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9 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乡愁印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觅乡愁】
从出生起,我们就站立在故乡广(mào)
的土地上,呼吸着黎明清新的空气,沉醉
于长辈讲述的故事。无论置身何处,只要忆起老屋上缭绕的袅袅炊
烟,心中就会(yǒng)
起挥之不去的乡愁。乡愁是根,是魂。我们应在保护、传承、认同中,绵延中华民族生生不
息的血脉。
1. 在上文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字音字形。
广 mào(
) 炊(
)烟 yǒng(
)起
2. 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修改句子。
【答案】1.
①. 袤
②. chuī
③. 涌
2. 我们应在认同、保护、传承中,绵延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广袤:guǎng mào;开阔,广阔;
炊烟:chuī yān;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涌起:yǒng qǐ;涌上来,升起。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画横线的句子语序不当,应将“保护、传承、认同”改为“认同、保护、传承”。
【怀想乡愁】
3. 根据语境,完成下面语段画线处的任务。
古往今来,乡愁是人们内心深切的怀想,无数文人墨客借助物象抒写着深情。“鸡声茅
店月,①__________”,雄鸡报晓,桥上的足迹,道尽早行之人的羁旅艰辛;“云横秦岭家
何在?②__________”,山高路远,云遮雪塞,回荡着韩愈被贬离家的悲慨;“③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着刘禹锡久谪归乡,面对世事沧桑的乐观豁达;“但愿人长久,
④__________”,寄寓着苏轼思念亲人,由己及人的美好祝愿。
迅哥儿在⑤《__________》(填写文章标题)中寻找旧时光的故事,碧绿的西瓜地,雪
地里的鸟雀,却空留物是人非的感慨;余光中的《乡愁》,以物象⑥__________寄托自己对
故土的深深眷恋。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填写连贯的两句诗文)中的乡愁也已经荡
成人们心中的涟漪,使得无数游子思归心切。那山那水,一草一木,都是人们精神的归依。
【答案】 ①. 人迹板桥霜
②.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千
里共婵娟
⑤. 故乡
⑥.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任选其一) ⑦. 示例:烽火
连三月
⑧. 家书抵万金(提及乡愁即可)
【解析】
【详解】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
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
错字。本题中的“迹、蓝、畔、婵”等字词容易写错。
⑤根据关键词“迅哥儿”和句子“寻找旧时光的故事,碧绿的西瓜地,雪地里的鸟雀,却空
留物是人非的感慨”可知,文章标题为《故乡》。
⑥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
表达内心情感;故从四个物象中任选其一即可。
⑦⑧根据“乡愁也已经荡成人们心中的涟漪,使得无数游子思归心切”可知,任写两句关于
“乡愁”的诗句即可;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书写乡愁】
4. 杭城游子在外,总是梦回那片山林。有人拟写了描绘云栖竹径的上联“万竿绿竹蔽天
日”,其中最适合做下联的一项是(
)
A. 几曲山溪咽细泉
B. 桂月千年印湖光
C. 万壑竹涛连海气
D. 一顷碧
波秋山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根据对联常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
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
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上联中“万竿”是数量词,“绿竹”是名词;且“蔽天日”是动宾短语;结尾字“日”为仄
声。
B.“桂月”不是数量词,“千年”不是名词,故错误;
C.结尾字“气”为仄声,故错误;
D.“秋山映”为主谓短语,且结尾字“映”为仄声,故错误;
故选 A。
【绵延乡愁】
5. 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乡村是承载乡愁的独特载体,屋瓦前的青山绿水,阡陌间的鹤发翁媪,都令离乡人魂牵
梦萦。
____________。因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保护好这些乡愁载体,才能更好地构建我们
的精神家园。
①如村头的古树,千年的祠堂,以及各种地方风味特色小吃。
②乡愁不仅关乎山河故人,也寄托在一些伴随着村民成长的具体事物上。
③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④这些都可能成为承载离乡人思念之情的独特标记。
A. ②④③①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这段话主要说的是乡村以及其中的许多事物都承载着众多离乡人的乡愁。文段的第一句提到
了乡村的青山绿水和鹤发翁媪,通读四句话可知,②句既能承接前文提到的山河故人,又能
引出下文,提出乡愁也寄托在一些伴随着村民成长的具体事物上;紧接着①句就列举出了有
哪些具体事物,然后④句总结,这些具体事物承载着离乡人的乡愁,是表现离乡人思念之情
的独特标记;最后③句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
时能与后文的乡村振兴和保护乡愁载体相衔接。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
故选 B。
二、阅读(56 分)
(一)名著阅读(7 分)
6. 班级开展“走进小说,联读人物”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策略
阅读交流
阅读收获
(1)请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
策略一:同一人物前后表
简析人物形象。________
现的对比
A.《水浒传》:林冲
小说通过描写人物前
后的行为转变,体现
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B.《聊斋志异》:婴宁
(2)请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
策略二:同一情境不同人
简析人物形象。___________
物表现的对比
A.《水浒传》: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
(3)_______
B.《世说新语》:管宁和华歆拾金
【答案】 ①. (1)【示例一】林冲夫人被高衙内调戏,武艺高强的他一味妥协忍让、委
曲求全。后遭人陷害,腰悬利刃误入白虎堂获罪。在得知自己被陷害的真相后,林冲奋起反
抗,雪夜奔上梁山,被迫走上反抗之路。
