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Mg 24 S32 Cl35.5Ca 40 Fe56 Zn 65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2
B.CO2
C.水蒸气
D.N2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面包生霉 C.冰雪融化 D.蔗糖溶于水
3.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液氨
B.生铁
C.干冰
D.液氮
4. 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其中显碱性的是
A.洁厕灵(pH=1); B.柠檬汁(pH=2 -3); C.饮用水(pH =7); D.肥皂水(pH =10)。
5. 在缺氮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会迟缓或停滞。这时可施用的化肥是
A. Ca(H2PO4)2
B. K2SO4
C. CO(NH2)2
D. MgSO4
6. 在 C3N4 中, N 的化合价为-3 则 C 的化合价是
A.-4
B.-3
C.+4
D.+3
7. 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为单质
B.生成物中 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为 2:3
D.A 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9.01%
8. 右图是甲、乙、丙 3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6
D.t1℃时,将 3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液中溶质 质量
分数乙>甲=丙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9.(4 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5 个氮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个水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个碳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____; (4) 金刚石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_;
10.(4 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向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稀盐酸除铁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 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 我们通过各种食物获取营养,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3) 青少年缺铁常会引起________ 右图是一种补铁的口服液, 其
中“铁”指的是________ (填“分子”、“单质”或“元素”)。
(4) 右图是中国首款概念氢动力汽车,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
输入到汽车内部的电池中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反应,生成水,产生电
能。
①工作原理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硼氢化锂(LiBH4)是一种储氢材料。请将它脱氢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补充完整
12.(4 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右图实验中 当试管 1 中气体的体积为 8mL 时 试管 2 中气体体积约为________mL,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 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20%的 NaCl 溶 液来选
种。现将 200g25%的 NaCl 溶液稀释为 10%的 NaCl 溶液,需要加水的
质量为________g。
13.(6 分)已知 A、B 为两种黑色粉末 D 为红色单质。A、 B、 C 、D 、E 、F 五种物质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
省略)。请回答
(1)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D 的化学式
为________
F 与 B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反应中 A 、F 都具有
________性。
(3) 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 C 、F 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
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4.(8 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实验室用 A 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需补充的仪器
是________。
(2) 实验室用 B 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要改
正的是______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
化碳。
(3)将上述实验收集的一瓶气体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 C)所示,观察到蜡烛火焰更加
明亮,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则集气瓶中原有的气体是________。
(4)D 为 探 究 燃 烧 条 件 的 实 验 , 其 中 热 水 作 用 是 ________,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5.(6 分)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内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
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调
味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她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I. 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 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和水蒸气之外 还可能含有气体
A,A 是________。
II. 小明对气体 A 的来源做了两种猜测:
猜测 1 ①________
猜测 2 气体 A 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III. 实验 2 中,小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测可能是氢氧化钠
或碳酸钠.请用物理、化学方法各一种进行鉴别。
(1)物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6 分)
16. (6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不纯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锌粒样品,并取
稀硫酸 800g,平均分成 4 份,将四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加入到四份稀硫酸中,进行实验(杂质不
与稀硫酸反应),结果如下:
(1)上表中 m 的数值是________;
(2)试计算这种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