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考试用时: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和运用(18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词歌赋表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yùn hán 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
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汲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jīng suǐ。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
信与从容行稳致远。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梁晓声《守护好我们的“文化家底”》)
【答案】蕴含 精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规范书写。回答此题需注意:①用正楷工整美观书写;②汉字的笔
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注意“蕴、髓”二字的书写。
蕴含:yùn hán,意思是包含在内;
精髓:jīng suǐ,指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也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
2.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⑤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心亭看雪》)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李白《行路难》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
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江山如此多娇
②.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③. 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
④.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 湖中人鸟声俱绝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
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易错字是“娇、醉、俱、济、沧”。
综合性学习。(6 分)
3. 为了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线上学习生活,班级拟开展“少年当自强”云端微班会,你全
程参与其中。
(1)【人物介绍】
在介绍自己崇拜的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时,四位同学都使用了成语或修辞手法,其中运
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年祖逖立志报效国家,一改少时顽劣,鸡鸣即起,持之以恒地读书,练剑。
B. 跳水小将全红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化身水花精灵,勇夺东京奥运会冠军。
C. 越王勾践在兵败之后,决心报仇雪耻,一意孤行,最终成为了春秋霸主之一。
D. 北斗人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2)【名言警句】
疫情当前,同学们互赠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勉励对方。请你写出能体现“自强”之意的
两句连续的古诗文,送给你的好友。
(3)【模拟采访】
大家集体观看了冬残奥会“三冠王”杨洪琼的事迹介绍,假如让你对她进行现场采访,你准
备提哪两个问题。
杨洪琼 1989 年生于云南省安居村。13 岁到山上背柴时不慎跌落,导致脊髓损伤,致双
下肢瘫痪。2012 年父母把她送到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的云南省华夏中专读书。后在
学校推荐下,杨洪琼成为了残疾人运动员。2018 年参加省运会举重获第二名,2019 年参加
云南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轮椅篮球赛获第三名。举重和轮椅篮球是两个跨界很大的项
目,不同的训练要求,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2018 年,杨洪琼进入了冬残奥会滑雪的备战集训队伍。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赛场节奏
和适应新的比赛方式,让南方人杨洪琼吃了不少苦头。训练时她总是摔跤,队友们亲切地给
她起了个外号“杨每跤”。这些困难,对于杨洪琼来说不算什么,她咬牙坚持了下来,从杨
每跤渐渐变成了滑雪场上矫健的精灵。
化蛹成蝶要经历痛苦,但成蝶后将迎来璀璨和光芒。2022 年 3 月,杨洪琼包揽了北京
冬残奥越野滑雪女子短、中、长距离三个组别坐姿组的冠军,成为“三冠王”。这一切荣誉
的背后,是杨洪琼不甘于失败、努力拼搏的结果。
【答案】(1)C
(2)课内、课外相关名言警句较多,符合要求即可。
(3)示例一:在你遇到挫折、处于低谷时,你想过要放弃吗?示例二:有些同学学习上遇
到困难时,就打退堂鼓,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C.“一意孤行”使用错误,“一意孤行”意为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
法去做,含贬义。在句中用来形容越王勾践努力报仇雪耻不符合语境;
故选 C。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名言警句。围绕“自强”写出符合的古诗文即可。
示例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示例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采访词。回答此题需认真阅读材料,可以通过材料中的内容思考采访问题。
示例 1:根据材料①段“举重和轮椅篮球是两个跨界很大的项目,不同的训练要求,需要付
出更多的汗水”,②段“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赛场节奏和适应新的比赛方式,让南方人杨洪
琼吃了不少苦头。训练时她总是摔跤”可以提出问题:面对训练时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您是
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的?
示例 2:根据材料③段“这一切荣誉的背后,是杨洪琼不甘于失败、努力拼搏的结果”可以
提出问题:关于努力拼搏,坚持梦想,您能对那些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的同学说些什么吗?
二、阅读理解(22 分)
(一)(12 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忠定张尚书①曾令鄂州崇阳县。崇阳多旷土②,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忠定令民伐
去茶园,诱之使种桑麻。自此茶园渐少,而桑麻特盛于鄂、岳之间。至嘉祐中,改茶法,湖、
湘之民苦于茶租,独崇阳茶租最小。民监他邑,思公之惠,立庙以报之。民有入市买菜者,
公召谕之曰:“邑居之民,无地种植,且有他业,买菜可也。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
而费钱买菜?”笞③而遣之。自后人家皆置圃,至今谓芦菔④为“张知县菜”。
(选自《梦溪笔谈》)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①忠定张尚书:张咏,谥号“忠定”,北宋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
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②旷土:荒芜的土地。③笞(chī):用竹板打、
抽打、鞭打。④芦菔(lú fú):萝卜。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加粗)词的意思。
①诱之使.种桑麻(
②笞而遣.之(
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④太守谓.谁(
5. 翻译下列句子。
)
)
)
)
(1)民监他邑,思公之惠,立庙以报之。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 【甲】中的张知县和【乙】中的太守欧阳修都深受百姓爱戴,试结合两则短文分析原因。
【答案】4.
