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理想国》B.《学记》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答案】B
2.教材、教学参考书属于教育基本要素中的(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活动方式
【答案】C
3.“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是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这种观点属于教育
的(
)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神话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答案】D
参考解析:劳动起源说(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4.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D
5.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
)
A.实现人的现代化 B.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C.实现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D.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答案】A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生活即教育 D.有教无类
【答案】D
7.提出“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的西方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苏格拉底 D.杜威
【答案】A
8.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质,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
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是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此说法说的是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答案】B
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此话隐喻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是
(
)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C
10.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
)
A.脑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答案】C
11.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C.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道德品质 D.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答案】A
12.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是(
)
A.学校 B.企业 C.公司 D.政府
【答案】A
13.在我国,学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宗教不能干预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表明学校
具有(
)
A.民族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公平性
【答案】C
14.我国近代教育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丑学制
【答案】C
15.某中学实施由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的《手机使用公约》,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玩
手机的现象。这说明校园文化具有(
)
A.激励功能 B.控制功能 C.品牌功能 D.辐射功能
【答案】B
16.教师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答案】A
17.教师专业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是(
)
A.专业能力 B.专业知识 C.专业理念 D.专业情意
【答案】A
18.语文教师所拥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属于(
)
A.本体性知识 B.实践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通识性知识
【答案】C
19.依据“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关注“我怎么样才能行”的
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
A.“非关注”阶段 B.“虚拟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答案】D
20.从专业发展途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内省并获得实践智慧,这属于(
)
A.入职辅导 B.在职培训 C.同伴互助 D.自我教育
【答案】D
21.根据师生互动的方式划分的班主任管理的类型包括(
)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专制型
D.专制型、型、惩罚型
【答案】B
2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A.建立班集体 B.协调学生矛盾 C.确定班级目标 D.形成良好学风
【答案】A
23.班集体成为真正有效的教育手段,此时它处于班集体发展的(
)
A.初始阶段 B.形成阶段 C.规范阶段 D.成熟阶段
【答案】D
24.下列选项中关于班集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之为班集体
B.班集体就是集体
C.具有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良好的纪律和舆论的班级是班集体
D.纪律松弛、涣散的学生群体不能称为班集体
【答案】C
25.班主任与学生平等相处,善于倾听学生的建议,并能积极面对学生。这种管理方式
属于(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B
26.张涛同学参加了课外机器人小组活动,不久他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说明课外活动(
)
A.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渠道 B.决定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C.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答案】C
27.计算机小组、无线电小组的课外活动属于(
)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社会活动 D.文体活动
【答案】B
28.课外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班级活动 D.个别活动
【答案】B
29.实施课外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
)
A.对学生进行统一考核 B.学生要有活动总结
C.活动要统一分配小组 D.要满足学生的兴趣
【答案】D
30.为了研究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张老师首先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然
后确定了自变量和因变量,接着将“研究假设”表述为“班级规模与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
力呈负相关”,现正思考研究方法。当前张老师的课题研究处于(
)环节。
A.确定选题 B.制订计划 C.实施计划 D.总结整理
【答案】B
31.直接以自己的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等实践为依据撰写出来的文献属于(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检索性文献
【答案】A
32.为了解学生的视力情况,某教师向学生发放问卷以收集相关信息。该教师所采用的
教育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答案】B
33.“能完整地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此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答案】A
34.在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要求中,层次最低的是(
)
A.识记 B.领会 C.分析 D.运用
【答案】A
35.某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教学的设计时,把教学目标定为“能说出足球运动的基本规
则”。此教学目标属于(
)
A.生成性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体验性目标
【答案】C
36.某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把教学目标设计为: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
景。其中“借助课文插图”是教学目标的(
)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答案】C
37.规定着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也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活动诸因素的是(
)
A.教学手段 B.教学媒介 C.教学目标 D.教学对象
【答案】C
38.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说明教学认
识过程具有(
)
A.敏捷性 B.领导性 C.间接性 D.直接性
【答案】C
39.在教学理论界占据基础和主导地位的教学过程本质观是(
)
A.特殊认识说 B.传递说 C.统一说 D.发展说
【答案】A
4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应用知识
【答案】B
4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反映了
)
(
A.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B.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C.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D.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答案】D
42.某学校特邀武术教练到学校开设武术课,并开展全校性的武术大课间活动。从课程
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看,该学校开发和利用的是(
)
A.信息化课程资源 B.社会课程资源 C.自然课程资源 D.实物课程资源
【答案】B
43.课程标准是学生经过学习以后应达到的(
)
A.最基本的水平标准 B.的水平标准 C.中等的水平标准 D.特殊的水平标准
【答案】A
44.教学内容应体现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理。这说明教学内容具有
(
)
A.思想性 B.生成性 C.基础性 D.相关性
【答案】C
45.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核心课程 D.分科课程
【答案】B
46.某校自主开发的经典诵读课属于(
)
A.生本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B
47.先学加减后学乘除,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是(
)
A.综合式 B.分科式 C.横向组织 D.纵向组织
【答案】D
48.教师对学生进行概念、原理、公式的解释和论证,属于讲授法中的(
)
A.讲读方式 B.讲述方式 C.讲解方式 D.讲演方式
【答案】C
4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参观法 C.谈话法 D.实习作业法
【答案】D
50.下列选项不属于说课对象的是(
)
A.领导 B.同行 C.学生 D.教研人员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