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A.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0 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A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 1、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 【 】 A、教育本质 B、教育功能 C、教育目的 D、教育价值 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商品性、生产性、发展性以及 【 】 A、科学性 B、民主性 C、科学性、民主性 D、现代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教师角色的文化传统是 【 】 A、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B、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C、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D、重视争取自我权益 4、第斯多慧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 生生的榜样”,是说明教师角色具有 【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 5、下列关于学生学习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B、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C、学生所参加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D、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离开教师独立进行的 6、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 【 】 A、领会 B、选择 C、保持 D、应用 7、“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 A、对立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 8、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定势作用,影响着人以后的发展,这说明 家庭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A、先主性 B、多维性 C、密切性 D、统一性
9、下面对于差生的教育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差生被安排在远离教师的座位上,或者安排在近处的控制的位置上 B、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差生,当课堂出现干扰时,教师倒是经常向差生望去 C、对差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少直接批评 D、差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没等其说完 10、工具类学科主要是指 【 】 A、语文、数学和外语 B、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 C、必修课和选修课 D、社会活动课 11、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 【 】 A、教学内容 B、教学对象 C、教学目标 D、预期效果 12、下面哪一个选项属于班级中“中性力量”的表现? 【 】 A、干扰同学 B、睡觉,鼾声雷动 C、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D、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讲 13、下面不属于教学过程基本功能的是 【 】 A、传授知识
B、形成技能 C、培养智能 D、锻炼身体 14、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是 【 】 A、学习活动总量 B、学时 C、学习强度 D、知识学习量 15、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可分为 【 】 A、课内职业和课外作业 B、独立完成作业和合作完成作业 C、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 D、知识作业和应用作业 16、教师运用一定办法帮助学生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 种学法指导方式是 【 】 A、系统传授式 B、专题讨论式 C、学科湿透式 D、学习诊断式 17、“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 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 【 】 A、目标 B、内容
C、过程 D、原则 18、我国道德规范的层次依次是 【 】 A、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C、集体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 D、社会公德、集体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 19、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 【 】 A、道德感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20、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是 【 】 A、组织活动、委托任务 B、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 C、榜样和示范 D、说服教育 二、多选题(每题 2 分) 2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包括 【 】 A、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E、要适应教育环境的特点 22、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 【 】 A、工作关系 B、人际关系 C、组织关系 D、心理关系 E、非正式关系 23、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形式包括 【 】 A、相互访问 B、通讯联系 C、召开家长会 D、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 E、举办家长学校 24、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包括 【 】 A、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准备知识 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 C、某些社会活动方面的经验 D、关于提高能力的经验 E、培养情感的内容 25、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 【 】 A、理论性 B、整体性
C、基础性 D、内化行 E、综合性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3 分) 26、教育影响 27、课程 28、教学设计 29、隐性课程 30、道德情感 四、简答题(每题 7 分) 31、简述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32、简述人格教育的方法。 五、论述题(本题 11 分) 33、论述教师的知识结构。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 34、阅读下列案例材料,详细分析案例中运用了哪条教学原则,结合案例谈谈该教师如何贯 彻这一原则? 我教《沙漠里的船》一课时,一名叫颜江武德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书上说,骆驼嗅觉 灵敏,不论什么地方有水,它都能找到,我看有些不科学。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液体, 水既然没有气味,那骆驼怎能嗅得到呢?”我肯定了这个问题提得好,并鼓励大家谈出自己 的看法。不一会儿,一个同学满有把握地说:“有水的地方空气湿润一点,无水的地方干燥 一些。如果骆驼的鼻子感到舒服,就知道哪儿有水。”有的说:“空气湿润和干燥,骆驼的鼻 子很灵敏,可以凭感觉辨别出来。”后来,颜江武同学的《骆驼“嗅”不到水源》发表在《小 学生科普报》上,引起一些小读者的兴趣。 35、阅读下列案例,结合你学的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曾参(公元前 505 年——前 436 年)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她说的衣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曾参的 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 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 呢。他的妻子赶忙制止他说:“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杀猪呀!”曾参说:“孩 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 算数,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 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这样做,对家教是很不利的。”结果,他说服了妻 子,还是把猪杀来煮了。 曾家的这口猪,也许还没有养到该杀的时候,他杀了这口猪是一个损失。可是,换来的却是 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诚实的形象。同时,他的做法对他的妻子也是一个教育,让她记住: 作为一个母亲,无论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说假话。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C】[解析]见“教育目的”定义。 2.【C】[解析]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商品性、生产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 3.【D】[解析]中国教师角色的文化传统包括: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社会本位高于个人 本位、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4.【B】[解析]见第斯多惠对教师示范性的阐述。 5.【D】[解析]学生的大多数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6.【B】[解析]知识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即:选择、领会、保持、运用。 7.【D】[解析]见师生课堂教学中“民主型”定义。 8.【A】[解析]见“先主性”定义。 9.【C】[解析]见微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10.【B】[解析]见工科类学科定义。 11.【B】[解析]教育的对象是人,在教学中应当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因素。 12.【D】[解析]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四个答案中,只有 D 符合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