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包括 6 个小题)
1.(3 分)一张课桌质量约为(
)
A.800g
B.8kg
C.0.08t
D.8000mg
考点: 质量的估测.PH115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此题需要我们能够对常见物体质量进行估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认识,一般一个鸡
蛋的质量在 60g 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 200g 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 0.5kg 左右,
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 10kg 左右,课桌的质量略小于 10kg,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大象的质量在 5t 左右,等等.
解答: B.
点评: 本题需要我们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
量作出判断.
2.(3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
B.“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PH214
声音的产生;PH211
防治噪声的途径.PH217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中等题.
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
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防治噪声可
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题目中“不敢高
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选项 A 说法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
中进行传播,选项说法错误;“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
的音色来判断的,选项 B 说法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
都在振动,选项 C 说法正确;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选项 D 说法
错误.
解答: C.
点评: 此题对声音的考查较为全面,需要学生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以及
防治噪声的途径来进行综合分析,属于中考易错热点题目.
3.(3 分)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河水看上去较浅
B.夏季傍晚,贞丰三岔河风景秀美,山映在水里,犹如仙境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在鱼缸外看鱼缸内的鱼,鱼变大了
考点: 光的反射.PH314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解决本题需要我们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掌
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
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
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题目中从水中河底上反射的光从水
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
看到的是科迪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河水看上去较浅,故与题意不符;山
映在水里,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树荫下的圆形“光
斑”属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盛水的鱼缸相当于凸
透镜,在鱼缸外看鱼缸内的鱼,鱼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
的.故与题意不符.
解答: B
点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的理解,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4.(3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从中间向右移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PH616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由图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电压表示数不变;滑片从中间向右移动,变阻器
连入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特点,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 I= ,电路中电
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再根据 P=I2R,灯泡电阻不变,电流变小,所以灯
泡实际功率变小,灯泡暗.
解答: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
的应用,要求学生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变化,能够分析电路图并确定
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
5.(3 分)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
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蒸发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PH419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本题要先判断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的了解
来作答.已知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
程叫升华.
解答: C
点评: 本题所考查的物态变化知识是必考知识点,需要学生切实掌握.
6.(3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 S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若再闭
合开关 S1,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 0.5A,此时通过 R1 的电流为 I1,通过 R2 的电流为 I2,则
(
)
A.I1:I2=2:5
B.I1:I2=3:5
C.R1:R2=3:2
D.R1:R2=2:3
考点: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PH619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中等题.
分析:
当只闭合 S 时,R2 单独接入电路,I2=0.2A,由 I= 得:U=IR,
当再闭合 S1 时,两电阻并联,则 U2=U,I=0.5A,I1=I﹣I2=0.5A﹣0.2A=0.3A,
=
= , =
=
= .
解答: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特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要求
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包括 6 个小题)
7.(2 分)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20cm 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将此物体向凸透镜
移动 5cm,此时的成像规律是生活中
的成像原理,成倒立、
的实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PH325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当物距等于 2f 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等于 2f;由此
可求得焦距;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
个原理制成的.而在题目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在光屏上出现烛焰倒
立、等大的实像,则 20cm=2f,f=10cm;将此物体向凸透镜移动 5cm,则物距 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 投影仪;放大.
点评: 此题主要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需要学生记熟成像规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8.(3 分)近日,安龙的荷花开始绽放.清晨,一摄影爱好者驾车到安龙拍照,一路上,荷
花迎面扑来,伴随着阵阵清香.荷叶上挂有晶莹的露珠,美如画卷.荷花迎面扑来是以
为参照物,闻到荷花的清香是分子的
(物态变化)形成的.
现象,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PH522
液化及液化现象;PH416
扩散现象.PH134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凡是被选作参照
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
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在本题中荷花迎面扑来,
说明荷花相对于汽车是运动的,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汽车;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
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能闻到花香;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小水珠,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
解答: 汽车;扩散;液化.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运动与静止相对性、扩散现象及液化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学
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9.(3 分)水平面上用 20N 的力推一个物体,物体未推动,则摩擦力
于”、“小于”或“等于”).当推力为 25N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则摩擦力为
当推力变为 30N 时,摩擦力的大小为
N.
20N(选填“大
N,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PH519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首先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静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其它因
素没有关系.题目中物体受到 20N 的推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水平方向上受
到的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是 20N.物体
受到 25N 水平推力时,物体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滑
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是 25N.作用在物体上
的水平推力为 30N 物体运动时,没有改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
保持 25N 不变,增大了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加速运动.
解答: 等于;25;25.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平衡力的应用和对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力
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学生切实掌握.
10.(2 分)“环保,节能”是当今倡导的主题,太阳能热水器已走进千家万户,现使用太阳
能热水器使 60kg 的水由 25℃升高到 75℃时,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由焦煤
kg 焦煤.(q 焦煤=3.0×107J/kg)
完全燃烧时提供,则需要
考点: 热量的计算;PH432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PH426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
Q 吸=c*m*△t 求水吸收的热量.若这些热量由焦煤完全燃烧提供,则有 Q 吸=Q 放,再
利用 Q 放=m*q 求出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焦炭.
