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及
答案
1.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
)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定期泛滥,留下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
B. 底格里斯河
C. 幼法拉底河
D. 印度河
A. 尼罗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
年定期泛滥,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A 项正确;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
底河是两河流域文明发源地,排除 B、C 两项;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发源地,排除 D 项。故
选 A 项。
2.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其中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
贵文化遗产包括:(
)
A. 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C. 甲骨文和青铜器
【答案】B
【解析】
B. 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
D. 梵文和佛教
【详解】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B 项正确;象形文
字和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排除 A 项;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古中国文明,排除 C
项;梵文和佛教是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
己的奴隶,而后主人得割其耳。”这表明:(
)
A. 《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 《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C.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
D. 《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奴隶的主人证明告其主人云“你非之主人”’的奴隶为自己的
奴隶后,主人可以割其耳进行惩罚,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是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的,
B 项正确;材料不是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排除 A 项;材料无法体现此法典迄
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规定
的信息,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 古代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下遭受歧视和凌
辱,地位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是:(
A. 贱民
【答案】A
B. 吠舍
)
【解析】
C. 首陀罗
D. 婆罗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种姓制度下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
之间贵贱分明,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就是贱民,他们在社会
上遭到歧视和凌辱,A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种姓制度下的四个等级之一,不符合材料信息,
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5. 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
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的特点是:(
)
A. 自给自足
B. 小国寡民
C. 民主政治
D. 中央集
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小块的平原形
成了希腊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粮食匮乏使希腊人只能依赖海外贸易。所以希腊城邦一般是
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
出特点小国寡民,B 项正确;由此分析 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B 项。
6. 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利
克里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是最高权力机构。(
)
A. 公民大会
B. 四百人议事会
C. 元老院
D. 主席团
主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雅典经过了经历几次改革后,建立了民主政体,公民大会是最高的
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城邦大事,A 项正确;四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排除 B 项;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排除 C 项;主席团主席不是雅典最高的权力机
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 颁布于公元前 450 年,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
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的罗马成文法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拿破仑法典》
D. ;《汉谟
拉比法典》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颁布于公元前 450 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的罗马成文法”等信息,可知这部法律是罗马的成文法的起点《十二铜表法》,A 项正确;《查
士丁尼法典》是颁布于公元 6 世纪,排除 B 项;《拿破仑法典》是颁布于第一帝国时期的法
国,排除 C 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律,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 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
己的独尊地位,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尊号的古代罗马统治者是:(
)
B. 屋大维
C. 斯巴达克
D. 查士丁
A. 凯撒
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及所学知识可得,
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尊号的古代罗马统治者是屋大维,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
(Princeps),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 40 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B 项正确;凯撒,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
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斯巴达克常被描述为反
抗罗马奴隶主寡头政治起身为人民自由而战的起义者,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的第三个王朝,由查斯丁一世(又译查士丁一世)开创,因查士丁尼一世而得名,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
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不包括:(
)
B. 大竞技场
C. 万神庙
D. 帕特农
A. 凯旋门
神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帕特农神庙是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石灰岩的山岗上,是卫城
最重要的主体建筑,不是罗马建筑代表,D 项正确;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
所创新,如石拱门、弯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 8
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都是罗马的
建筑代表,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0. 814 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
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不包括:(
)
B. 英格兰
C. 意大利
D. 法兰西
A. 德意志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814 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 年,查
理受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
雏形,英格兰不是由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而成,B 项正确;A、C、D 三项都是帝国的组成部
分,排除。故选 B 项。
11.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有关西欧庄园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 9 世纪开始,庄园就已经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B.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C. 庄园的土地包括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份地”和佃户取得的“自营地”。
D. 庄园法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法庭开庭的地点固定在领主宅第的厅堂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西欧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相对封闭;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统
治管理相对独立,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B 项正确;从 9 世纪开始庄园开始逐渐流行,大约到 11 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排除 A
项;庄园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
入归领主;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
故 C 说法不准确,排除 C 项;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庄园法
庭的开庭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2. 12 世纪,西欧的教育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起源于欧洲,它既是培养高等专业人
才的学校,又是学术研究的场所。关于大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B. 12 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C. 13 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D. 当时,大学的学生学完专业课程之后,再学习基础课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学完之后再进入专业课程,D 项说
法错误,符合题意;A、B、C 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 项。
13. 14 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 年,(
)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
A. 奥斯曼帝国
B. 查理曼帝国
C. 东罗马帝国容
D. 阿拉伯
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 53 天的围攻,攻下了
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A 项正确;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是奥斯曼帝国,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4. 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
)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但(
A. 幕府将军
【答案】A
B. 天皇
C. 贵族
D. 武士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
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幕府将军把持着国家大权,A 项正确;B、C、D 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
排除。故选 A 项。
15.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事实不
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 印度的棉花、食糖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 古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D. 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没有经过阿拉伯人,D 项符
合题意;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排除 AB 项;古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体现了“阿拉伯人
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6.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②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举行起义
③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④日本开始进行“大化改新” ⑤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
加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①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①③⑤④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481 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1112 年,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举
行起义;公元 6 世纪,编成《查士丁尼法典》;646 年,日本开始进行“大化改新”;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根据以上分析,①③⑤④②排列正确,D 项正确;A、B、
C 三项排列错误,排除。故选 D 项。
17.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
)
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
B. 部民
C. 平民、
D. 市民
A. 公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有力
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性,D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同材料无关,
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8. 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
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
)精神。
A. 人文主义
B. 爱国主义
C. 自由主义
D. 浪漫主
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就是人文
主义,同时这点也可以在材料“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句描述中得到印证,故
选 A;爱国主义要突出反映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材料对此并无相关描述,排除 B;自由
主义者主张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应以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反对任何形
式的专制,材料对此并未进行相关描述,排除 C;浪漫主义兴起于是 18 世纪末,而达·芬
奇十五、十六世纪,排除 D。
19. “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
路线的是
A.
B.
C.
【答案】B
【解析】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的航程是从欧洲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
等运往非洲倾销(出程);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
植园主(中程);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欧洲(归程)。选项 B 符合题意;
选项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0. 英格兰曾在 1215 年颁布(
),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
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 世纪末,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
A. 《权利请愿书》
B. 《权利法案》
C. 《大宪章》
D. 《王位
继承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格兰曾在 1215 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
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C 项正确;《权利请愿书》是在 1628 年颁布,
排除 A 项;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排除 B 项;《王位继承法》是在 1701 年通过,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1. 英国内战爆发后,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1649 年,国王(
)
被推上断头台。(
)
A. 詹姆一世
B. 查理一世
C. 查理二世
D. 詹姆士
二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内战爆发后,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
1649 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B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A、C、
D 项。故选 B 项。
22. 1775 年 4 月 19 日凌晨,800 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
)与埋伏
在那里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
B. 波士顿
C. 萨拉托加
D. 莱克星
A. 费城
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775 年 4 月 19 日凌晨,800 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
在莱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武装村民交火,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D 项正确;A、B、C 三
项不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性,排除。故选 D 项。
23.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
)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
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
B. 杰斐逊
C. 伏尔泰
D. 拉斐尔
A. 华盛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
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
离英国而独立,B 项正确;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排除 A 项;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
表人物,排除 C 项;拉斐尔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4.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B.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C.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D.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这是法国大革命
开始的标志,B 项正确;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排除 A 项;制
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和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是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25. 下列关于拿破仑的一些生平事迹,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制定《民法典》
C. 多次击败反法联盟,大军所向披靡横扫欧洲大陆
D. 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04 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A 项说法错
误,符合题意;BCD 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 连线题:
根据所学知识,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