①. 让
②. 打发、赶走
③. 回家、回去
④. 为、是
5. (1)百姓看到其他地区的惨况,感念张县令的恩惠,于是集资给他立了一座庙。(2)游
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 张知县:有先见之明,有敏锐的洞察力:力主砍茶树种桑麻,避免百姓陷于困境;严而
有爱,为民着想:让乡民自种蔬菜,自给自足。欧阳修:作为地方官,能够与民同乐。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引导百姓并让他们种植桑麻。使:让;
②句意:用板子打过之后打发他回去。遣:打发、赶走;
③句意: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归:回家、回去;
④句意:太守是谁呢?谓:为、是。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
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
完整。重点词有:
⑴监:看到;邑:县邑;之:结构助词,的;惠:好处;报:报答;之:代词,指张知县;
⑵从:跟从;而:连词,表转折,却;乐其乐: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从“崇阳多旷土,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张知县“令民伐去茶园,诱之使种
桑麻”,“至嘉佑中改茶法,湖湘之民苦于茶租,独崇阳茶租最少,民监他邑,思公之惠,
立庙以报之”可知,张知县力主砍茶树种桑麻,避免百姓陷于困境,说明他有先见之明,有
敏锐的洞察力;
从农人有“入市买菜者”,知县召来劝谕说,城里的居民无地种菜,买菜吃是没有办法,“当
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而且毫不客气地“笞而遣之”,后来当地农家“皆
置圃”,并且把一种菜取名“张知县菜”可知,张知县让乡民自种蔬菜,自给自足,说明他
严而有爱,为民着想。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乙文中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
也”,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
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可知欧阳修作为地方官,
能够将所在地治理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并且能够与民同乐,因此深受百姓爱戴。综
上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
张忠定尚书曾经担任鄂州崇阳县令。崇阳有很多荒芜的土地,当地的百姓不从事耕织,
只以种茶为业。张忠定令百姓挖掉茶园,引导他们种桑麻。从此茶园逐渐减少,而种植桑麻
在鄂州、岳州之间非常兴盛。到嘉祐年间修改茶法,湖、湘一带的人民,为茶租的繁重所苦,
唯独崇阳县的茶租最少。当地人看到其他邑县的情形,思念张忠定的好处,建立了一座寺庙
来报答他。村民有上街买菜的,张公叫来对他说:“住在邑县的人,没有土地种植,又有其
他职业,买菜是可以的。你们这些村民,都有土地,为什么不自己种菜而花钱买菜?”用板
子打过之后让他回去。从此之后家家都置菜园,到现在称萝卜为“张知县菜”。
乙文: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禽鸟
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
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
是庐陵欧阳修。
(二)名著阅读(10 分)
7. 《水浒传》常识考查。
①《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
②水泊梁山三位寨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施耐庵
②. 白衣秀士王伦
③. 托塔天王晁盖
④. 及时雨宋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识记。
⑴《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
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
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
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
因。因此一空应填施耐庵;
⑵王伦:梁山初期的首任寨主;晁盖: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
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宋江: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
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
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因此,水泊梁山的三位寨主分别是:王
伦、晁盖、 宋江。
8. 阅读《艾青诗选》中的《礁石》,在揣摩“礁石”象征意义的基础上,从《水浒传》《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中各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符合“礁石”形象特点的人物,并结合其
经历阐述理由。(各 60 字左右)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①《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示例一:我认为《水浒传》中的武松最符合礁石的形象特点。《礁石》中
的礁石具有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特点。武松面对当时社会中的恶势力,斗杀西门庆,醉打
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体现了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特点。 ②.