(1)水吸收热量:Q 吸=c*m*△t=4.2×103J/(kg•℃)×60kg×(75℃﹣25℃)=1.26
×107J;
(2)由题知,Q 吸=Q 放=m*q=1.26×107J,
(3)需要焦炭质量:m=
=
=0.42kg.
解答: 1.26×107;0.42.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吸热公式 Q 吸=c*m*△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 Q 放=m*q 的掌
握和运用,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得出 Q 吸= Q 放.
11.(3 分)一物体重 12N,体积为 2dm3,则物体的密度为
足量水的容器中,待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体所受浮力为
N.(g 取 10N/kg)
kg/m3,若将此物体投入盛有
状态(“漂浮”、“悬浮”、“沉在水底”),物
考点: 密度的计算;PH54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PH549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在已知物体重力,因为 G=mg 可以得到质量;已知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物体的密
度为ρ= =
=
=0.6×103kg/m3;
因为ρ<ρ水,所以物体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为 F 浮=G=12N.
解答: 0.6×103;漂浮;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要求学生会根据浮沉条件来确定物体静止时的位
置.
12.(2 分)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其质量为 0.2kg,底面积为 3×10﹣3m2,内装有 1kg 的水,
测得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20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 1.5m2 的水平桌中央,则容器对桌面的
压强为
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g 取 10N/kg)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PH531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PH534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1)根据题意,容器和水的重力之和就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于是有所求压力:
F=G=(m 水+m 容器)g=(1kg+0.2kg)×10N/kg=12N,结合容器底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即为受力面积,便能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出 p= =
=4×103Pa;
(2)已知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 p=ρ*g*h=1.0×103kg/m3×10N/kg×20×10﹣2m=2
×103Pa 便能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答: 4×103;2×10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在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时需要明确
受力面积为容器的底面积.
三、简答题(包括 2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13.(4 分)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上方铺放一张白纸,两物体间隙中间用吹风
机水平吹风,白纸会下凹,简述白纸下凹的原理.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H537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明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便可以解释当水平吹风时白纸向下凹的原因.
解答: 当吹风机从白纸下方吹风时,白纸下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白纸上方空气流速慢,
压强大,形成一向下的压力差,故白纸下凹.
点评: 本题要求同学熟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4.(4 分)今年“五一”旅游高峰期间,在我市某道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
的汽车发生“追尾”,虽 B 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仍撞击了 A 车(如图所示).①请根据物理知
识解释“追尾”原因.②“追尾”后,A 车驾驶员受到(选答:“安全气囊”、“安全带”、“汽
车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作出相应的解释.
考点: 惯性.PH518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首先明确惯性是一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在交通安全中尤其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结合惯性知识便可对本题中的现象做出解释.
解答: ①虽 B 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但由于 B 车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继续向
前运动,造成“追尾”事故;
②A 车驾驶员由于受到汽车头枕的保护,撞击时 A 车加速运动,A 车驾驶员由于具
有惯性,仍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相对于车向后运动,受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
点评: 此题为是一个完整的用惯性来解释生活中现象的实例,需要学生掌握的是对描述的
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作图题(包括 3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15.(3 分)如图所示,已知两条反射光线,根据成像原理作出点光源 S 的位置.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PH318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便可得出.
解答: 首先将图中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 S′,然后再通过平面镜作出 S′的对
称点 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 要求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便能较为直观、准确地完成本题.
16.(3 分)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作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PH513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先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它受到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点(重心)
在其几何中心上,又因为斜面是光滑的,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再按照力的示意图的
画法将这两个力表示出来.
解答:
点评: 需要注意的是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若需要画出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要将
这几个力画成共点力.判断此种状态下的物体受力情况,关键是要看是不是有摩擦
力,如果说斜面光滑,一般认为是没有摩擦力的.
17.(3 分)如图所示,根据信息,标出电源“+”、“﹣”极和小磁针的“N”极.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PH722
磁感线及其特点.PH716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容易题.
分析: 图中标出了磁感线的方向,从而可以确定螺旋管的 N、S 极,然后根据磁体间的相
互作用便能确定磁针的 N、S 极,最后再利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会根据螺旋管的性质判断出磁体的 NS 极,能够熟练应用安
培定则.
五、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8.(10 分)(1)如图 1 所示,此圆柱体的直径是
(2)如图 2﹣a 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 2﹣b 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
小”、“不变”).
(3)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想用天平粗略测出它的密度,在调节天
平平衡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观察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
线的右侧,则他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移动.天平平衡后,小
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 m1(如图 3﹣a),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 3
﹣b),测其总质量为 m2,此时溢出质量为 m3 的水,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
N.若
(“变大”、“变
cm.
.
考点: 长度的测量;PH113
固体密度的测量;PH54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PH515 菁优网版权所有
难易度: 中等题.
分析: (1)首先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 0 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
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