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米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身高约 1(
)32(
),体重 40(
),他每天
6(
)起床,他的数学书厚约 6(
),课桌高约 8(
),他的爸爸是一名司
机,驾驶载质量 5(
)的卡车,他曾参加过全长约 42(
)的马拉松长跑。
【答案】
①. 米
②. 厘米
③. 千克
④. 时
⑤. 毫米
⑥. 分米
⑦. 吨
⑧. 千米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的分析选取。
【详解】小米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身高约 1(米)32(厘米),体重 40(千克),他每天
6(时)起床,他的数学书厚约 8(毫米),他的爸爸是一名司机,驾驶载重量 5(吨)的卡
车,他曾参加过全长 42(千米)的马拉松长跑。
【点睛】此题考查对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的理解,符合实际情况并灵活应用。
2. 56 是(
)的 7 倍;(
)的 2 倍是 8。
【答案】
①. 8
②. 4
【解析】
【分析】问 56 是多少的 7 倍,直接用 56 除以 7 得到答案;多少的 2 倍是 8,用 8 除以 2 即
可得到答案。
【详解】56 7
8
;8 2 4
56 是 8 的 7 倍;4 的 2 倍是 8。
【点睛】此题考查对倍数的理解,做题时需要掌握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3. 钟面上,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了(
)秒。时针从数字“3”走
到数字“6”,经过了(
)小时。
【答案】
①. 15
②. 3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 12 个大格,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走 1 大格
是 5 秒,时针走 1 圈是 12 小时,1 大格是 1 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秒针走了 3 个大格就是 3 个 5 秒,3×5=15(秒);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 时针走了 3 个大格就是 3 个 1 小时,3×1=3(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钟面时间的认识,掌握钟面的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 学校操场跑道长 200 米,(
)圈是 1 千米。
【答案】5
【解析】
【分析】1 千米=1000 米,1000 米里面有几个 200 米,就是几圈;1000 里面有 5 个 200。
【详解】学校操场跑道长 200 米,5 圈是 1 千米。
【点睛】熟悉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在 268,203,195,289,305,247 中,接近 200 的是(
),接近 300 的是(
)。
【答案】
①. 203
②. 305
【解析】
【分析】分别把各数看作整十数或整百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在 268,203,195,289,305,247 中,接近 200 的是(203),接近 300 的是(305)。
【点睛】此题考查数的估算,比较简单,只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即可。
6. 一道加法算式中,和是 800,一个加数是 306,另一个加数是(
)。
【答案】494
【解析】
【分析】根据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可得: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由此计算即
可。
【详解】800-306=494
所以,一道加法算式中,和是 800,一个加数是 306,另一个加数是 49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2 厘米(
)22 毫米
3150 千克(
)3 吨
【答案】
①. <
②. >
【解析】
【分析】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为 10,2 厘米是 20 毫米,在和 22 毫米比较;吨和千克之间
的进率为 1000,3 吨是 3000 千克,再和 3150 千克比较。
【详解】 2
厘米 < 毫米 ;3150
)22
(
千克 > 吨
)3
(
【点睛】此题考查长度单位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进率为 10;重量单位吨、千克之间的
进率,进率为 1000。
8. 5 吨=(
6 分米=(
)千克
)厘米
120 分=(
)时
1 分 30 秒=(
)秒
1 吨-400 千克=(
400 米+600 米=(
)千克
)千米
1 米+4 分米=(
100 秒+80 秒=(
)分米
)分
【答案】
①. 5000
②. 2
③. 60
④. 90
⑤. 600
⑥. 14
⑦. 1
⑧. 3
【解析】
【分析】1 吨=1000 千克,1 时=60 秒,1 分米=10 厘米,1 分钟=60 秒,1 米=10 分米,
1 千米=1000 米,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进率。
【详解】5 吨=(5000)千克
120 分=(2)时
6 分米=(60)厘米
1 分 30 秒=(90)秒
1 吨-400 千克=(600)千克
1 米+4 分米=(14)分米
400 米+600 米=(1)千米
100 秒+80 秒=(3)分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的换算,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二、判一判。(每题 2 分,共 10 分)
9. 时针指在 4 和 5 之间,分针指向 3,此时为 4:03。(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刚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几分就是
几分。
【详解】时针指在 4 和 5 之间,分针指向 3,此时为 4:1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 为:×
【点睛】熟悉钟面时间的读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冰箱高 17 分米.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1. 分针走 1 大格,秒针走一圈。(
)
【答案】×
【解析】
【详解】分针走一大格 是5 分钟,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所以分针走 1 大格,秒针走 5 圈。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对时钟时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2. 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 8000 米,从家去姥姥家乘坐公共汽车比较合适。(
)
【答案】√
【解析】
【分析】8000 米=8 千米。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相距 8 千米,乘
坐公共汽车、出租车或家长开车前往比较合适。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明明家与外婆家相距 8000 米,从家去姥姥家乘坐公共汽车比较合
适,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13. 一吨铁比 1000 千克棉花重。(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 吨=1000 千克,所以,一吨铁与 1000 千克棉花一样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吨铁比 1000 千克棉花重;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1 吨=1000 千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选一选。(每题 2 分,共 10 分)
14. 上午 8:00 开始上课,一节课 40 分钟,课间休息 10 分钟,第二节课(
)开始。
A. 8:50
【答案】A
【解析】
B. 8:40
C. 8:30
【分析】根据题意,用开始上课的时间加上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再加上课间休息的 10 分
