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A 卷(共 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宿.营(sù) 褴褛.(lǚ)
自惭形秽.(huì)
B. 呢喃.(nán) 折.扣(shé) 强聒.不舍(guō)
C. 恪.守(kè) 灰烬.(jìn) 前仆.后继(pū)
D. 羡慕.(mù) 掺.杂(chān) 不省.人事(xǐng)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折.扣(shé)——zhé;
故选 B。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个胜利者塞满了腰包和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B. 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痴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似的。
C.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惧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D.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漂起了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痴笑——嗤笑;
C.不足为惧——不足为据;
D.漂——飘;
故选 A。
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在成都世乒赛男团冠军争夺战中,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中国队获胜的难度之大不言而...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喻.,但他们迎难而上,随机应变....,让自己的进攻与防守相得益彰....,最终使对方不攻自破....。
A. 不言而喻
B. 随机应变
C. 相得益彰
D. 不攻自
破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浅显。使用正确;
B.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形容临事能妥善变通处置。使用正确;
C.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使用正确;
D.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不符合“让
自己的进攻与防守相得益彰”的语境;
故选 D。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考古学家对三千多年前在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进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B. 在无数科研人员的奋斗下,让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实现自主快速对接。
C. 阅读的价值在于让人沉下心来获取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人的习惯与气质。
D. 新成昆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后,成都至西昌大约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有误,语序不当,“三千多年前”与“在三星堆新出土的”要调换位置;
B.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在……下”;
C.有误,“提升”与“习惯”搭配不当,可删去“习惯与”;
故选 D。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节选自《岳阳楼记》)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明年
B. 百废具.兴
C. 余拏.一小舟
D. 拥.毳衣炉火
越:超过
具:同“俱”,全,皆
拏:撑(船)
拥:裏,围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重修岳阳楼
B. 增其.旧制
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乃.不知有汉
其.真无马邪
负者歌于.途
暮而.归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A. 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听到)飞鸟的声音很绝妙。
B. 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C. 三天的大雪,湖中的行人(听到)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D. 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听起来)都很绝妙。
8. 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个文段皆记叙事件。甲段交代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乙段讲述湖心亭看雪之举。
B. 两个文段思路清晰。两段话都从时间、地点说起,再展开对人物、事件的具体叙述。
C. 两段都以人的活动表现景物之美。甲段的增其旧制侧面表现楼美,乙段的独往湖心亭看
雪侧面写出西湖雪景之美。
D. 两个文段语言简练。甲段仅以“政通人和”即写出滕子京的政绩,乙段只用“上下一白”
就写出天地的浑然一体。
【答案】5. A
6. C
7. B
8. C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有误,句意为:到了第二年。 越:到了;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B.代词,它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C.均为介词,在;
D.助词,不译/连词,表修饰;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本句重点词语:大雪:下大雪;俱,都;绝,消失;
正确翻译为: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两段都以人的活动表现景物之美”有误,甲文并未提到人的活动;“甲段的增其旧制侧
面表现楼美”有误,“增其旧制”是正面描写;
故选 C。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
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
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
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裘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
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6 分)
三、默写(共 6 分)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_______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请写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或许浑《咸阳城东楼》的前四句。在答题
卡上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 山水之乐
③. 千里共婵娟
④. 《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
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挂、婵、赋、翻、蒹、葭、溪”等字的写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摸鱼”理论
①“摸鱼”是一个意蕴很风雅的词,会让人想起在家乡小河摸鱼捞虾的童年时光,或由
词牌名“摸鱼儿”想到写出“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辛弃疾,“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
相许”的元好问。到了如今,它却成了工作偷懒、不肯认真做事的隐喻,失去了不少原有的
雅意和旨趣。
②不过,“摸鱼”倒是以一种诙谐的说法,道出了人类需以更智慧积极的方式来对待生
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③人都是有惰性的。即使是那些非常理性的人,都是“摸鱼”的高手,马克思曾以自谑
的口吻承认,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被他用来“摸鱼”了,经常到了必须完成的最后时刻,他才
“眼前咣当一黑”。那么如何才能激活人的工作动力呢?经济学家总结出了一个“诱惑捆
绑”理论,建议通过增加活动乐趣,使人战胜惰性,更享受活动。如健身时,一边运动,一
边听有声书,人们坚持健身的概率就会更大。用到工作上,就是让人适当“摸鱼”,劳逸结
合。一位朋友供职于一家全球 500 强企业,公司的电脑每隔 30 分钟就会自动重启一次,让
员工起身活动一下,伸伸懒腰,看看窗外的风景。在上班时间健身也是受公司鼓励的,只要
成功完成工作,玩多久都没人管。这就是运用了“诱惑捆绑”的管理方式:公开鼓励“摸
鱼”,这样员工身心愉快,既为公司省下可观的医疗支出,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④古人似乎早就懂得让人适当“摸鱼”的道理。《清稗类钞》记载,清代武将李巡抚因
整天看戏被谏官弹劾。他上书解释,自己一介武夫,读不了书,通过看戏可以不断学习,学
到很多礼节和历史知识,看到好人就效仿,看到坏人就警戒自己,而且到任后从未因看戏耽
误过公务。雍正听到思路如此清奇的“摸鱼”理由,知道没有必要求全责备,遂下旨特批他
看戏。
⑤然而,说一千道一万,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的“摸鱼”为人们所称许,有的则一无是
处。就像马克思,若不是他积极努力,追求成功,后来呕心沥血写出《资本论》,人们就会
把他“摸鱼”的经历作为反面教材,教育那些不够努力的人:“看,这就是前车之鉴!”
