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共 27 分。1-3,6-8 小题,每题 2 分;4-5,9-11 小题,每题 3 分)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自吹自擂.(lěi) 娉.婷(pīng) 心无旁骛.(wù) 箱箧.(qiè)
B. 丰功伟绩.(jì)
骈.进(pián) 佝.偻(gōu)
恪.守(kè)
C. 瞥.见(piě)
鲜妍.(yán)
亵渎.(dú)
矫.揉造作(jiǎo)
D. 忧戚.(qī)
呢喃.(nān)
强聒.不舍(guō) 箴.言(zhē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自吹自擂.lěi——léi;
C.瞥.见 piě——piē;
D.呢喃.nān——nán;
故选 B。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车轮
,时代潮流
。历史只会眷顾
、
、搏击者,
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 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坚定者 奋进者
B. 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奋进者 坚定者
C. 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坚定者 奋进者
D. 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奋进者 坚定者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
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车轮”应与“滚滚向前”搭配,“潮流”应与
“浩浩荡荡”搭配。故排除 C、D 两项。“眷顾”后的两个横线上的词语与“搏击者”应该
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该填写为:坚定者、奋进者。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 A。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走近杨汛桥镇中学实验校区,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 通过桥梁专家茅以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
智慧。
C.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D.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停下脚步”与“驻足”意思重复,应该删去其中一个;
B.成分残缺,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C.应该在“肯吃苦”后补充上“的精神”。
故选 D。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
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
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主人公。
B.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
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C. “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D.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书名,应该用“《》”;
C.“他说道”后面的“:”改为“,”;
D.“能耗高”后面的“。”改为“,”;
故选 B。
5.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
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 “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
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 “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
者的旷达和智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B.“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理解错误。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
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为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故选 B。
阅读《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一文,回答小题。
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2014 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
特别的是一罐野果子竟然保存完好,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 4000 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
果子还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什么能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
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因为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食物的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
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细菌和其他
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细胞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
而死。
③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 PH 值在 7.2~7.4 之间,而蜂蜜
的 PH 值大约..介于 3~4.5 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④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它有着特殊的“炼金术...”。
⑤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
大概占到 60%~80%。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
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
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
100 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
少。
⑥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蜜蜂从嘴里反刍花蜜到蜂巢酿
蜜,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
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双氧水,可能大家都
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
生长的所有细菌。
⑦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
的粘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
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
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
人伤口感染。
⑧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
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
6. 关于密封好的蜂蜜能千年不腐的原因,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蜂蜜自身水分非常少,而且这样的高渗高糖溶液有吸湿性,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B. 蜂蜜酸度高,能杀死细菌。
C. 酿蜜副产品过氧化氢能杀死细菌。
D. 花蜜从植物本身就携带了具有防腐性质的成分,在蜜蜂酿蜜的过程中也不会遗失。
7. 对于第⑦自然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很有智慧,增强说服力。
B.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蜂蜜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增强说服力。
C. 选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古代的人们很有智慧,增强说服力。
D.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蜂蜜是治疗皮肤、眼镜疾病的良药,对割伤、烫伤也有疗
效。
8.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考古发现导入主题,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本文第③④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大多数”“大约”“任何”“炼金术”的使用,都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第⑦自然段中提到的内容,与题目无关,应该略去不写。
D. 蜂蜜最大的好处是它的“不腐”对环境条件没有要求,适应性强。
【答案】6. D
7. B
8. A
【解析】
【6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
D.理解错误,根据第⑤⑥段内容分析,“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
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
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 100 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
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
蜜蜂从嘴里反刍花蜜到蜂巢酿蜜,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
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
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结合以上语句分析,“花蜜从植物本身就携带了具有防腐
性质的成分,在蜜蜂酿蜜的过程中也不会遗失”理解错误。故选 D。
【7 题详解】
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及作用的分析。“闪米特人的粘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
途”“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
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
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列举了闪米特人、古埃及人、中国及世界各地都在使用蜂蜜
制药治病,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
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故选 B。
【8 题详解】
考查对原文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B.“大多数”“大约”“任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炼金术”是表示特殊含义,
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无关;
C.第①段以考古发现引出说明内容,第②--⑥段介绍蜂蜜能杀死细菌而长时间不变质的原
因;第⑦段主要介绍蜂蜜是细菌“绝缘体”,在防止伤口感染等方面的治疗功效,第⑧段介
绍了蜂蜜只有在密封好的前提下才能永不变质。第⑦段与文中内容有关,丰富文章内容,不
能删除;
D.根据第⑧段“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
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分析,蜂蜜的“不腐”对环境条件有要求;
故选 A。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9.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蔚.然(茂盛)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辄.醉(就)
B. 林霏.(弥漫的云气) 佳木秀.(茂盛、繁茂)
醉翁之意.(情趣)
C. 晦.明(暗)
岩穴暝.(昏暗)
寓.之酒(寄托)
D. 负.者(失败)
伛偻..(腰背弯曲)
苍颜..白发(脸色苍老)
10.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晦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B.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C. 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D. 颓然乎其间(精神不振地坐在众人的中间。)
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引入
佳境。
B. 选文第②段,抓住山间独特的花、木、风霜、水、石等景物的特点来写四季变幻之美,
精确而恰当。
C. 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 全文运用骈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答案】9. D
10. D
11. D
【解析】
【分析】
【9 题详解】
D.负者:背东西的人。负:背。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故选 D。
【10 题详解】
D.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
子。
【11 题详解】
D.应是:全文骈散结合,使文章具有整齐匀称又兼具参差错落之美。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
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
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
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
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
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
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
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
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
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
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二、
12. 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到乡翻似烂柯人。
(3)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_,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7)《行路难》中表明作者振奋激昂,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1). 玉盘珍羞直万钱
(2). 怀旧空吟闻笛赋
(3). 人有悲欢离合
(4). 横无际涯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7). 长风
破浪会有时
(8).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
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羞、直、吟、
赋、涯、畔、济”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
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
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
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注释】①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③长厚:为人忠厚。④忤:
触犯。⑤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如其欲与.之
②夜负.十千以归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15. 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答案】13. 给;背、背负
14. 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为什么做起小偷来呢?
15. 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