【示例二】《婴宁》一文中,狐女婴宁笑了 20 多次,不知愁为何物,可见其天真烂漫、无拘
无束;后来婆婆不断用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来规范她,婴宁从此不再笑。她由一个天真无邪
的狐女,一步一步被人间社会的礼法、礼教所同化。 ②. 【示例一】武松赤手空拳醉打
猛虎,打虎时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再见机而行,置猛虎于死地,可见思虑周全、谨慎
机智、勇猛果断;李逵因老母被吃而复仇,钻入虎穴等虎归洞,怒杀四只老虎,可见李逵是
一个孝顺、鲁莽、大胆之人。
【示例二】《德行》记述管宁华歆对一片金子的不同态度。管宁视之与瓦石无异,照常挥动
锄头,华歆拾起金子又扔掉它。两相对比,褒扬管宁抱守名士之则,守节自高,淡泊名利。
③. 小说将不同人物放在同类情境中进行塑造,充分展示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和阅读收获。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写的一部章回体小说。它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
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
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 491 篇,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
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作品代表作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
等;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
作品;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具有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
狼》《梅女》等。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
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语言清微简远、言约旨近、冷峻隽永,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鲜
明的艺术特色。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
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这些内容广泛地反映了这一
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
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①问:《水浒传》中的林冲: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
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高太尉为设计陷害林教头,事先暗中命人将自己的宝刀卖与林
冲,过了几日后再让下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认识路把他带入了白虎
堂,林冲被判携刀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途中,由公差董超、薛霸二
人押送;这两个公差早已被高俅收买,图谋于路途之中杀死林冲;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被
发配沧州牢城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他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
富安(高衙内亲信)放火暗算;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林
冲才幸免于难;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
真相,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一向逆来顺受的林冲在朝
廷的步步紧逼下,愤怒反抗,最终投靠梁山。
示例:林冲:起初任禁军教头,老实本分。后因得罪了高衙内,被高衙内陷害误入白虎堂,
被刺配沧州,在接管草料场之后,小心甚微,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大雪夜林冲亲闻阴谋后,
愤怒反抗,杀死陆虞候等人,落草梁山泊。
《聊斋志异》中的婴宁是《婴宁》篇中的主人公,是狐狸和人所生的女儿,被托付给鬼母抚
养。她长承山村雨露,娇憨天真,一笑生神。婴宁十六岁时,因上元节外出踏青,引来了对
她一见钟情的姨表兄王子服,带着她一块回到王家并成婚。由于恶作剧般设局害死觊觎她美
色的西邻之子,引起了官司而受到婆母训斥,婴宁发誓不再笑了。
示例:《婴宁》讲述了书生王子服郊游遇到狐女婴宁,一见倾心、相思成疾,最终得谐鱼水
的故事。刚出场的婴宁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
用进退之仪,而出嫁于人间后,依从文士,既畏狱讼之酷,又恪守男女大防的封建道德,轻
施颦笑,严惩意淫。两相对比之下,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对女性自由浪漫天性的压制。
第②问: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离开柴进,回清河县找自己的哥哥武大郎。来到景阳冈前,
在酒店里喝了十八碗酒。酒保以冈上有虎,劝武松不要过冈,武松不信,执意过冈。来到冈
上见到官府告示,这才知道真有虎。但武松怕回去招酒保嘲笑,于是硬着头皮过冈。走了一
段,武松酒醉,躺下睡觉。这时老虎来了。经过一番生死搏斗,武松一顿乱拳打死了老虎。
武松性格:爱喝酒、武艺高强、胆大心细、爱面子;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回家接母亲上梁山。在山岭上母亲口渴,他到山下弄了点水,回
来不见母亲,只找到草地上一团血迹。寻到虎洞,才意识到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杀了母子
四虎,次日将母亲的骨殖埋葬。李逵性格:孝顺,生性鲁莽、不计后果。
《世说新语》中有面对同一情境人物不同表现的对比。《德行》记述管宁华歆对一片金子的
不同态度,管宁视之与瓦石无异,华歆拾起又扔掉它;对从门前经过的豪华高车,管宁专心
读书,华歆则出去观看。两相对比,两人品性高下昭然若揭,褒扬管宁淡泊名利溢于言表。
第③问:根据策略一阅读收获“小说通过描写人物前后的行为转变,体现人物形象的丰富
性”可知,仿写句子,策略二主要表现同一情境下人物表现的不同,来对比表现人物的不同
性格,具有特殊性,据此可概括为:小说将不同人物放在同类情境中进行塑造,充分展示人
物形象的独特性。
(二)文学作品阅读(15 分)
货到地头
贺鹏
①黑云瞬间压了过来,丰州郊区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
②迟军急了,冲着围在车旁的乡亲们大声说,你们不是说好要买的吗,怎么卸了货都不
买了?
