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克=1000 克,大单位换小单位乘进率,即 1000×
1 米=100 厘米,大单位换小单位乘进率,即 100×
【详解】
吨=750 千克
3
4
3
4
;
;
3
10
。
1
5
2022-2023 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
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 24 分)
3
4 吨=(
1.
厘米
)千克
3
10 千克=(
)克
1
5 米=(
)
【答案】
①. 750
②. 300
③. 20
【解析】
【分析】1 吨=1000 千克,大单位换小单位乘进率,即 1000×
千克=300 克
3
10
1
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进率,熟练掌握它们
米=20 厘米
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2. 1∶
1
4
【答案】
【解析】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
①. 4∶1
②. 4
【分析】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据此
即可化简;再根据比值的求法:用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得到的结果即是比值。
【详解】1∶
1
4
=(1×4)∶(
=4∶1
1
4
×4)
比值:4∶1=4÷1=4
1∶
1
4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4∶1,它的比值是 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性质以及比值的求法,熟练掌握比的性质并灵活运用。
3. 12 个
5
6
是(
);24 的
2
3
是(
)。
【答案】
①. 10
②. 16
【解析】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
5
6
×12=10
24×
2
3
=16
4. 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3∶5,周长的比是(
),面积比是(
)。
【答案】
①. 3∶5
②. 9∶25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3∶5,假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3 和 5,
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据此求出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和面积,进而求出它们的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
【详解】(3×4)∶(5×4)
=12∶20
=(12÷4)∶(20÷4)
=3∶5
(3×3)∶(5×5)
=9∶25
则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3∶5,周长的比是 3∶5,面积比是 9∶25。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结合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 16 是 20 的(
)%,20 比 16 多(
)%。
【答案】
①. 80
②. 25
【解析】
【分析】求 16 是 20 的百分之几,是把 20 看成单位“1”,用 16 除以 20 求解;
求 20 比 16 多百分之几,是把 16 看成单位“1”,用 20 减去 16 求出 20 比 16 多几,再用多
的数量除以 16 即可求解。
【详解】16÷20×100%=80%
(20-16)÷16×100%
=4÷16×100%
=25%
16 是 20 的 80%,20 比 16 多 25%。
【点睛】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
的量为除数。
6. 4∶5
20
20
【答案】16;25;12;45;0.8
【解析】
(
)∶15=36÷(
)=(
)。(填小数)
【分析】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比值不变,即 4∶5
=16∶20=20∶25=12∶15=36∶45,再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
后项相当于分母,即 16∶20=
16
20
;20∶25=
20
25
;再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
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即 36∶45=36÷45;根据比值的求法:用比的前项÷比
的后项,得到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即可。
【详解】4∶5=
16
20
=
20
25
=12∶15=36÷45=0.8。
【点睛】本题考查比、分数、除法、小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
长的铁丝平均分成 2 段,每段长(
)m,每段占全长的(
)。
7. 把
6 m
7
【答案】
①.
【解析】
3
7
②.
1
2
【分析】(1)每段铁丝的长度=铁丝的总长度÷铁丝平均分成的段数;
(2)把这根铁丝看作单位“1”,每段占的分率=单位“1”÷铁丝平均分成的段数。
6
7
÷2
【详解】(1)
=
=
6
7
3
7
×
1
2
(米)
(2)1÷2=
1
2
【点睛】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 一桶水重 10 千克,用去
1
5
克。
,还剩(
)千克,再用去
1
5
千克,还剩(
)千
【答案】
①. 8
②.
