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福建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年福建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3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 1-2 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 图 2 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 3-4 题。 3.造成 4-6 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 月 B.6 月 C.9 月 D.12 月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 R 值表示,R 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表 1 为 2005-2012 年中国、东南亚 Y 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 R 值。读表完成 5-6 题。
5.中国,Y 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 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 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 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6.决定 Y 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A.科技 B.资金 C.劳动力 D.原材料 图 2 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 7-8 题。 7.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A.a 方案较合理 B.b 方案较合理 C.c 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图 4 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 a 河谷到 b、c 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 9-10 题。 9.图中 X 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10.若 a、c 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图 6 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 5 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 11-12 题。
1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7 月 1 日 06 时 B.东北 7 月 1 日 06 时 C.东北 1 月 1 日 12 时 D.东南 1 月 1 日 12 时 1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 5 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3.图 7 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 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 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1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 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16. 关汉卿在《关大王独会单刀会》中,描绘关于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到:“大江东去 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 A 显示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 借历史典故吊古扶今 C 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 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1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 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 C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18.图 8 为中国 1952——1960 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 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19.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 洲眴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 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20.图 9、10、11 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21.17 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 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22.16、17 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 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2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24.表 2 为 20 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加 25.法修正案草案经历全国人大全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 后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三审”。此过程表明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规范党内生活,到铁面问责严格执纪;从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会,到重拳破除各种潜规则。党的十八大 以来,守底线、讲原则、重法治成为新常态,这有利于广大党员 A.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B.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C.遵守党纪国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遵循客观规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7.2015 年 4 月,中国领导人在万隆亚非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97%税目产品 给予零关税的待遇,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此举体现了中国坚持 A.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亚非地区共同发展 B.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和平共处原则,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 28.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 题的是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 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29.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 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31.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 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 .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 .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 . 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32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降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降等民生方
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 年达到 75 . 6 %。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② 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旅础作用 ③ 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3 .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形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如图 13 所示,在 E 点实现 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 W1 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 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 A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B .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 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 D .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竟争优势 34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 滴水穿石 ② 根系沃土 ③ 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35 .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 14 )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 24 小时测定,得出某气 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15 )。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 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④ 客现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6.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 掉垫在脚下…… 。漫画(图 16 )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A.踏玻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必考部分 37.(37 分)图 17 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 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 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 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8 分)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 分)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8 分) (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 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9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