③老乡们相互瞅了瞅啾,诡异地笑了。
④迟军无奈地蹲下身,伸手向司机要了一支烟,含在嘴上,猛吸了一口,站起来对大伙
说,这些芥菜已经晒了好几天,水分少,不压秤,如果现在买,我再便宜一毛钱。
⑤老乡们都摇了摇头,没说话,三三两两散了。
⑥这个村是迟军岳父所在的村庄,迟军知道村里有用芥菜腌制咸菜的习惯。因此,从外
地贩了一车芥菜。
⑦迟军见人都散了,拾起头来看了看天气,无奈地对司机说,兄弟,今天只有辛苦你了,
我再给你一百元,我们将这些芥菜就地掩埋吧。
⑧司机一惊,好好的东西,怎么能掩埋呢?
⑨迟军说,大伙儿不买,我们不埋还能咋办?
⑩司机叹了一口气说,我们的车还没停稳,大伙儿就嚷嚷快点卸车,可卸下来了,又没
人要了。
⑪迟军说,这就叫货到地头死嘛!
⑫迟军和司机在旁边挖了一个大坑,把足足五吨的芥菜硬是推进去,在上面埋了土,然
后从村里雇了个老头看护。
⑬第二天,正当人们津津乐道荠菜的时候,迟军坐着前村的一辆小四轮车来了,扒开掩
埋芥菜的土,装车往外拉。
⑭村民们聚过去,你不是就地掩埋了吗?
⑮迟军笑了笑说,咱们村的人不买,我还不能卖给其他村了?人家一看这荠菜水分少,
个头大,都争着抢着要呢我都涨价了。
⑯村民们笑了,我们才不信呢。
⑰迟军也笑了,不信就不信呗!
⑱于是,迟军一车一车往外拉,起初,村民们都不在意,眼看着荠菜拉出去不少了,突
然,张嫂提了一个袋子冲着村民们说,你们就撑.吧,撑.不住了再买,我可不撑.了,这么便宜
的芥菜,到哪去买....?
⑲张嫂转过身对迟军说,妹夫,我买 200 斤。
⑳迟军笑了笑,嫂子,实在不好意思,我大部分都卖给前村了,价格比这里的还翻了一
翻,我不能卖给你了。
㉑张嫂一听就恼了,你不是说好卖给我们的吗?怎么说变就变?
㉒张嫂边说边蹲下身就要装荠菜,迟军立即拦住,说我卸车以后,你们谁也不买,本打
算就地掩埋,可到了前村,人家说这荠菜合算,就让我拉过去,价格比这里正好高出一倍。
㉓妹夫,不管咋,你就卖给嫂子 200 斤吧。
㉔嫂子,实在对不起,做买卖都是为了挣钱,我不能放着高价不卖,低价卖给你,你说
对不对?
㉕张嫂说,那我就按你在前村的价格买吧。
㉖嫂子,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就这么一点货,前村都不够卖的,哪能卖给你啊。
㉗村民们见张嫂软磨硬泡,迟军怎么都不肯卖给她,再看看那小四轮还是一车车地往外
拉,大伙急了,“呼啦”一下围住了迟军,说你不能再拉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何必较劲呢?
㉘迟军说,不是我较劲,是你们大伙儿不要,我才拉走的啊。
㉙要.,要.,要.,都快晒干了,怎么能不要呢
......?
㉚可我不能按原价卖给你们了,前村都给我翻了一翻呢。
㉛村民们一听退后了,聚在一起私语了好大一阵子,才说就按前村的价买了。
㉜迟军“噗此”一声笑了,说那可不行,只有涨价了我才能和前村毁约。
㉝村民们说,你是我们村的女婿,你少赚点,我们再多上几分钱也行。
㉞迟军犹豫了老半天才说,好吧,看在大伙都沾亲带故的份上,每斤少加点,五分钱。
㉟村民们高兴地点点头。
㊱迟军把剩下的芥菜按原来的价格的两倍又加了五分钱,很快就卖完了。剩下最后几袋
时,不少村民相互争抢,迟军不得不上前制止,说不要抢了,我是你们村的女婿,再给你们
从前村拉回来一些就是了。
㊲迟军见大伙开心地笑了,才告诉司机,你把村外的那些芥菜再拉回来吧。
㊳司机说,那不是已经卖出去了吗?
㊴迟军悄悄地说,快去拉吧,卖给谁呀?
7. 【梳理·情节】阅读小说,补全思维导图。
8. 【研读·人物】梳理思维导图后,小滨发现小说是围绕两组人物的对话展开的,请根据
要求,研读小说语言。
语言
研读
【原文】人家一看这荠菜水分少,个
(1)比较阅读两句话,为什么说原
头大,都争着抢着要呢,我都涨价了。
迟军
文表达效果好?
【改文】人家一看这水分少个头大的
荠菜就争着抢着要呢,我都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