
示例②:牙寒古黎村,绿林掩映,泉水潺潺,是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示例③:牙寒古黎村,民风淳朴,村民好客,令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评分标准:突出对象及特点 1 分,表达宣传推荐之意 1 分,意思相近表达流畅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3.一日不见 寤寐思服 胡为乎泥中 气蒸云梦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1)(2 分)
示例①:省委书记刘赐贵迎接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示例②: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平安凯旋。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2 分)
①(1 分)将“虽然……更……”改为“不仅……更……”或“不仅……而且……”
②(1 分)把“我”改为“复兴中学全校师生(同学、学生会)”。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二、品味与鉴赏(25 分)
5.(2 分)萧瑟、冷清 惆怅【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可缺酌情给分】
6.(3 分)此三句渲染了道路的遥远、艰险与曲折,侧面烘托对意中人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不可得的
惆怅之情。
7.(1)yăn (2)huàn
8.(1)田间小路 (2)同“邀”,邀请; (3)第二天 (4)大概
9.(1)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
(2)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
【评分标准:每题 2 分。翻译正确,表意通顺给 2 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10.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2 分))
【参考译文】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
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
多。偶然间我放弃骑与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
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11.傅雷 《傅雷家书》 傅聪
12.做一个怀有感恩之心,并懂得积极向帮助自己的人表达谢意的人。
13.①忧心 ②李东给“我”送糖 ③赞赏
14.(3 分)示例①: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为引出“我”对李东关心这一情节作了铺
垫。
示例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树舒展的情态,衬托“我”难平的心绪。
【评分标准:表现手法回答正确给 1 分,赏析正确给 2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的情扣分】
15.(2 分)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水杯里的热气在升腾向上,实质上指李东正在发生变化,暗示
他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6.(3 分)
示例①: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好学生。
示例②:从“李东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
积极向上的学生。
……
【评分标准:结合具体情节并作出合理分析即可给满分。每点 1 分】
17.(2 分)
示例①:能。以比喻的修辞作为标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增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②:不能。因为原题中的“出彩”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中心,以“老师,我出彩了吗”作为标题,能揭
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回答能与不能且言之成理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三、思辨与探究(10 分)
18.(4 分)(1)“似乎”有不肯定的意思,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主要”表限定,说明睡眠的作用不只这一个,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周密性。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9.(3 分)打比方。把人体的排毒功能比作清洁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自我清洁的功能。
20.(3 分)
示例:如果总是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最终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
以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
【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表达流畅即可给满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四、作文(50 分)
21.(略)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