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脑和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试题及答案.docx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脑和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试题及答案
1. 有关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2. 腰椎穿刺的常用部位是
3. 齿状韧带
4. 在脑桥小脑三角处患肿瘤时,最易受累的脑神经为
5. 直接延续为颈内静脉的硬脑膜窦是
6. 与海绵窦无密切关系的脑神经为
7. 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动脉是
8. 营养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沟以前大脑皮质的血管是
9. 以下哪条动脉是椎动脉的分支
10. 不属于椎—基底动脉分支的是
11. 与脑脊液循环无关的结构是
12. 大脑大静脉收集大脑深部的静脉血后直接最后注入
13. 脊髓的硬膜外隙(多选题)
14. 蛛网膜下隙(多选题)
15. 硬脑膜(多选题)
16. 海绵窦(多选题)
17. 由椎—基底动脉系供血的结构有(多选题)
18. 参与Willis环(脑底动脉环)构成的结构有(多选题)
19. 大脑前动脉(多选题)
20. 大脑中动脉(多选题)
21. 左侧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损伤后可导致(多选题)
22. 脊髓的血供来自(多选题)
23. 脑脊液(多选题)
24. 海绵窦(名词解释)
25. 蛛网膜下腔(名词解释)
26. 蛛网膜颗粒(名词解释)
27. 窦汇(名词解释)
28. 大脑动脉环(名词解释)
29. 小脑中脚(名词解释)
30. 菱脑峡(名词解释)
31. 脑桥小脑三角(名词解释)
32. 小脑上脚交叉(名词解释)
33. 顶盖前区(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脑和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答案解析
1. 有关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A】
2. 腰椎穿刺的常用部位是-答案:【E】
3. 齿状韧带-答案:【B】
4. 在脑桥小脑三角处患肿瘤时,最易受累的脑神经为-答案:【A】
5. 直接延续为颈内静脉的硬脑膜窦是-答案:【D】
6. 与海绵窦无密切关系的脑神经为-答案:【D】
7. 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动脉是-答案:【C】
8. 营养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沟以前大脑皮质的血管是-答案:【A】
9. 以下哪条动脉是椎动脉的分支-答案:【B】
10. 不属于椎—基底动脉分支的是-答案:【E】
11. 与脑脊液循环无关的结构是-答案:【E】
12. 大脑大静脉收集大脑深部的静脉血后直接最后注入-答案:【E】
13. 脊髓的硬膜外隙-答案:【ADE】
14. 蛛网膜下隙-答案:【ABE】
15. 硬脑膜-答案:【ABDE】
16. 海绵窦-答案:【ABDE】
17. 由椎—基底动脉系供血的结构有-答案:【ABCD】
18. 参与Willis环(脑底动脉环)构成的结构有-答案:【ACDE】
19. 大脑前动脉-答案:【AE】
20. 大脑中动脉-答案:【ABCD】
21. 左侧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损伤后可导致-答案:【BD】
22. 脊髓的血供来自-答案:【ACD】
23. 脑脊液-答案:【BCDE】
24. 海绵窦
25. 蛛网膜下腔
26. 蛛网膜颗粒
27. 窦汇
28. 大脑动脉环
29. 小脑中脚
30. 菱脑峡
31. 脑桥小脑三角
32. 小脑上脚交叉
33. 顶盖前区
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脑和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 液循环)试题及答案 共计:12 道单选题,11 道多选题,10 道名词解释, 1. 有关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硬膜下隙较蛛网膜下隙宽阔 B.软膜与蛛网膜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 C.软膜与蛛网膜间的间隙较宽阔 D.软膜薄而富有血管,可深入脑、脊髓的沟裂中 E.脱落的肿瘤细胞可经椎内静脉丛转移至颅内 2. 腰椎穿刺的常用部位是 A.第 1、2 腰椎间 B.第 2、3 腰椎间 C.第 3、4 腰椎间 D.第 4、5 腰椎间 E.第 3、4 腰椎间或第 4、5 腰椎间 3. 齿状韧带 A.由硬脊膜形成 B.由软脊膜形成 C.由蛛网膜形成 D.由软脑膜形成 E.由硬脑膜形成 4. 在脑桥小脑三角处患肿瘤时,最易受累的脑神经为 A.前庭神经和蜗神经 B.三叉神经 C.动眼神经 D.展神经 E.面神经 5. 直接延续为颈内静脉的硬脑膜窦是 A.上矢状窦 B.直窦 C.横窦 D.乙状窦
