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武汉市汉阳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共2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武汉市汉阳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共 18 第Ⅰ卷(选择题:共 54 分)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 1. 下列词语中,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 ) A. 白云悠悠 B. 尘土飞扬 C. 花香满园 D. 水滴石 穿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云悠悠是宏观的物体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A 不符 合题意; B.尘土飞扬是宏观的物体,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 C.花香满园,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符合题意; D.水滴石穿说明里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D 不符 合题意。 故选 C。 2.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为 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 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米纸”的分子是静止的 B.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两种分子间只有斥力 C. 油分子与“纳米纸”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 D.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A 错误;
B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 B 错误,C 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着间隙,“纳米纸”只是间隙较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3.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B. 冰冷的冰块,温度很低,可能不具有内能 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D. 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可能小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 A 错误; 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很低,也具有内能,故 B 错误; C.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也可能从内 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内能大的物体不一定温度高,故 C 错误; D.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物体的物体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 可能小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故 D 正确。 故选 D。 4. 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5 ,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3: 2 ,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 3:5 C. 4:15 D. 15: 4 ) B. 5:3 【答案】D 【解析】 【详解】已知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吸收热量之比为 c 甲 c 乙 2 5 Q 甲 Q 乙 3 2 由Q 吸  cm t  可知,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m m 甲 乙  甲 甲 Q t Q c  Q Q t c   乙 乙  c c 乙 甲    3 5 2 2 15 4 甲 乙 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5. 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尤其是沙漠)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 A. 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B. 水的导热性好,沙石的导热性差 C. 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D. 水吸收的热量多,沙石吸收的热量 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尤其是沙漠)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 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 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6. 下列四幅图片中有一幅所反映的“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幅图不同,它是 ( ) A. C. 【答案】C 【解析】 B. D. 【详解】A.坐滑梯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B.用锯锯木头,克服摩擦做功,自身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C.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D.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自身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综上所述 C 与其他选项的内能改变方式不同。 故选 C。 7. 2023 年 5 月 30 日,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如 图)。火箭使用一种叫做偏二甲肼的液体燃料,是因为该燃料具有较大的( ) B. 比热容 C. 密度 D. 体积 A. 热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火箭升空过程中,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运载能力有限的情况 下,要求燃料的热值越大越好,这样它在燃烧时就会给火箭提供更多的能量,故 BCD 不符合 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 A。 8. 如图所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下列列举的实例不正确的是 ( ) A. 实例①:热机 B. 实例②:电加热器
C. 实例③:电灯 D. 实例④:干电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机利用内能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加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其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B 正确,不符合 题意; C.电灯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干电池放电时,为用电器提供电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9. A、B 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 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 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 小球 B 可能不带电 C. 小球 A 可能不带电 【答案】C 【解析】 B. 小球 B 可能带正电 D. 小球 A 一定带正电 【详解】C 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即 C 带负电。由图可知,B 与 C 排斥,根据同种电荷 互相排斥可知 B 一定带负电;A 与 B 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A 可能带正电; 但带电体还能吸引轻小物体,故 A 还可能不带电。 故选 C。 10. 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 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锌片是电池的正极 ②盐水电池的电压是 0.6V
③盐水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铜片流向锌片 ④锌片与电压表之间的导线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电压表流向锌片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A. 一项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根据图示可知,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因此铜片为盐水电池的正极,故 ①错误; ②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示数为 0.6V,故②正确; ③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铜片流经电压表流向锌片,而盐水中(电源内部)的电流的方向 是由电源的负极到正极,所以盐水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故③错误 ④金属导线靠自由电子导电,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锌片与电压表之 间的导线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从锌片流向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故④错误。 以上选项有一项正确,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11. 将一个小灯泡(假设只要有电流流过小灯泡,它就发光)和一个 LED 接入电路中,闭合 开关,下图中关于小灯泡和 LED 的发光情况标注正确的是( ) A. C. 【答案】D 【解析】 B. D. 【详解】A.二极管右侧引脚较长,可知右侧为正极,因此图中正负极标反了,电流不能通 过,小灯泡和二极管不能发光,故 A 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电流是从二极管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流可以通过,小灯泡和二极管能 发光,故 B 错误; C.二极管右侧引脚较长,可知右侧为正极,电流是从二极管负极流入,正极流出,电流不 能通过,小灯泡和二极管不能发光,故 C 错误;
D.二极管左侧引脚较长,为正极,电流是从二极管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小灯泡和二极管 能发光,故 D 正确。 故选 D。 1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L1 和 L2 正常发光,过一会儿两灯突然熄灭,将图乙所示 的电压表接在灯泡 L2 两端,电压表指针不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故障位置只在 灯泡上,则故障可能是( ) A. L1 断路 B. L1 被短接 C. L2 断路 D. L2 被短 接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闭合开关后,该电路为串联电路,L1 和 L2 正常发光,过一会儿两灯突然熄灭,说 明电路发生了断路;将电压表接在灯泡 L2 两端,而电压表没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没 有接通,断路点不在 L2;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故障位置只在灯泡上,故障是灯泡 L1 断路,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3. 如图甲为调光台灯,乙为一简单调光台灯的电路图,在电路图的 M、N 两点之间接入一 个滑动变阻器,使得滑片 P 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减小,则 M、N 两接线柱可以分别接在 ( )
B. C、D C. A、D D. B、C A. A、B 【答案】C 【解析】 【详解】滑片 P 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减小,即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小,根据欧姆定 律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应该是变阻器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 故必须选择 D 接线柱,再选择 A 或 B 接线柱即可,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 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欧姆定律是通过推导得出的规律 B. 欧姆定律反映出了导体电阻跟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C. 欧姆定律中的 I、U 和 R 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D. 由欧姆定律变形得 U=IR,说明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 U 跟电流成正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规律,故 A 错误; B.欧姆定律反映的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故 B 错误; C.欧姆定律的使用要满足同一性,即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故 C 正确; D.欧姆定律的变形式 U=IR 说明的是: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故 D 错误。 故选 C。 15. 在研究开关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时,某次连接的实物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