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 )。
A.人格心理 B.发展心理 C.教育心理 D.社会心理
【答案】C
2.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乌申斯基 B.彼得洛夫斯基 C.卡普捷列夫 D.巴甫洛夫
【答案】A
3.强调教学要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搭建支架”的观点起源于( )。
A.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 B.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C.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D.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
【答案】B
4.进入初中后,刘超突然觉得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等问题常常
困扰着他,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刘超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A.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勤奋对自卑 C.信任对怀疑 D.亲密对孤独
【答案】A
5.影响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是( )。
A.性格 B.气质 C.兴趣 D.智力
【答案】D
6.李佳平时比较注意他人行为的细微之处,能领悟他人语气的含义,从中察觉出他人的想法
和目的。李佳表现出的智力属于( )。
A.人际关系智力 B.自我认识智力 C.自然观察智力 D.逻辑数学智力
【答案】A
7.覃明同学热情直率,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脾气暴躁冲动,容易感情用事,自
控能力差,该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答案】D
8.芳芳性格内向,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也很少参与讨论。何老师发现后,常常鼓励她多发
言。一旦她主动发言或参与讨论,何老师都会对她微笑,耐心倾听,并给予肯定。何老师采
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B.理性—情绪疗法 C.强化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答案】C
9. 教 学 中 廖 老 师 常 常 思 考 “ 教 学 目 标 是 什 么 ?”“ 选 择 什 么 样 的 教 学 策 略 和 教 学 方
法?”“选择什么测验手段?”这类问题,该教师扮演的角色是( )。
A.心理辅导者 B.终身学习者 C.设计者 D.信息源
【答案】C
10.周老师从教以来,不仅了解了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职责,而且还经常用优秀教师
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自觉评价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并表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如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周老师处于教师角色发展的( )。
A.角色认知阶段 B.角色期待阶段 C.角色信念阶段 D.角色认同阶段。
【答案】D
11.教学过程中,孙老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方法。该教师的
教学监控能力属于( )。
A.兴趣指向型 B.任务指向型 C.学生指向型 D.自我指向型
【答案】B
12.鲁西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每年都会有好多孩子考上大学。当人们问这些大学生有什么奥
秘时,他们回答:“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对我们充满期待,不断鼓励我们努力实现自
己的理想并称呼我们是‘未来的数学家“未来的音乐家’。我们真的做到了……”此现象符
合的心理效应是( )。
A.马太效应 B.霍布森选择效应 C.反馈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答案】D
13.赵老师本来是个优秀的教师,但最近变得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总是从消极
方面看事情,做事被动,缺乏热情,以往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却感到无法应对,觉得自己特没
用,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到她的生活和工作效率,该教师的行为表现具有( )。
A.偏执倾向 B.强迫倾向 C.抑郁倾向 D.自闭倾向
【答案】C
14.当了几年老师后,闻老师越发感到工作缺乏新鲜感,觉得就自己的能力而言.当老师简直
就是大材小用,因而,厌倦工作,敷衍了事,正考虑是否换工作,闻老师的表现属于职业倦
怠中的( )。
A.情绪衰竭型 B.狂热型 C.精疲力竭型 D.低挑战型
【答案】D
15.学生采用 SQ3R 阅读法进行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依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SQ3R 阅
读法属于( )。
A.动作技能 B.符号学习 C.认知策略 D.言语信息
【答案】C
16.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
能性将增加;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这属于桑代
克学习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反应律 D.效果律
【答案】D
17.华生曾用白兔对一个 9 个月大的孩子做过一项恐惧形成实验,实验后这个孩子一看见白
兔就害怕,后来甚至看见圣诞老人的自胡子也害怕,此现象称为( )。
A.消退 B.泛化 C.分化 D.抑制
【答案】B
18.布鲁纳认为,在未经学生自己探索尝试之际,即将答案告诉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是囫囵
吞枣半知半解,就是因知之不详而迅速遗忘。因此,他倡导(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答案】A
19.马老师上课时常常先给学生呈现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并提供相关线索,引导学生去发
现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再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
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此教学方式属于( )。
A.认知学徒制 B.程序教学 C.抛锚式教学 D.随机通达教学
【答案】C
20.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原则,认为这种经自由学习的教学活动历程,可达到知、
情、意三者并重的教育目的,持此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 B.布卢姆 C.斯滕伯格 D.苛勒
【答案】A
参考解析: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自由
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强调非指导教学模式。
21.黄蓉认为,自己这次考试不及格是由于老师出的题目太偏太难,其归因方式属于( )。