E.海绵窦 6. 与海绵窦无密切关系的脑神经为 A.展神经 B.动眼神经 C.滑车神经 D.下颌神经 E.上颌神经 7. 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动脉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后动脉 C.大脑中动脉 D.脑膜中动脉 E.前、后交通动脉 8. 营养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沟以前大脑皮质的血管是 A.大脑前动脉的皮质支 B.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 C.大脑前动脉的中央支 D.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 E.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 9. 以下哪条动脉是椎动脉的分支 A.大脑前动脉 B.小脑下后动脉 C.迷路动脉 D.大脑中动脉 E.脉络丛前动脉 10. 不属于椎—基底动脉分支的是 A.小脑上动脉 B.小脑下前动脉 C.脊髓前、后动脉 D.迷路动脉 E.脉络丛前动脉 11. 与脑脊液循环无关的结构是 A.蛛网膜粒
B.第四脑室脉络丛 C.第三脑室脉络丛 D.侧脑室脉络丛 E.海绵窦 12. 大脑大静脉收集大脑深部的静脉血后直接最后注入 A.上矢状窦 B.下矢状窦 C.海绵窦 D.窦汇 E.直窦 13. 脊髓的硬膜外隙(多选题) A.是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黄韧带之间的间隙 B.充满无色透明的脑脊液 C.向上可经枕骨大孔与颅内的硬膜外隙相通 D.正常情况下,略呈负压状态 E.其腔隙内有脊神经根通过 14. 蛛网膜下隙(多选题) A.是位于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 B.内含无色透明的脑脊液 C.脊髓的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不相通 D.自脊髓下端至第 2 腰椎水平扩大为终池 E.正常情况下,此间隙内有许多结缔组织构成的小梁网 15. 硬脑膜(多选题) A.由双层结构构成,其外层为颅骨内面的骨膜 B.因与颅顶骨连结疏松,故颅盖骨闭合性损伤时可致硬膜外血肿 C.内层互相折叠并深入小脑与大脑之间,形成小脑镰 D.外层互相折叠并伸入大脑纵裂内,形成大脑镰 E.在某些部位,两层分离,内面衬内皮细胞,构成导流静脉血的硬脑膜窦 16. 海绵窦(多选题) A.前方借眼静脉与面部浅静脉交通 B.向下借卵圆孔处的导静脉与翼丛交通 C.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和三叉神经通过 D.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有Ⅲ、Ⅳ对脑神经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E.窦内血液分别经岩上、下窦引流至横窦和颈内静脉 ⃞ ⃞ ⃞ ⃞ ⃞ ⃞ ⃞ ⃞ ⃞ ⃞ ⃞ ⃞ ⃞ ⃞ ⃞ ⃞ ⃞ ⃞ ⃞ ⃞
17. 由椎—基底动脉系供血的结构有(多选题) A.小脑 B.脑干 C.大脑半球后 1/3 D.部分间脑 E.大脑半球的前 2/3 18. 参与 Willis 环(脑底动脉环)构成的结构有(多选题) A.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B.两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 C.两侧的颈内动脉末端 D.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 E.两侧的后交通动脉 19. 大脑前动脉(多选题) A.直接发自颈内动脉 B.分布于大脑半球内侧面,走行于胼胝体上方的沟内 C.皮质支只供应顶枕沟以前大脑半球内侧面部分 D.中央支供应豆、尾状核的前部和内囊前、后肢 E.可借前交通动脉与对侧同名动脉相连 20. 大脑中动脉(多选题) A.由颈内动脉直接延续而成 B.主干走行于大脑外侧沟内,脑岛的表面 C.皮质支主要供应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 D.中央支供应豆、尾状核及内囊膝和内囊后肢 E.左侧皮质支损伤后,可致右侧上下肢运动、右侧半身躯体感觉障碍及语言障碍 21. 左侧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损伤后可导致(多选题) A.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 B.阅读、书写、说话及听力障碍 C.右侧半身躯体感觉障碍 D.右侧睑裂以下的表情肌瘫痪 E.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22. 脊髓的血供来自(多选题) A.椎动脉 B.颈内动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肋间后动脉 D.