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共2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Cl)=35.5 Ar (Ca)=40 Ar(N)=14 Ar(Cu)=64 Ar(Zn)=65 Ar(S)=32 Ar(S)=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搅排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B. 植物油 C. 面粉 D. 牛奶 A. 白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白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 B、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牛奶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 面包发霉 C. 纸张燃烧 D. 钢铁生锈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酒精挥发是酒精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3. 我国白行研制的大型客机 C919 的机身采用了新型铝锂合金,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铝锂合金质轻而坚硬 B. 铝锂合金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 铝锂合金中加入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 D. 铝、锂属于不同种元素是由于其原 子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锂合金具有质轻而坚硬的物理特性,故可用于制造客机机身,不符合题意; B、铝锂合金是由铝、锂熔合而成的混合物,不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C、铝锂合金中加入稀盐酸,铝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有气泡产生,不符合 题意; D、根据元素的概念可知,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不同,故铝、锂属于不同种元素是由于其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实验室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 NaCl 溶液,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药品 B. 称取药品 C. 量取液体 D. 溶解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实验室配置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上述实验描述中溶解固 体需要使用烧杯,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于溶解固体,故选:D。 5. 如图所示设置隔离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 隔离空气 C. 隔离可燃物 【答案】C 【解析】 B. 便于灭火人员通行 D. 便于浓烟扩散 【详解】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任意一个条件,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 点以下,山林防火主要是隔离可燃物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C。 6. 2021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危机 C. 溧阳地处江南水乡,无须节约用水 D. 含有较多 Ca2+,Mg2+的水叫做硬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不符合题意; B、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危机,不符合题意; C、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 应尽的责任,符合题意; D、含有较多 Ca2+,Mg2+的水叫做硬水,不符合题意。故选 C, 吸烟有害健康!科学研究表明,香烟及其燃烧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 4000 多种有害物质请 完成下面小题: 7. 有报告称,某品牌香烟中镉含量为 3.21μg/g,铅为 2.65μg/g。这里的镉、铅是指 A. 原子 B. 离子 C. 分子 D. 元素 8. 尼古丁(C10H14N2)是香烟中毒性最大的物质,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尼古丁由 C、H、N 原子构成 B. 每个尼古丁分子中含有 26 个原子 C.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62g D. 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 香烟烟雾中有一种强致癌物叫苯并芘,其燃烧方程式为 X+23O2 20CO2+6H2O,则苯并 点燃 芘的化学式为
A. C20H12 B. C20H6 C. C20H12O2 D. C20H6O 【答案】7. D 8. B 9. A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这里的镉、铅不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D; 【8 题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尼古丁分子是由 C、H、N 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尼古丁分子含 10 个碳原子、14 个氢原子、2 个氮原子共 26 个原子, 符合题意; C、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4+14×2=162,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单位为 “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尼古丁中 C、H、N 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4:(14×2)=60:7:14,故氢元素的质 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 题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 C、H、O 的个数分 别是 0、0、46,生成物中含 C、H、O 的个数分别是 20、12、46,故反应物中还应含 20 个碳 原子、12 个氢原子,故 X 的化学式为:C20H12。 故选 A。 10. 下列物质中 N 的化合价与 NH3 中 N 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B. NH4Cl C. NO2 D. N2O5 A. N2O3 【答案】B 【解析】 【分析】NH3 中 H 显+1 价,所以 NH3 中 N 的化合价为-3 价。 【详解】A、氧元素显-2 价,所以 N2O3 中 N 的化合价是+3,故错误; B、氢元素显+1 价、氯元素显-1 价,所以 NH4Cl 中 N 的化合价是-3,故正确; C、氧元素显-2 价,所以 NO2 中 N 的化合价是+4,故错误; D、氧元素显-2 价,所以 N2O5 中 N 的化合价是+5,故错误。
故选 B。 11. 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2 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B. 2Mg 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C. 2 3NO 中的“2”表示两个硝酸根离子 D. 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 为+2 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 原子团的个数。故 H2 中的“2”表示每个氢分子含 2 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 2Mg 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不符合题意; C、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 2NO 中的“2”表示 2 个硝酸根离子,符合题意; 3 D、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 Ca2+中的“2” 表示一个钙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是物质两两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 是 A. a 处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b 处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 c 处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D. d 处有气泡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A、a 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该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 B、b 处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该项错误,符合题意; C、c 处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该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 D、d 处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Cu2(OH)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氯化铜和水,能够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Cu 【Cu2(OH)2CO3】 ———— 方法 加热 A B C D CaCl2(CaCO3) 水 过滤、蒸发 CO2(CO) H2O2(H2O) 足量 O2 少量 MnO2 点燃 过滤 B. B C. C D. D A. A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中含有铜绿,加热的过程中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铜变 成氧化铜,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CaCl2 中含有少量 CaCO3,加水后 CaCl2 溶解于水,CaCO3 难溶于水,把碳酸钙过滤后,滤 液进行蒸发结晶,即可得到原物质,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加入足量氧气后点燃可以除去一氧化碳,当过多的氧气为引 入的新杂质,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加入二氧化锰后会催化过氧化氢使其分解,除去了原有物质,故选 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图是生产水煤气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 水煤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 物组成的混合物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CH4 和 H2O D. 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 比为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4 CH +H O 2 一定条件 CO+3H 。 2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水煤气是由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而成,一氧化碳是由 C、O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属于化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为甲烷和水,化学式分别为:CH4、H2O,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3,符合题意。 故选 D。 15.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O→H2CO3 B. NH4HCO3→H2O C. NaOH→Cu(OH)2 D. CO2→CO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和水不反应,不能一步生成碳酸,符合题意;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水、氨气、二氧化碳,能一步生成,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能一步生成,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能一步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6. 图是借助 U 形管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B. 钢丝棉 1 锈蚀最严重说明盐溶液能加快铁锈蚀 C. 钢丝棉 4 与钢丝棉 2 对比可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 D. 钢丝棉 4 与钢丝棉 3 对比可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然后浸没在蒸馏水中进行对比 实验,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钢丝棉 1 锈蚀最严重说明盐溶液能加快铁锈蚀,描述正确,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C、钢丝棉 4 与钢丝棉 2 对比钢丝棉都有水这个条件,4 中没有氧气,2 中有氧气,可说明铁 生锈需要氧气,描述正确,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钢丝棉 4 与钢丝棉 3 对比钢丝棉 4 中只有水,没有氧气,钢丝棉 3 没有水,只有氧气, 两者没有不变量,不能对比,说法错误,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17. 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6),在一密闭容器内 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 t1、t2 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D. 某时刻,若ω甲为 21%,则ω丁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