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10 分)
Ⅰ 阅 读(共 55 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短视频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根系阅读”
①当下网络环境到处充斥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网文大量使用梗式流行语、废话文
学、糊弄文学、凡尔赛文学之类,说话是表情包、不好好说等等语言满天飞,久而久之变成
不会说,文字失能;还有一些日常生活或写作中到处充斥着“俺也一样”“你懂的”“一切
尽在不言中”等等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文字表意空间匮乏;甚至,有人在老师布置
千字论证的文章后,下笔好像一两句话就把想法讲完了,下面呢,然后呢?就没有了!写不
到一篇严肃完整的论证文章所需要的长度,只能编、憋、挤,用废话、空话、套话填充,成
为“废话篓子”。这些都是比较普遍的“文字失语”现象。
②现在电子媒体空间知识爆炸,有很多地方可以获取知识。一本很厚的书,总有人用一
篇推文、一则视频讲完。看这些东西,好像也能获得知识,但就是很不对劲。可能是因为这
些东西都很零碎,很难帮人建立一个思想谱系。确实如此,那些碎片化、胶囊式的知识信息,
都是别人“阅读后再输出”的东西,营养很低了,很难有维持你“再输出”的丰厚营养。
③我想到了一个概念,叫“根系阅读”,并不是读书了,就能支撑输出和表达。只有扎
向知识底层、人性底层、结构底层的根系,接触完整的原典思想和智慧,才有支撑“再输出”
的知识营养,促进文字写作的能力。写作需要话语的生成,没有阅读所形成的思想根系,怎
么能支撑“话语的生成”呢?
④哪些阅读属于根系阅读呢?
⑤比如,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原著,经过了流行的筛选和检验,不是“水面的白沫”,
而触及一条河流的深流湍流,每一代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思想营养,流传中成为经典。《文心
雕龙》《社会学想象力》《论法的精神》,就属于这样的经典吧,每个专业都有这样的经典,
啃原著,就是从知识上培养自己的根系。比如,对一个社会的结构和文化进行深描细描的著
作,什么叫“结构”,我将其理解为“长时段中不变的规律和逻辑”,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根
系,元宇宙、区块链、ChatGPT,这些东西,无非就是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概念泡沫而已,要
去读“结构”。比如,洞察幽微人性,读那些深描复杂人性的文学作品——《百年孤独》《平
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红楼梦》,读懂了那些作品,就能解释当下每天遇到的多数人、每
天经历的多数事,那些作品写的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的“根”、人性的
“根”。
⑥“根系阅读”让你的知识盘根错节,形成某种“联想式致知”的层累结构,这才能支
撑流畅自由的输出。日复一日,脑子里有那么多有机的、活化的“根系”,面对某个热点时,
根系好像受到了阳光、雨水的刺激,很容易就破土冒芽,生长出观点的枝干。根系中涵养了
那么多“活水”,取一滴水、一瓢水就足以撑起源源不断的写作。浅阅读,无法支撑输出,
因为别人的即时写作已经榨干了营养,知识含量很薄了,撑不起你的再生产。
1. 下列对“文字失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写网文或说话时变成不会说,文字失能。
B. 在日常生活或写作中文字表意空间匮乏。
C. 在写论文时难以将文章写长且缺乏完整论证。
D. 在碎片化、胶囊式的信息中获取零碎的知识。
2. 下列对“根系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经过了流行的筛选和检验的经典原著,从知识上培养自己的根系。
B. 阅读对社会结构和文化内容进行深描细描的著作,了解一个社会的根系。
C. 阅读关于元宇宙、区块链、ChatGPT 等这些作品,了解结构底层的根系。
D. 阅读深描复杂人性的文学作品,了解那个时代的“根”、人性的“根”。
3. 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如何做好“根系阅读”。
【答案】1. D
2. C
3. 阅读经典原著,形成思想根系,维持再输出的丰厚营养(支撑流畅自由的营养)。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D.第①段详细介绍了比较普遍的“文字失语”现象;根据第②段“现在电子媒体空间知识爆
炸,有很多地方可以获取知识”“可能是因为这些东西都很零碎,很难帮人建立一个思想谱
系。确实如此,那些碎片化、胶囊式的知识信息,都是别人‘阅读后再输出’的东西,营养
很低了,很难有维持你‘再输出’的丰厚营养”可知,本项“在碎片化、胶囊式的信息中获
取零碎的知识”属于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属于“文字失语”现象;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C.根据第⑤段“比如,对一个社会的结构和文化进行深描细描的著作,什么叫‘结构’,我
将其理解为‘长时段中不变的规律和逻辑’,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根系,元宇宙、区块链、
ChatGPT,这些东西,无非就是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概念泡沫而已,要去读‘结构’”可知,
元宇宙、区块链、ChatGPT 只是概念泡沫,不利于我们了解结构底层的根系,本项“阅读关
于元宇宙、区块链、ChatGPT 等这些作品,了解结构底层的根系”有误;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⑤段“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原著,经过了流行的筛选和检验,不是‘水面的白
沫’”“每个专业都有这样的经典,啃原著,就是从知识上培养自己的根系”,第⑥段“‘根
系阅读’让你的知识盘根错节,形成某种‘联想式致知’的层累结构,这才能支撑流畅自由
的输出”可知,阅读经典原著,形成思想根系,维持再输出的丰厚营养。
二、(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①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学生经常会向我发问:“老师,你老在说理想。现在这个时代,
压力那么大,竞争那么激烈,社会那么卷,谈理想是不是不合时宜?”
