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外文学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外文学考研真题 A 卷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 3.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 的凭证)。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9 小题,共 45 分) 1.七月诗派 2.知青文学 3.语丝社 4.民间文学
5.民间传说 6.木兰诗 7.“阿基琉斯的愤怒” 8.《神曲》 9.《人间喜剧》 二、简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3 小题,共 45 分) 1.《呐喊》《彷徨》的主题和表现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2.试述《孟姜女》传说的情节梗概。 3.简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3 小题,共 60 分) 1.老舍《茶馆》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2.试论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3.结合下面两段话,以作家作品为例论述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诞意识。加缪在 其哲学随笔集《西西弗的神话》中认为:“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 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想与光明,人就会觉得 自己是陌路人。他就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 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就像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 真正构成荒谬感。”法国作家尤金•尤奈斯库在评论卡夫卡时写道:“一旦切断宗教的、形而 上学以及先验的根基,人就感到茫然若失;他的一切行为也都变得毫无意义、荒诞不经而 又徒劳无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