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形式:开卷)[来源:学科网 ZXXK]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O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A.云南元谋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2.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时期实行 B.北京周口店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图 1 人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下列属于这位人物思想的是: 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 D.改革、法治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 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C.起到防洪作用 B.有千里之长 D.发挥灌溉作用 5.“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这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返回家乡泉州,参观我国古代第一座梁式跨海大石桥(见图 2)以 后写下的诗句,此桥是 A.赵州桥 C.安平桥 B.洛阳桥 D.卢沟桥 6.下列泉州籍历史人物,对收复或统一台湾做出重大贡献的不包括 A.俞大猷 C.李光地 B.郑成功 D.施琅 7.明末进步思想家李贽(祖籍泉州》说:“男人之见不尽长,女人之见不尽短。”这说明 他 A.提倡男女平等 C.主张婚姻自由 B.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8.《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A.割让香港岛 C.协定关税 B.赔款 2100 万银元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9.李明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健词:1927 年、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枪。他研 究的是 A.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10.下列毛泽东诗句中,描述图 3 历史事件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1947 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 C.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D.刘邓人军挺进大别山
1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 1978 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1958 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 13241 斤(见图 4),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 B.当时“浮夸风”盛行 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 D.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14.张伟前往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参观学习, 他到达的是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海南 15.每年 12 月 25 日的圣诞节是西方许多国家的重要节日,与这一节日直接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6.若把“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下列表述 最适合作为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走进近代社会 C.构建文化殿堂 B.揭开殖民序幕 D.推进工业革命 17.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演讲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我们现在就站在他的纪念堂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18.1870 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 (见图 5),其决定因素是 A.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立 C.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9.20 世纪 50 一 60 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 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2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 材料反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贫富差距拉大 B.恐怖主义猖獗 C.能源消耗严重 D.毒品走私泛滥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现点,并 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公元 7 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结果之一是出现了向欧美学习的社会风尚。(6 分) 错误:“大化改新”向欧美学习。(2 分) 理由:“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隋唐文化;(2 分) 日本向欧美学习是在明治维新时期。(2 分)
21.陈荣指着图 6 向同学介 绍:1938 年春,中国军 队守卫台儿庄,这一年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6 分) 错误: 理由: ; 。 22.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了 外交关系。(6 分) 错误: 理由: ; 。 23.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一位成尼斯商人来到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经商,参加了雅 典公民大会。(6 分) 错误: 理由: ;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 2 小题,第 24 小题 12 分,第 25 小题 10 分,共 22 分。) 24.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7。 [来源:学科网] 图 7 清帝溥仪退位诏书 (l)图 7 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哪一历史功绩?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多少周年?(4 分) 材料二 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杜会主 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 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时间和标志。(4 分)
材料三 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间 四大件 20 世纪 50 一 70 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 世纪 80 一 90 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 世纪 手机、电脑、汽车、住房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四大 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 分) 25.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 税, 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摘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l)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确立了哪一种政治体制?(2 分) 材料二 图 8 人物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图 9 人物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 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 8、图 9 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4 分) 图 8 图 9 材料三 大国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 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 21 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 是……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摘自《大国崛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4 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26.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 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 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角色扮演】 (l)根据上述材料同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 农民,你是否支持 商技变法?为什么?(5 分) 【理解学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2 分) 【方法探究】[来源 Com]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图 10)。 (3)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3 分)[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ZXXK] 27.九年级(5)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图 11 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 分) 图 11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 “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史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61 个 17 亿人 参战人数 1.1 亿人 (2)“二战”影响的结论: 【历史启迪】 军队伤亡 5000 万人以 上 平民伤亡 9000 万人 物资损失 4 万亿美元 。(4 分) 图 12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 图 13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注:慕尼黑会议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雅尔塔会议协调了消灭法 西斯的行动,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 (3)你从图 12 或图 13 所示会议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3 分)
2.B 3.C 4.A 5.B 6.A 7.A 8. C 13.B 14.D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O 小,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C 9.C 10.B 11.D 12.C 二、辨析题 :本大题有 3 小题 ,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21.错误:1938 年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2 分) 理由:1938 年是中华民国二十七年;(2 分)中华民国二十八年是 1939 年。(2 分) 22.错误:1972 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 分) 理由:1972 年,尼克松访华是为了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或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 15.B 16.A 17.B 18.D 19.D 20.A 从对抗走向缓和。(2 分)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1979 年。(2 分) 23.错误:威尼斯商人参加了雅典公民大会。(2 分) 理由: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2 分) 威尼斯商人是外邦人,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之外。(2 分) 24.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 2 小题,第 24 小题 12 分,第 25 小题 10 分,共 22 分。 (1)历史功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确了清王朝的统治。100 周年。 (4 分) (2)时间:1956 年底。 标志:社 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 分) (3)变化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科技的发展;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正确 领导。(4 分) 25.(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2 分) (2)图 8 人物: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或牛顿力学;或“牛顿三定律”。(2 分) 图 9 人物:改进蒸汽机。(2 分) (3)主要因素:科技、人才、创新。(4 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26.(l)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 来实实在在的好处。(5 分)(注:学生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 分) (3)评价方法: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 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翔流,推动杜会的发展。(3 分) 27.(1)主要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或“二战”规模进一步 扩大。(3 分) (2)结论:“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4 分)(注:学生从规模、破坏 性、残酷性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3)启迪:图 12;对侵略者不能妥协纵容;或与侵略者的妥协,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 平。等等。(3 分) 或图 13: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或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战胜 法西斯主义的中坚力最。等等。(3 分) 注:第 21-27 题.若学生作答的内容不在上述答案中,但符合题意,史 实正确,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