②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理想有了错误认知,觉得理想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比如我们认
为的理想是挣钱,大家参加工作以后都想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舒适的生活,这
是一个非常温暖的理想。可是如果你的理想从挣更多的钱,变成要比别人更有钱,那么理想
就被架到了攀比的金字塔尖上。于是,芸芸众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金字塔的塔尖,觉得人生
苦涩,而理想是人生苦涩的根源。人要跟理想割席,因为没有理想他们就不会伤心。我觉得
理想不能背这个锅。
③真正的理想是一种自我想象,想象我渴望拥有的未来的生活,想象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我还是举一个文学作品的例子,那就是歌德的《浮士德》。有一个老博士名叫浮士德。他在
书斋里度过了一生,受人尊敬。但是,等他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这一辈子,写了这么多论
文,其实就是四处裁剪粘贴,写出来后也没人看。浮士德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于是,
他向神灵祈祷,希望再活一回。后来,他喝下可以让他重返青春的灵药,重回 20 岁,又过
了一生。他的第二世过得怎么样?他谈恋爱,失败了;想走仕途,没走通;追求艺术梦想,
破灭了;最后想建立一个理想王国,也没有实现。可是浮士德很满意,上帝也很满意,上帝
认为浮士德代表整个人类活出了意义。
④这样的人生,它的价值是什么?其实浮士德就做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保持着一种旺
盛的自我想象,以及探索自我和人生可能性的勇气。这条路走不通,我再试试别的;还走不
通,我继续尝试;如果方向不对,我就调整。这样一种对于自己人生的不放弃,让哪一堵墙
都不能将他的人生逼入绝路,任何一种狭小的现实也都不可能囚禁像浮士德这样的人的人
生。
⑤我们会发现,这种关于自我的想象,会成为人生的精神弹簧。有了这根弹簧,人生就
不会被压扁。哪怕巨石袭来,眼看就要把我们压垮,但拥有理想,就无论如何都会保留一份
对自己的想象——只要我还有其他的可能性,那我的人生就还有余地。
⑥但是如何才能获得自我想象呢?如果我们连世界是怎样的都不了解,以为眼前所见的
生活方式就是唯一的可能,那就容易陷入“内卷”。如果,我们走向远方,看到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的人们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走进书中,看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多元的生活。
足够开阔的视野让我们扩展选择的范围,也更明白真心所选。
⑦你了解自己的热爱是什么吗?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答案。现在很多孩子参加各种
比赛,拿到各种证书,而孩子是真的享受其中,还是只不过喜欢拿到奖项的成就感?你得找
到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私人定制”的方式创造出自我想象,这样
的自我想象才能变成我们的理想。
⑧浮士德在向神灵祈求第二世人生的时候,许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愿:“假如我可以再活
一回,请让我去承担人间的祸福,去跟暴风雨搏斗,去迎接沉舟的碎裂。”这样才会真切地
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文/杜素娟,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4. 在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觉得理想不能背这个锅”?请简要概括。
5. 阅读③~⑤段,请你说说对“有了这根弹簧,人生就不会被压扁”这句话的理解。
6. 阅读第⑥⑦段,请简要概括怎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理想”。
7.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请简要概括。
【答案】4. 因为这里说的理想是社会所给的既定模板(他人生活的范本)或是错误的理想,
这不是自己真正的理想。
5. 因为有了理想(自我的想象),在人生遭遇挫折时,会找到人生的其他可能(即使走入绝
境,也能重启人生)。
6. ①通过旅行、阅读开阔视野;②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7. ①人们在内卷的时代,坚定地找到真正的理想。②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真切体验丰富
