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
1. 补充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句,注意字距书写美观。
真题及答案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因倚微风。
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桃花一簇开无主
②. 可爱深红爱浅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日的诵读认真默写即可,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书
写格式要规范,字迹要工整。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
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原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2. 根据语境补充诗词、名言。
(1)《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乡村人家一家五口幸福生活的画面,其中对三个孩子的劳动状
态写得生动细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__,______。”
(2)在农忙时节,篱笆旁静悄悄无人经过,农村里人忙村静,“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
(3)《卜算子•咏梅》中“______,犹有花枝俏”两句咏赞梅花催春的英姿。
(4)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艾青认为,“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______。”
【答案】 ①. 最喜小儿亡赖
②. 溪头卧剥莲蓬
③. 惟有蜻蜓蛱蝶飞
④. 已
是悬崖百丈冰
⑤. 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理解默写。
(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理解默写。
选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书写时注意“赖”“蓬”的正确写法。
(2)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理解默写。
选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书写时注意“蜓”“蝶”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理解默写。
选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书写时注意“悬”“冰”的正确写法。
(4)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这句话是艾青说的。意思是:
“诗”是作者通过生活细节鼓舞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在历史的不断转变中,“诗”也通过
不同形式鼓舞着不同时代的人群。
3. 阅读下面《白桦》选段,完成词句段运用。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 xiāo sǎ______,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 méng lóng______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颗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根据拼音,在横线里写词语。
(2)选诗的第①节用“______”“雪花”等词形象地写出了白桦颜色______的特点。
(3)我会仿照选诗用上描写颜色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
(4)诗歌中的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诗歌《白桦》内容写一写。
______
【答案】(1)潇洒,朦胧
(2)
①. 银霜
②. 通体洁白
(3)一株株梅花,像一簇簇火焰,跳跃在细长的枝头。
(4)选文中的白桦给我留下洁白、傲然不屈的印象。我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白桦的喜爱、赞
美之情。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
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潇、朦”容易写
错,注意书写。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根据“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可知,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白桦树的颜色”比作“银霜”与“雪花”,写出了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
根据“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可知是比喻,把雪比喻
成银霜;拟人,把落了雪的白桦比喻成披了一身雪花的人。用上描写颜色的词语写一句话,
如:在我的花园里,有一株芭蕉树,犹如绿装的仙子,戴了一朵红花。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了形象分析。
《白桦》是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
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
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
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我是新闻小主播。
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等,我们会知道各种新闻,请你当一次新闻广播员,为大家播报一则
新闻。注意:信息表达要准确,新闻一定要有准确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下面为大家播报一则新闻:4 月 19 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
进行国事访问的加蓬总统邦戈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明年我们将迎来中加建交 50 周年。
半个世纪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关心引领下,中加友好始终坚如磐石。面对当前世界大变局,
中加相互支持,维护了两国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深入、持续推进中加关系不仅符合两
国共同和长远利益,也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示范作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等渠道获得新闻,选择一则新闻为大家进行播报,播报时注意新闻公
开性、真实性、针对性、准确性。
如:下面为大家播报一则新闻:5 月 12 日,2023 张家口冰球(轮滑球)联赛开幕式及万全
站分站赛在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开赛。本届比赛设 U8、U10、U12、U14、U16 以及成
人组。相比首届赛事,增加了小年龄组参赛选手,梯队建设更加完善。据悉,本届冰球联赛
开放外地省市报名参赛条件,预计将吸引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地队伍参赛,参赛人数
预计突破 2000 人。
5.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从“天高地阔”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乡
村生活状态?请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喜欢的乡村生活的状态。
______
【答案】让我感受到乡村人们的生活自在潇洒,在乡村日落美景中欢乐地吃饭的状态。
傍晚天黑归家,与家人一起做晚饭,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吃田家蔬果,充满欢声笑语;
那宁静的田间小路,路边的农家院落,潺潺流动的小溪……无一不令人向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及写话。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可以从描写中理解作者想要表达情感,同时需要注意平
时的积累。仔细阅读文本,从文中总结出答案。天高地阔:天空高高在上,无法触及,大地
辽阔,通常用来形容空间很大。从而让我感受到乡下人家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乡村生活,答案不唯一,只要语句通顺即可。
如:那宁静的田间小路,路边的农家院落,潺潺流动的小溪无一不令人向往。
6. 品读诗歌,选择主题词,按照格式仿写诗歌。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蓝天啊!
哪一座花园没有红?
哪一方蓝天没有光?
哪一次我的眼睛里
没有你广袤的空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的仿写。
根据所给诗歌格式,进行仿写。例句格式是:“哪一……哪一……哪一……没有……”,句中
词语要符合现实特征,另外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示例:
花园啊!
哪一朵鲜花没有吐露芬芳?
哪一丛青草没有挺直腰杆?
哪一次我的脑海里
没有你鸟语花香的画卷?