示例二:《礁石》表达了对礁石般不畏艰难、坚定信仰的人的赞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的保尔·柯察金就如同这“礁石”。少年时他为救地下党被折磨毒打却不向敌人透露任何消
息,参加红军后,战斗中大腿受伤、头部炸伤、右眼失明,修筑铁路时满身伤残、患风寒的
他几乎丧命,满身伤痕累累的他却如礁石一般,依然笑对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名著内容、人物形象的识记理解。解答时,首先根据
诗歌内容分析“礁石”意象所代表的精神,再根据自己的名著阅读积累,选择合适的名著人
物,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诗中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
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一个浪,一个
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
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
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受海浪的无情扑打,礁石该怎么办呢?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
浪进行斗争:“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这是何等镇定、勇敢!面对
强敌,面对困难,礁石主动迎击,把敌人踩在“脚下”,因此礁石的形象是不畏强暴、敢于
抗争的;
礁石在与浪的搏斗中,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
笑,看着海洋……”经过巨大的磨难,礁石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
着海洋,对胜利仍充满信心,足见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因此,礁石的形象是不怕风吹
浪打、坚韧不拔的,是积极乐观、勇敢坚毅的;
示例一:我认为《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最符合礁石的形象。《礁石》中的礁石具有不畏强暴、
敢于抗争的特点。鲁智深敢于向统治阶级主动挑战,主动进攻,当遇到受镇屠欺负的金翠莲
时,他出手相助,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体现了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特点。
示例二:我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最符合礁石的形象。礁石具有不怕风吹浪
打、坚韧不拔的的形象特点。朱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
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给予实际的帮助。他对自己所走
的道路十分了解,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坚决地和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
朱赫来整个人就像一棵多年的结实的橡树有力而坚定。
三、作文(60 分)
9.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你深深感动;总有一些记忆,值得你品味珍藏;总有一些鼓
励,让你倍感温暖;总有一些美景,让你流连忘返;总有一些成功,让你欣喜若狂……
请将“这些让我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套作,力求说真话,抒真情;②不少于 600 字;③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例文:
这些让我铭记
每个人都有过艰苦奋斗的日子,每一次艰苦奋斗过后都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就是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在高潮和低潮之间沉浮,我当然也不例外。
记得去年秋天,大概十月中旬的样子,也就是期中考试前最紧张的时候。我在一次共享
单车的骑行过程中有幸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我骨折了。左手桡骨的骨折对正在备战期
中考试的我来说,这是一次沉痛地打击。为了复习,我虽然坚持着来学校,脸上却显示出痛
苦与无奈。
有一天,体育一千米要进行补测了,本来按理来说,我是不能补测的。但是一想到自己
的成绩,我想,我就算是骨折更加严重也要上。于是在那天下午,我站上了跑道。老师哨声
一吹,我尽管只能单手摆臂,也是咬着牙冲了上去。到了第三圈的时候,尽管我在补测大队
中还保持着第三的优势,但事实上我也已是“强弩之末”了。忽然我听到了体育委员与同学
们的呐喊声,忽然之间就又有了勇气和动力,于是我拼着一口气跑完了全程。我认为即使再
艰苦,但是在同学们的鼓励下,那都不是事!
有了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我复习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只要一有空闲,我便拿起各科的
提纲,努力背记。因为我知道我晚上复习的时间比别人少,所以我必须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
间。的确,“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于是,我每天都抓紧一切机
会复习。我立志要在这种情况下冲进全校前一百名,因为我坚信天道酬勤。果然,功夫不负
有心人,我考到了年级一百二十名,虽然没进前一百,比起以前的成绩来,应该是很不错的
了。不过,我有更大地收获。成绩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毕竟只是一部分而已。我所收获的友情、
学习地干劲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是最应该值得高兴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艰苦奋斗的日子,将让我一生都会铭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是“这些让我……,其中的关键词是“这些”,根据材料的提示,“这
些”可以是生活的美好的瞬间、记忆、长辈和朋友的鼓励、大自然中的美景以及自己经过努
力奋斗取得的成功等等,当然,除了可以包括美好的事物之外,“这些”也可以是生活中的
挫折、他人的批评教育等等。题目中需要补充的内容,材料中也有明显的提示,如我们可以
给文章立意为“生活的美好的瞬间让我深受感动;这些记忆让我品味珍藏;他人的鼓励让我
倍感温暖;自然中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取得的成功让我欣喜若狂”,再比如,我们还可以
这样来立意“生活中的挫折让我学会成长;这些艰苦奋斗的日子让我铭记”等等,只要审清
题目,立意的方向就会有很多。
二、选材构思。文体适合选择记叙文。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如写“这
些让我学会成熟”,可紧紧围绕自己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日子或者通过生活中的某几件让自
己获得成长道理的事情下手,用生动细致的语言叙述自己在面对困难或重大事件时,所做出
的决定和处理的过程,最终收获了生活的道理,学会了成熟。文章的最后可以点明自己的启
发,突出文章的主题,往往我们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以及生活中面临的重大事件都会让我们学
会成熟,因此不要轻易的退缩和害怕,要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