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1.本试卷共 10 页,共五道大题,18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 ID 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 生 须 知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16 分) 在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走进博物馆”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同学们整理了北京博物馆发展概况资料。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博识·百年发展 1912 年,在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和教育部佥事周树人的努力下,我国第一座由政府筹设并直接管 理的博物馆【甲】历史博物馆在国子监开办,拉开了北京博物馆发展的惟幕..。 截至 2022 年底,北京地区备案博物馆已达 215 座,全年共举办展览和活动近 500 项。这在全球城市中 是屈指可数的,为我们创建博物馆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① 如此,北京的博物馆也从文化、艺术类发展 到包罗万象,既有历史、自然、科学,也有金石、考古等多门类; ② 北京的博物馆不再拘泥于实物、实 地的场馆,一座座绚丽..的“云端”博物馆相继亮相,赋与..“博物”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 今年,以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建设为统领,北京加大了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力度【乙】 根据规划,到 2025 年,北京博物馆总数超过 260 座,平均每 10 万人拥有 1.2 座博物馆;到 2035 年,各类 博物馆总数超过 460 座,平均每 10 万人拥有 2 座博物馆。 (1)关于文段中加点词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惟幕”应写为“维幕”。 B.“奠定”的“奠”应读为“diàn”。 C.“绚丽”的“绚”应读为“xuàn”。 D.“赋与”应写为“赋予”。 (2)在【甲】【乙】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破折号 【乙】冒号 B.【甲】破折号 【乙】句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甲】冒号 【乙】冒号 (3)在文段中①②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不仅 ②而且 B.①既然 ②而且
C.①不仅 ②但是 D.①既然 ②但是 博览·自主研学 2. 同学们依据在“北京博物馆云”查找的资料,自主选择了不同的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下面是学校小记 者准备的文稿,请你阅读并完成各题。 对戏曲感兴趣的同学走进了北京戏曲博物馆,感受中国戏曲的瑰丽;喜欢书法的同学走进了天佑兰亭 书法文化博物馆,在 300 余幅书法艺术作品中感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魅力;热爱古典文学的同学走进 了国家典籍博物馆,惊喜地看到了著名刻书家廖莹中所刻的《河东先生....集》,不禁想起了本学期学过的《小 石潭记》;对修复文物感兴趣的同学走进了国家博物馆,观看主题为“片羽重辉”的展览,见证珍贵文物在 文保人员修复和保护下再现神采的奇迹…… 在博物馆里,使同学们不仅可以参与动手体验活动,还可以参观展览。在中国古动物馆里动手体验考 古学家修复化石的工作,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里亲手制作编钟,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参与投壶游戏,在 北京鲁迅博物馆“乐游鲁博”活动中体验木刻版画拓印和线装书制作……这些动手体验活动培养了同学们 的实践能力。 (1)文段中加点的“河东先生”指的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人名)。 (2)有同学查资料得知,“片羽”是传说中神兽吉光的一小块毛皮,极其珍贵。结合语境,我们可以推断 “片羽重辉”在文段中的意思是①_____,其中“重”读音为②______。 (3)根据语境,画线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答:_______ 3. 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请你完成各题。 博悟·交流体会 小明:首都博物馆展出的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纹瓶,充分显示出艺术工匠精湛高超的技艺,令人叹为.. 观止..。 小京:各大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展览接踵而至....,为我们带来了绝佳的文化艺术盛宴,调动了大家的研学 热情。 小华:博物馆中的很多书法作品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其中一幅作品,书写简省,率意畅达,十分豪放 洒脱。 小红:文物修复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专注,我们在体验时目空一切....,心无杂念,最终成功地修复了 “文物”。 (1)小华同学和大家交流的书法作品是( )
A B C D (2)在上面的交流发言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同学是( ) A.小明 B.小京 C.小华 D.小红 【答案】1. ①. A ②. B ③. A 2. ①. 柳宗元 ②. 珍贵文物经修复再现神采 ③. chóng ④. 同学们不仅可以参观展览, 还可以参与动手体验活动。 3. ①. C ②. D 【解析】 【1 题详解】 (1)考查字音字形。 A.“惟幕”应写为“帷幕”。故选 A。 (2)考查标点运用。 甲:冒号管到句末,破折号管到句中。“历史博物馆”在句中,故应用破折号。 乙:前句语意表述完整,应用句号。 故选 B。 (3)考查关联词语。 分析语义可知,“北京的博物馆也从文化、艺术类发展到包罗万象,既有历史、自然、科学,也有金石、 考古等多门类”与“北京的博物馆不再拘泥于实物、实地的场馆,一座座绚丽的‘云端’博物馆相继亮相, 赋与‘博物’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是递进关系,故应用“不仅……而且”。故选 A。 【2 题详解】 (1)考查文学常识。“河东先生”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 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 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2)考查词语释义。
根据第一段中的“见证珍贵文物在文保人员修复和保护下再现神采的奇迹”可知,“片羽重辉”在文段中 的意思是珍贵文物经修复再现神采。 “重辉”的意思是重新焕发光辉。重,chóng,再次。 (3)考查病句修改。 成分残缺,去掉“使”。 语序不当,“参观展览”“参与动手体验活动”调换位置。 【3 题详解】 (1)考查书法字体鉴赏。 “书写简省,率意畅达,十分豪放洒脱”是行书的特点。 A.笔画清晰,横平竖直,是楷书; B.笔画清晰,横平竖直,是楷书; C.符合“书写简省,率意畅达,十分豪放洒脱”的特点,是行书; D.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是篆书; 故选 C。 (2)考查成语运用。 A.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正确; B.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正确; C.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正确; D.目空一切: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不能形容体验文物修复工作时的态度,用错 对象; 故选 D。 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共 5 分) 4. 默写 “景”在古诗文中有着多样的作用:可起兴,如《关雎》中由“关关雎鸠,①______”的景象,引出 君子对美丽贤淑姑娘的爱慕;可传情,如《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②______,参差披拂”的景象,传 达了作者发现石潭四周美景的惬意心情;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③______, ④_______”,通过写大风过后黑云涌动的景象,推动情节向后文诗人遭遇漏雨沾湿发展;可交代故事发生 的自然环境,如《卖炭翁》中“⑤______,晓驾炭车辗冰辙”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道路的难行。 【答案】 ①. 在河之洲 ②. 蒙络摇缀 ③. 俄顷风定云墨色 ④. 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