A.内部、稳定、不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不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答案】C
22.关于“广西的首府在南宁”“《人民的名义》是一部最近热播且引起热议的电视连续
剧”,这样的知识属于(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答案】A
23.“温故而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A
24.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表明,学习迁移的产生需要( )。
A.大量的形式训练 B.两种学习材料具有相同要素 C.学习者能进行有意义学习 D.概括化的原
理
【答案】D
25.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下不属于该
转化过程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践行 D.信奉
【答案】C
26.游戏时,小华不再把游戏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伙伴共同约定的,只要
大家觉得游戏规则不合理就可以改,依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华的道德认知
发展处于( )。
A.自律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公正道德阶段 D.前道德阶段
【答案】A
27.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采用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情境创设法 C.实践教育法 D.两难故事法
【答案】D
28.国内学者林崇德研究指出,青少年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小学二年级,初中一年级 B.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
C.小学四年级,初中三年级 D.小学五年级,高中一年级
【答案】B
29.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德发展的( )。
A.外在可能性 B.主观矛盾性 C.主观能动性 D.内在可能性
【答案】D
30.对于那些“明知故犯”“知行不一”的学生,应着重加强的是( )。
A.锻炼道德意志 B.激发道德情感 C.掌握道德概念 D.提高道德认识
【答案】A
31.当学生的行为合乎道德标准时给予奖赏,当学生的行为不合乎道德标准时给予惩罚,这
种运用赏罚培养学生品德的做法依据的是( )。
A.格式塔的顿悟理论 B.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的联结理论 D.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答案】C
32.广西某中学挑选本校几名男女同学来展示该校倡导的中学生服装和发型,供同学们参照,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做法符合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法中的( )。
A.言语说服法 B.榜样示范法 C.案例研究法 D.游戏法
【答案】B
33.布罗菲和伊伏特逊认为,小学低年级课堂管理的关键是( )。
A.直接教课堂规则和程序 B.监控和维持课堂管理系统
C.管理课程 D.建设性地处理课堂混乱
【答案】A
34.“学生过于安静、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地回答问题。”导致此
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民主型 B.放任型 C.冷漠型 D.专制型
【答案】D
35.胡老师在制定班规时,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以契约方式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此方式促
成的纪律属于( )。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教师促成的纪律 D.任务促成的纪律
【答案】C
36.课堂上小童做出一些怪异行为,引起了同学的注意,此时教师最为适宜的处理策略是
( )。
A.言语提示 B.反复提示 C.应用后果 D.有意忽视
【答案】D
37.古代教育家朱熹认为“小学”阶段(大约十五岁以前)的德育主要应该让学生学习洒扫、
应对、进退、衣服冠履等,这类教育活动属于( )。
A.爱国主义教育 B.基本行为规范教育 C.纪律和法制教育 D.民主意识教育
【答案】B
38.在保护邕江生态环境活动中,同学们捡了一天的垃圾,尽管很累脸上还是乐开了花。这
一行动体现的德育功能是( )。
A.享用性功能 B.政治性功能 C.文化性功能 D.生存性功能
【答案】A
39.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是( )。
A.德育目标 B.德育课程 C.德育管理 D.德育要求
【答案】A
40.班会课上,班主任刘老师在表扬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之后,又严厉批评了抄袭和请人
代写的学生。刘老师有效地运用了( )。
A.课外辅导法 B.自我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读书指导法
【答案】C
4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指( )。
A.德育评价标准与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的施教传道与受教育者受教修德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社会要求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答案】C
42.班主任吴老师发现近期班级成员学风涣散,在分别找了几个学生谈话之后,又召开了相
关主题班会,这一做法贯彻了( )。
A.导向性原则 B.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
C.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B
43.针对部分中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休闲娱乐观,我们要加强教育的是( )。
A.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 C.生态教育 D.生活教育
【答案】D
44.汤老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这表明汤老师选
择德育方法依据了( )。
A.德育内容 B.学生个体差异 C.教育目的 D.学生年龄特点
【答案】B
45.李老师在讲授课文《父母恩情深似海》时,以播放歌曲《天亮了》导入新课,将学生带
人父母深爱孩子的情境中,教学中李老师渗透的德育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个人修养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C
46.在课本之外更为广阔的文化和信息环境中寻找实现德育目标资源.所体现的原则是
( )。
A.开放性原则 B.生活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答案】A
47.张老师在历史课教学中,展示了当地历史、地理等一幅幅美丽画卷,培养了学生热爱祖
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张老师采取的德育途径是( )。
A.其他各科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劳动
【答案】A
48.关于德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