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 答案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B. 酒精 C. 天然气 D. 汽油 A. 氢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 B、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燃料; C、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燃料; D、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不是最理想的燃 料。 故选:A。 2.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炭黑制墨 B. 粮食酿酒 C. 胆矾炼铜 D. 燃放烟火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胆矾炼铜,产生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A。 3.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B. N2 D. 稀有气体 A. O2 C. 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组成成分按照体积比计算: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占 0. 94%,二氧化碳占 0. 03%,水蒸气、其他气体及杂质占 0. 03%。 故选:B。 4.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B. 冰块 C. 高锰酸钾 D. 面粉 A. 植物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植物油不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均不能形成溶液,冰块放入水中属于纯净物,不 属于溶液,高锰酸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形成溶液,故选:C。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合金 C. 煤 D. 水银 A. 石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石油中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是混合物; B、合金是金属中加热融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C、煤中含有多种成分,是混合物; D、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故选:D。 6.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过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B、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加热之前先预热,图中所示操作正 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 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 作错误。 故选:D。 7. 海水中富含镁元素和氯元素,下图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镁的原子序数是 12 C. 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35.45 D. 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带“气”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镁的原子序数是 12,正确。 C、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氯原子序数 17,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氯
原子的质子数是 17,错误。 D、镁的原子序数是 12,核外电子数 12,分层排布,最外层 2 个电子,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为 2,正确。 故选:C。 8. 2021 年 5 月 15 号,“祝融号”成功在火星者陆后,将利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作为 其动力,制取砷化镓(GaAs)的化学原理为:(CH3)3Ga+AsH3=GaAs+3Y 则 Y 的化学式为 B. CH3 C. C2H3 D. C3H12 A. CH4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 C、H、 Ga、As 的个数分别是 3、12、1、1,生成物中含 C、H、Ga、As 的个数分别是 0、0、1、1, 故生成物中还应含 3 个 C、12 个 H,故 Y 的化学式为:CH4。 故选 A。 9. 下列对有关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氧元素硫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 水比水蒸气难被压缩——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不同——组成元素不同 D. 铝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的化学性很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 性质相似,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正确;B、水比水蒸气难被压缩是由于水的分 子之间的间隔小于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不同是由于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D、铝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表面形成了致 密的氧化膜,错误。故选 A。 10.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森林起火时可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C.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 夜间闻到厨房煤气气味,不应立即开灯检查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移走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故正确; B、酒精洒在桌面着火后,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能够隔绝氧气,也能够降低温度,故 正确; C、树木是可燃物但是与氧气接触不能直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可燃物与氧气 接触就能燃烧错误; D、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因为电器在开关的过程中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 故正确; 故选 C。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 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石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数目不同 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D. 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错误。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正确。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 M 加入到广口瓶中,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则 M 和 N 可能 是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水和氧化钙;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B.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解】①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 移动,故可能; ②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 故可能; 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故可能;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左移动,故不可能。 故选 A。 【点睛】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必须瓶内压强增大。 13. 下列实验方法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 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方法 1 方法 2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 弱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加硝酸银溶液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 分别通入灼热氧化 液 铜 鉴别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 分别加水 分别加稀盐酸 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观察颜色 分别加稀硫酸
B. B C. C D. D A. A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铜和银和稀盐酸均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不可以,可以鉴别;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氯化钙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鉴别,正确;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 碳和水,氯化钙和稀盐酸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D、黄铜和黄金颜色相同,观察颜色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BC。 14.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I 中有三种分子参加反应 B. 整个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 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反应 I 中参加反应的是氧气和一氧化氮,所以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选项错误, 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选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Ⅱ中是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2NO2+4CO N2+4CO2 ,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 铂催化剂 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2∶4=1∶2,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此净化装置将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 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C。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g 碳在 68g 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71g 二氧化碳 B. 120g 尿素【CO(NH2)2】与 160g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C.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 用含杂质的铁 10g(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 5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 出杂质,所得滤液质量为 55.4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所以 3g 碳完全燃烧需要 8g 氧气,同时生产 3g+8g=11g 二氧化碳,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120g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120g     28 60  100% 56g     ,160g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 量为: 160g     28 80  100% 56g     ,所以 120g 尿素与 160g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因为两种溶液的质量大小未知,所以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 含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杂质和氢气的质量之和等于(10g+50g)-55.4g=4.6g,所以含杂质的铁中杂 质的质量一定小于 4.6g,则铁的质量一定大于 10g-4.6g=5.4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 数一定大于 5.4g 100% 54% 10g   不符合题意。 ,,故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56%,选项错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