【解析】
47
5
【分析】第一个空,将原来水的质星看作单位“1”,先用去这桶水的
1
5
,剩下这桶油的(1
-
1
5
),原来水的质量×剩下的对应分率=剩下的质量;第二个空,用剩下的质量-又用去
的质量=还剩下的质量,据此分析。
1
5
)
【详解】10×(1-
=10×
4
5
=8(千克)
=
(千克)
8-
1
5
47
5
1
5
即用去
,还剩 8 千克,再用去
1
5
千克,还剩
47
5
千克。
【点睛】确定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9. 把 25 克盐放入 100 克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含盐率是(
)%。
【答案】
①. 1∶4
②. 20
【解析】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求出盐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的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根
据公式: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盐∶水=25∶100
=(25÷25)∶(100÷25)
=1∶4
25÷(25+100)×100%
=25÷125×100%
=0.2×100%
=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以及含盐率的公式,熟练掌握含盐率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10. 要画一个周长是 25.12 分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距离是(
),这个圆的面积是
(
)。
【答案】
①. 4 分米##4dm
②. 50.24 平方分米##50.24dm2
【解析】
【分析】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数代入公式即
可求出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代入即可求出圆的面积。
【详解】25.12÷3.14÷2
=8÷2
=4(分米)
3.14×4×4
=12.56×4
=50.24(平方分米)
所以圆规的两脚间距是 4 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50.24 平方分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它们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5 分)
=12×3÷4。_____
11. 12×
3
4
【答案】√
【解析】
【分析】依据整数乘分数的方法,即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再化成
最简分数即可,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3
4
【详解】12×
故答案为√。
=12×3÷4=9,或者 12×
3
4
=12÷4×3=9。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熟练计算出整数乘分数的结果。
等于乙数的
1
5
1
6
12. 甲数的
【答案】√
【解析】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6∶5。(
)
【分析】根据题意,设甲数是 x,乙数是 y,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出甲数与乙数的关系,
再根据比的意义,求出甲数与乙数的比,如果符合题目给出的比,则正确,否则错误。
【详解】解:设甲数是 x,乙数是 y,根据题意可得,
x=
x÷
1
5
1
6
y
=
1
6
1
6
1
6
x=
6
5
y
y÷
1
6
1
5
1
5
x×6=
y×6
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x∶y=
×5)∶(1×5)
=(
6
5
=6:5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
5
∶1
【点睛】根据题意,设出甲乙两数,由题目给出的条件,求出甲乙两数的关系,再根据比的
意义,求出甲数与乙数的比,然后判断正误。
13. 如果甲数比乙数多 20%,则乙数比甲数少 20%。(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甲数比乙数多 20%”,可知是把乙数看作“1”,甲数是 1+20%=120%;求
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是把甲数看作“1”,用 20%除以甲数即可得解。
【详解】甲数:1+20%=120%
20%÷120%≈0.167=16.7%
即乙数比甲数少 16.7%,不是少 2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就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的部分
除以另一个数得解。
14. 生产 101 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101%。(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合格率=
合格的个数
总个数
×100%”,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101
101
×100%=1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合格率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也相等。(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2πr,两个圆的周长相等,也就是两个圆的半径相等;根据圆的面
积=πr2,如果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则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详解】由分析可知:
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也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它们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 分)
16. 甲数是乙数的 2 倍,甲比乙多(
)。
A. 50%
【答案】B
【解析】
B. 100%
C. 200%
【分析】根据题意,设乙数为 1,甲数是乙数的 2 倍,则甲数是 1×2=2,再用甲数与乙数
的差,除以乙数,再乘 100%,即可求出甲比乙多百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设乙数是 1,则甲数是 1×2=2。
(2-1)÷1×100%
=1÷1×100%
=1×100%
=100%
甲数是乙数的 2 倍,甲比乙多 10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把 1 克药放入 100 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
A. 1:100
【答案】C
【解析】
B. 1:99
C.
1:101
【分析】将 1 克药放入 100 克水中,即可配制成 101 克药水,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得出结
论.
【详解】1:(1+100),
=1:101;
答:药和药水的比是 1:101.
,那么 A(
B
2
3
3
4
)B。
B. 小于
C. 等于
故选 C.
18. 如果
A
A. 大于
【答案】A
【解析】
【分析】可以假设
A
再进行比较大小。
=1,那么 A=1÷
B
2
3
3
4
2
3
;B=1÷
3
4
,分别求出 A 和 B 的值,
【详解】假设
B
3
4
2
3
=
=
A
3
2
4
3
3
2
4
3
A:1÷
B:1÷
=1×
=1×
2
3
3
4
<
3
2
4
3
所以 A>B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9. 要制作空气中各成份所占百分比的统计图,应选(
)
A. 折线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答案】C
【解析】
【分析】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
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