7.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______地叫唤,长短不
同,粗细各异,______。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老舍《猫》节选)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选段的横线里。
变化多端 丰富多腔
(2)选段句子中的冒号的作用是______。
(3)“蹭”是“摩擦”的意思,但“蹭”更能体现出猫______的特点,也能体现出作者对猫
的 ______。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啊”可否去掉?请你谈谈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
(5)老舍的猫顽皮可爱,喜欢爬上他的书桌,想象一下,在这位大作家的书桌上,小猫还
有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
【答案】(1)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2)提起下文
(3)
①. 温柔可爱
②. 喜爱之情
(4)还是不去掉好。虽然去掉“啊”字,不影响意思表达,但少了口语色彩,显得句意有
些生硬,用上这个助词“啊”字,使句子和缓,能表达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因此,还是
不去掉好。
(5)小猫看到作者在写字,它还会用爪子去触摸作者的笔,不让作者写好字,有意进行捣
乱。越是这样,作者越是逗它玩。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补充语段内容。
结合原文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语段中的横线
处应依次填写词语:丰富多腔、变化多端。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对冒号的理解与运用。
冒号的作用是用于提起下文或小结上文。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
柔可亲:”中的冒号是的作用是提起下文。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的理解。
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蹭”是“摩擦”的意思,但“蹭”更能体现出猫温柔可爱的特点,
也能体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对整点句子的理解。
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
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这句话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是怎样的情形。对于句中的“啊”字我认
为还是不去掉好。虽然去掉“啊”字,不影响意思表达,但少了口语色彩,显得句意有些生
硬,用上这个助词“啊”字,使句子和缓,能表达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因此,还是不去
掉好。
【小问 5 详解】
本题考查对知识的拓展。
通读语段可知,老舍的猫顽皮可爱,喜欢爬上他的书桌,在稿纸上印小梅花。写一写小猫还
会做什么即可。
示例:猫还会在作者吃饭的时候逗作者,故意要抢他的筷子,而后又还给他。
8. 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每个科学家矢志不渝地在做的事情。现在,就有很多
科学家在想办法探索恐龙怎么飞向蓝天这样的问题。对此,他们提出了许多假说。有人认为
恐龙生活在地面上,很可能就像今天的飞机一样,通过奔跑,慢慢演化出飞行结构进而翱翔
蓝天。另外一种假说认为会飞的动物会借助重力学会飞行,恐龙也是如此。从力学角度来解
释这种说法自然是容易的。此外还有假说认为一些早期的恐龙在奔跑爬坡的过程中慢慢演化
出了翅膀,然后学会了飞行。
②提出(假说 说法)只是第一步,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关键是找到(证明 证据),而
这个证据就是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踏遍 走遍)了祖国的山川湖泊,在许多适合保存化石
标本的区域寻找化石。终于,一块化石标本让他们有机会回答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问题。
这块化石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漂亮,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
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 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小,只有火鸡大小
......,如果把它
整个身体复原出来,它甚至可以站在你的手掌上。这个特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
只几十吨重的恐龙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③此外,古生物学家们还在这只恐龙的后腿上发现了非常粗大的羽毛。那么这种粗大的
羽毛意味着什么呢?在今天,除了鸟类以外的所有会飞的动物都有这样一个倾向,它们会把
自己身体体表所有部分尽量扩展出来帮助自己飞行。例如,蝙蝠不光像鸟类一样在前肢上有
翼,它的翼还延伸到后肢上,这种现象叫作四翼状态。鸟类可能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四翼状态,
只是从来没有化石或其他证据能证明这个猜想。这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
即四翼状态,古生物学家们把它命名为中国鸟龙。此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的带羽毛长四
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还在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找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化石,这些化石显示早
期鸟类不仅腿上有羽毛存在,脚上也有。早期鸟类跟恐龙一样也长四个翅膀。也许恐龙变成
鸟类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它们早期生活在地面,慢慢地上树了,随着前肢越来越强,后
肢的翅膀就渐渐退化了。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圈出恰当的词语。
(2)请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
(3)恐龙四翼状态的发现,离不开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试着分析科学家们的论证思路。
(提出假设)→______→(形成证据链)→______
(4)画“~~~~”句子的加点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恐龙的什么特点?
______
(5)短文最后一段画“_____”句子说到“中国鸟龙”,假如你是博物馆解说员,请根据短
文内容写一段介绍“中国鸟龙”化石的解说词,注意要突出这块化石在古生物学方面的重要
地位。
______
【答案】(1)假说 证据 踏遍
(2)寻找四翼恐龙
(3)
①. 查找证据
②. 得出结论
(4)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某种恐龙身体很小的特点。
(5)欢迎大家来参观“中国鸟龙”化石,古生物学家们在这块化石上有了许多重要发现:
“中国鸟龙”的前肢有了可以用来飞翔的羽毛,已经可以像现在的鸟类一样进行拍打。它体
型很小,后腿上有非常粗大的羽毛,这只恐龙代表着演化过程的一个缺失环节,即四翼状态。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了选词填空。
说法:见解;意见。假说:如果;凭空构想;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
联系上文第①自然段中“对此,他们提出了许多假说”一句,可知,这些都是科学家的猜测,
故此处应选择“假说”。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证据:用来证明事物的依据。
结合第②自然段内容,提出假说只是第一步,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关键是找到能证明这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