腰动脉 E.骶外侧动脉 23. 脑脊液(多选题) A.充满于除脊髓中央管以外的各脑室蛛网膜下隙内 B.是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无色透明的液体 C.脑脊液的产生和回流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D.经一系列循环途径后,最终借蛛膜粒送回硬脑膜窦的血液中 E.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及维持颅内压的作用 24. 海绵窦(名词解释) 25. 蛛网膜下腔(名词解释) 26. 蛛网膜颗粒(名词解释) 27. 窦汇(名词解释) 28. 大脑动脉环(名词解释) 29. 小脑中脚(名词解释) 30. 菱脑峡(名词解释) 31. 脑桥小脑三角(名词解释) 32. 小脑上脚交叉(名词解释) 33. 顶盖前区(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脑和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 液循环)答案解析 1. 有关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A】 题解: 2. 腰椎穿刺的常用部位是-答案:【E】 题解: 3. 齿状韧带-答案:【B】 题解: ⃞ ⃞ ⃞ ⃞ ⃞ ⃞ ⃞ ⃞
4. 在脑桥小脑三角处患肿瘤时,最易受累的脑神经为-答案: 【A】 题解: 5. 直接延续为颈内静脉的硬脑膜窦是-答案:【D】 题解: 6. 与海绵窦无密切关系的脑神经为-答案:【D】 题解: 7. 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动脉是-答案:【C】 题解: 8. 营养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沟以前大脑皮质的血管是-答案: 【A】 题解: 9. 以下哪条动脉是椎动脉的分支-答案:【B】 题解: 10. 不属于椎—基底动脉分支的是-答案:【E】 题解: 11. 与脑脊液循环无关的结构是-答案:【E】 题解: 12. 大脑大静脉收集大脑深部的静脉血后直接最后注入-答案: 【E】 题解: 13. 脊髓的硬膜外隙-答案:【ADE】
题解: 14. 蛛网膜下隙-答案:【ABE】 题解: 15. 硬脑膜-答案:【ABDE】 题解: 16. 海绵窦-答案:【ABDE】 题解: 17. 由椎—基底动脉系供血的结构有-答案:【ABCD】 题解: 18. 参与 Willis 环(脑底动脉环)构成的结构有-答案: 【ACDE】 题解: 19. 大脑前动脉-答案:【AE】 题解: 20. 大脑中动脉-答案:【ABCD】 题解: 21. 左侧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损伤后可导致-答案:【BD】 题解: 22. 脊髓的血供来自-答案:【ACD】 题解: 23. 脑脊液-答案:【BCDE】 题解:
24. 海绵窦 题解:为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隙,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窦内有由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互相交 织成的海绵状的结构。海绵窦的上壁向内侧与鞍膈相移行;下壁借薄的骨壁与蝶窦相邻;外侧壁内 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内侧壁与垂体相邻,窦内有颈内动脉和 展神经通过。海绵窦可借眼上静脉与面部的浅静脉交通,借卵圆孔、破裂孔处的导血管与翼静脉丛 相交通。还可借岩上、下窦与横窦和颈内静脉相交通。 25. 蛛网膜下腔 题解: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所形成的腔隙叫蛛网膜下腔,位于脑和脊髓的周围,内含脑脊液。蛛网膜 下腔在脑部某些部位明显扩大,叫做蛛网膜下池,如小脑延髓池、脚间池、大脑外侧窝池等。 26. 蛛网膜颗粒 题解:颅顶部近中线处的脑蛛网膜呈颗粒状,凸入上矢状窦腔的侧隐窝内,形成“菜花状”突起,称 蛛网膜颗粒。它的主要功能是“引流”脑脊液入静脉血,维持脑脊液循环的动态平衡。 27. 窦汇 题解:是由上矢状窦、直窦和左、右横窦在枕内隆凸处汇合而成的硬脑膜窦。 28. 大脑动脉环 题解:又称 Willis 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 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构成的动脉环,称大脑动脉环。 29. 小脑中脚 题解:由脑桥核发出的纤维越过中线,形成桥横纤维,即脑桥小脑纤维,该纤维向外侧集中构成脑 桥臂,也叫小脑中脚,进入小脑皮质。 30. 菱脑峡 题解:脑桥上端与中脑移行部,较狭细,称菱脑峡。是脑桥、中脑在背侧的分界。 31. 脑桥小脑三角 题解:延髓脑桥沟的外侧端,脑桥、延髓和小脑三者的交界处,称为脑桥小脑三角。三角内有前庭 蜗神经、面神经、迷路动脉等。 32. 小脑上脚交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