夜来城外一尺雪 【解析】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洲、络、摇缀、俄顷、漠漠。 (二)(共 6 分) 阅读《石壕吏》,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 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 下列对诗歌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暮”“夜”“夜久”“天明”这些词语交代了时间的变化,使故事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B. “有吏夜捉人”从侧面刻画差吏的狡诈,“老翁逾墙走”则从正面描写老翁的身手敏捷。 C. “怒”和“苦”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一对反差鲜明的形象:差吏何其残暴,老妇何其悲惨。 D. “请从吏夜归”写老妇人自请应役,勇于承担苦难,暗藏着她牺牲自己保护家人的意图。 6. 本诗中的“独与老翁别”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含有“独”字。请你 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两个“独”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5. B 6. “独与老翁别”中的“独”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流露出诗人对这一家人的同情。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的“独”表达了诗人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表现出 他的济世情怀。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和赏析。 B.“有吏夜捉人”从正面刻画差吏的狡诈,“老翁逾墙走”则从侧面描写差吏的残暴;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意思是: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老翁一个人告别。“独”理解为“唯独、
只有”,联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可知,“独”字暗示老妇被抓走后, 又能感受到老翁未来生活的孤苦,而“捉人”的原因是因为“战争”,表现了官吏的冷酷,安史之乱给百 姓带来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批判,满含悲愤。 “何时眼前突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意思是: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 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饱受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 情怀。“独”字突出了作者推己及人,关心天下百姓,愿意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诗人的博大胸襟和济世 情怀,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共 7 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丙】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 伐竹取道. 万道.霞光 B. 与.外人间隔 C. 屋舍俨然. D. 妻子.邑人 选贤与.能 怡然.自乐 与.游者相乐 与.人为善 佁然.不动 杂然.相许 不独子.其子 子.固非鱼也 孺子.可教 8. 翻译文段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理解:渔人首先经过了一片风光优美的田园,然后才进入到桃花源,见到桃源人。 【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翻译: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详细地告诉了桃源人,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理解:听了渔人的讲述,桃源人都为没有赶上桃源外的朝代变迁感到无比惋惜。 【丙】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翻译: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理解:人们没有私心,能珍惜劳动产品,做到货尽其用,这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 9. 请结合上面两个文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链接材料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①,甚畏有司②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 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③,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 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④,不朋党⑤,倜然⑥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 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节选自《荀子·强国》) ①〔挑〕同“佻”,苟且,浇薄,不稳重。 ②〔有司〕泛指官吏。 ③〔楛(kǔ)〕态度恶劣,不合礼仪。 ④〔比周〕结党营私。 ⑤〔朋党〕指同类的人为私利结成的集团。这里是结为朋党的意思。⑥〔倜(tì) 然〕超然远离的样子。 上面两个文段与链接材料所描述的美好社会具有一些共同特点:《桃花源记》中的“①______”与《大道之 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都体现出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桃花源记》中的“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与链接材料中的“②______”都体现出民风淳朴的特点,《大道之行也》中的“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与链接材料中的“不比周,不朋党”都体现出③_______的特点。 【答案】7. C 8. 丙 9. ①.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 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 ③. 社会安定 【解析】 【7 题详解】 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说\名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名词,道路\量词; B.连词,和\同“举”,选拔\连词,和\动词,赞同;
C.均为代词,均译为:……的样子; D.名词,孩子\意动用法,以……为子\代词,对人的尊称,你\名词,孩子; 故选 C。 【8 题详解】 考查语句理解。 甲:“渔人首先经过了一片风光优美的田园”有误,根据“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可知,渔人首先经过了一个山洞; 乙:“桃源人都为没有赶上桃源外的朝代变迁感到无比惋惜”有误,应为:桃源人因为外界朝代更迭,人 民生活困苦而惋惜; 故选丙。 【9 题详解】 考查比较阅读。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逍遥快乐。这句话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社会风 尚。 ②“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意为:那里的百姓质朴淳厚,那里的音乐不淫荡卑污,那里的 服装不轻佻妖艳。这句话体现了民风淳朴的特点。 ③“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意为: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不 比周,不朋党”意为:不互相勾结,不拉党结派。这两句话都体现出社会安定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桃花源记(节选) (他找到)林子的尽头,(发现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头,山脚下有个小洞,隐约好像有点光亮。 (渔夫)于是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山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很多步,(黑暗狭 窄的隧道)突然(变得)宽阔敞亮了。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 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里)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 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逍遥快乐。 村中人见了渔夫,竟然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于是便邀请他到自 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 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邻居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 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渔夫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