(选自《联谊报》,有删改)
10. 根据文章五个段落的关系,完成下面结构图。(只需填段落序号)
11. 文章第③、⑤段画线处都举了马克思的事例,两处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简述
观点及理由。
12. 下面是一则与“摸鱼”相关的材料,结合本文,解释其中《模鱼学导论》课程“火”的
原因。
清华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开设的《摸鱼学导论》课程火上热搜。据该生自述,这门课旨在
让同学们得到“摸鱼小技巧”,提升幸福感,比如要求同学们放下手机,看看清华园中的春
色,感受身边的美好。
【答案】10. ①② (2)③④ (3)⑤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1. 不同。第③段举马克思“摸鱼”之例,论证人都有惰性的观点:第⑤段举马克思写出《资
本论》的事例,论证人只有在积极努力求得成功的时候才可以适当“摸鱼”;与前面的例子
相呼应,使论证逻辑更为严谨。
12. 符合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心理特点;教会人们如何激活工作动力,劳逸结合,提高工作效
率;引导人们以更智慧积极的方式来对待生活。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思路。
①②段引出“摸鱼”的话题和“‘摸鱼’倒是以一种诙谐的说法,道出了人类需以更智慧积
极的方式来对待生活”的中心论点,为总写。
③④段从今人和古人的角度论证了“人都是有惰性的”的论点。
⑤补充论证“有的‘摸鱼’为人们所称许,有的则一无是处”。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第③段,结合中心句“人都是有惰性的”可知,举马克思“摸鱼”之
例,论证人都有惰性的观点:第⑤段,结合中心句“有的‘摸鱼’为人们所称许,有的则一
无是处”可知,举马克思写出《资本论》的事例,论证人只有在积极努力求得成功的时候才
可以适当“摸鱼”;结构上,两个例子遥相呼应,使论证逻辑更为严谨。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③段“人都是有惰性的。……那么如何才能激活人的工作动
力呢?经济学家总结出了一个‘诱惑捆绑’理论,建议通过增加活动乐趣,使人战胜惰性,
更享受活动”可知,“摸鱼小技巧”符合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心理特点;“要求同学们放下手
机,看看清华园中的春色,感受身边的美好”教会人们如何激活工作动力,劳逸结合,提高
工作效率;结合第②段“不过,‘摸鱼’倒是以一种诙谐的说法,道出了人类需以更智慧积
极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可知,“摸鱼小技巧”引导人们以更智慧积极的方式来对待生活。
五、作文(共 60 分)
13. 按要求写作
艾青有一首小诗《桥》:苦于跋涉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你心目中的“桥”是什么呢?请以“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袭、
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桥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走过了无数座桥:赞美、挫折、成功、失败……唯有一座桥我却永
远也走不到尽头,那就是母爱之桥!
从我呱呱坠地那天起,母亲就用爱为我凝筑了这样一座桥。
老人常说“孩子的诞生日,母亲的受难日”可我的母亲却似乎从没感受过这一点,她总
是面带微笑地教育我,从未在我面前发过火。
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母爱之桥则给我引导前进的方向。
渐渐地,我步入少儿时期,我已走过许多的桥,唯有母爱之桥仍似没有尽头。
刚开始进入班级,我总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步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回家免不了要发
泄出来,母亲总是在旁认真地听我唠叨。有时我不懂事,看到她认真的面庞总觉得很扎眼,
总是冷眼瞧她,她却似毫不介意,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房间内偷偷哭泣,我刹时明白
了……
母亲用她的血与泪铺垫着母爱之桥,使它保护我不会掉落在脚下的江河之中。
在母爱之桥上,我踉踉跄跄地走入青春期。
进入初二的我,步履匆匆,对周围的事物不管不问,只是闷头往前冲。犹记在期中考试
前,我神色紧张,慌忙张罗着复习,只盼能考个好成绩,总是读书到深夜,只记得一双眼眸
注视着我,时时陪伴着我。早晨起床,桌上总有可口的饭菜。傍晚回家,迎面而来的总是亲
切的问候…期中考试之后,我欣喜于获得的优异的成绩时,却发现妈妈的眼不知何时已布满
血丝,原来……
母爱之桥永远没有尽头,母亲用她的爱为我扫清前进道上的一切障碍。 母爱就象一首
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儿
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
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