钟,就是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
【详解】8 时+40 分+10 分=8 时 50 分
所以,第二节课 8:50 开始。
故答案为:A
【点睛】正确掌握有关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数学书有 12 本,语文书有 4 本,数学书的本数是语文书的(
)倍。
A. 3
【答案】A
【解析】
B. 5
C. 4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计算,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12÷4=3,数学书的本数是语文书的(3)倍。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倍的知识,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16. 1 秒钟可以做完的事情是(
)。
A. 跑 14 米
【答案】C
【解析】
B. 做 10 道口算题
C. 眨一下眼
【分析】秒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1 秒不可能跑 14 米,也不可能做 10 道口算题,1 秒可以
眨一下眼睛。
【详解】1 秒钟可以做完的事情是眨一下眼睛。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实践单位,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17. 下面几组数中,(
)中大数是小数的 5 倍。
A. 30,6
【答案】A
【解析】
B. 42,6
C. 36,4
【分析】解答此题要把每组中的数计算出结果,再判断选项。
【详解】A.30÷6=5
B.42÷6=7
C.36÷4=9
故答案为:A
【点睛】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进行
解答。
18. 三个同学赛跑,跑完相同的路程,甲用 1 分 20 秒,乙用 100 秒,丙用 90 秒,(
)
跑得最快。
A. 丙
【答案】B
【解析】
B. 甲
C. 乙
【分析】分和秒之间的进率为 60,甲用 1 分 20 秒即 80 秒;乙用 100 秒;丙用 90 秒,相同
的路程,用时越少说明跑的越快。
【详解】三个同学赛跑,跑完相同的路程,甲用 1 分 20 秒,乙用 100 秒,丙用 90 秒,甲跑
的最快。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把单位化相同比较,关键知道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
越少说明跑的速度快。
四、算一算。(共 24 分)
19. 直接写得数。
35-16=
23+65=
56-24=
35-26=
48+
29=
450-90=
460-220=
800+150=
100-45=
380
+70=
【答案】19;88;32;9;77
360;240;950;55;450
【解析】
【详解】略
20.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需验算。
345-114=
501+299=
820-76=
☆404-186=
☆755+165=
【答案】231;800;744
218;920(竖式和验算见详解)
【解析】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
前一位进一,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进上来的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
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了后一位借走的一。
【详解】345-114=231
501+299=800
820-76=744
3 4 5
1 1 4
2 3 1
5 0 1
2 9 9
8 0 0
8 2 0
7 6
7 4 4
☆404-186=218
☆755+165=920
4 0 4
1 8 6
2 1 8
验算:
1 8 6
2 1 8
4 0 4
7 5 5
1 6 5
9 2 0
验算:
1 6 5
7 5 5
9 2 0
五、画一画。(每空 2 分,共 12 分)
21. 画一条长 4 厘米 8 毫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线段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然后画出长 4 厘米 8 毫米,即 4.8
厘米的线段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先在左端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
出 4.8 厘米的刻度,点上一个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如下图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画线段的能力。
22. 填一填,画一画。
【答案】30;图见详解;6:30;6:45
【解析】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 12 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
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即可填出图 2 的钟面显示的时刻;用
第二个钟面显示的时刻减去第一个钟面显示的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第二个钟面显示的时刻
加上 15 分就是第三个钟面的时刻,据此即可画出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时针。
【详解】图 2 的钟面显示的时刻:6:30
从第 1 个钟面到第 2 个钟面经过的时间:6 时 30 分-6 时=30 分钟
第三个钟面显示的时间:6 时 30 分+15 分=6 时 45 分,即 6:45
【点睛】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时间的推算。
结束时刻-起始时刻=经过时间
起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结束时刻-经过时间=起始时刻
23. 画□,使□的个数是△的 3 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三角形是 2 个,要使正方形是三角形的 3 倍,2 的 3 倍是 6,所以需要画 6 个小正
方形即可。
【详解】△△
□□□□□□
【点睛】此题考查几倍的问题,要求谁的几倍,用乘法解答即可。
六、做一做。(1 题、2 题各 3 分,3 题 8 分,共 14 分)
24. 欢欢要乘坐 8:00 的火车去奶奶家,她到火车站后,上车共需要 25 分钟。欢欢最晚什
么时候到火车站才能赶上火车?
【答案】7 时 35 分
【解析】
【分析】问最晚什么时候去能赶上火车,用发车时间减去 25 分钟刚刚能赶上火车。
【详解】8 时-25 分钟=7 时 60 分-25 分钟=7 时 35 分
答:欢欢最晚 7:35 到火车站才能赶上火车。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推算,首先读懂题意知道将车的出发时间减去 25 分钟得到
几点出发。
25. 小明今年 8 岁,爸爸今年 32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答案】4 倍
【解析】
【分析】求一个数的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要求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几
倍,用爸爸的年龄除以小明的年龄,即 32÷8。
【详解】32÷8=4
答: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 4 倍。
26. 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在创业大道的一旁,小明家距学校 525 米,小刚家距学校 278
米,小明家距小刚家多少米?
【答案】247 米或 803 米
【解析】
【分析】小明、小刚、学校的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当小明、小刚在学校的同一侧时,小明家远,用减法解答;
②当小明、小刚不在学校的同一侧时,用加法解答。
【详解】525 278 247(
525 278 803(
米 。
米 ;
)
)
答:当小明、小刚在学校的同一侧时,小明家距小刚家 247 米;当小明、小刚不在学校的同
一侧时,小明家距小刚家 803 米。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之处,按照小明、小刚、学校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