的人生,感受人生的美好。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由第②段“可是如果你的理想从挣更多的钱,变成要比别人更有钱,那么理想就被架到了攀
比的金字塔尖上。于是,芸芸众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金字塔的塔尖,觉得人生苦涩,而理想
是人生苦涩的根源”、第③段“真正的理想是一种自我想象,想象我渴望拥有的未来的生活,
想象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可得出,作者说“我觉得理想不能背这个锅”,是因为这里说的理
想是社会所给的既定模板(他人生活的范本)或是错误的理想,这不是自己真正的理想。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由第④段“这条路走不通,我再试试别的;还走不通,我继续尝试;如果方向不对,我就调
整。这样一种对于自己人生的不放弃,让哪一堵墙都不能将他的人生逼入绝路,任何一种狭
小的现实也都不可能囚禁像浮士德这样的人的人生”可得出画线句子的理解:因为有了理想
(自我的想象),在人生遭遇挫折时,会找到人生的其他可能(即使走入绝境,也能重启人
生)。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提炼与概括。
由第⑥段“如果,我们走向远方,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走
进书中,看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多元的生活。足够开阔的视野让我们扩展选择的范围,
也更明白真心所选”可得出:通过旅行、阅读开阔视野。
由第⑦段“你得找到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私人定制”的方式创造
出自我想象,这样的自我想象才能变成我们的理想”可得出: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提炼与概括。
由第②段“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理想有了错误认知,觉得理想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比如我
们认为的理想是挣钱,大家参加工作以后都想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理想。可是如果你的理想从挣更多的钱,变成要比别人更有钱,那么理
想就被架到了攀比的金字塔尖上。于是,芸芸众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金字塔的塔尖,觉得人
生苦涩,而理想是人生苦涩的根源”可得出,“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就要在内卷的时代,
坚定地找到真正的理想。
由第⑥段“我们走向远方,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走进书中,
看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多元的生活。足够开阔的视野让我们扩展选择的范围,也更明白
真心所选”、第⑧段“假如我可以再活一回,请让我去承担人间的祸福,去跟暴风雨搏斗,
去迎接沉舟的碎裂”等内容可得出,“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就要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真
切体验丰富的人生,感受人生的美好。
三、(7 分)
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休说众人欢喜饮酒,却说朱武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且教小喽啰再去探听消息。只
见回去的人牵着空马,奔到山前,只叫道:“苦也!陈达哥哥不听哥哥所说,送了性命。”
朱武问其缘故,小喽啰备说交锋一节,怎当史进英勇。
再说史进正在庄上,忿怒未消,只见庄客飞报道:“山寨里朱武自来了。”史进道:“这
厮合休,我教他一发解官。快牵过马来。”一面打起梆子,众人早都到来。史进上了马,正
待出庄门,只见朱武步行已到庄前跪下,擎着两眼泪。史进下马来喝道:“你跪下如何说?”
朱武哭道:“小人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
死。’虽不及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今日小弟陈达不听好言,误犯虎威,已被英
雄擒捉在贵庄,无计恳求,今来一径就死。望英雄将我二人一发解官请赏,誓不皱眉。我等
就英雄手内请死,并无怨心。”史进听了,寻思道:“我若拿他去解官请赏时,反教天下好
汉们耻笑我不英雄。”史进便道:“你且跟我进来。”朱武并无惧怯,随了史进直到后厅前
跪下,又教史进绑缚。史进三回五次叫起来,他那里肯起来。史进道:“我若送了你们,不
是好汉。我放陈达还你如何?”朱武道:“休得连累了英雄,不当稳便。宁可把我们去解官
请赏。”史进道:“如何使得。你肯吃我酒食么?”朱武道:“一死尚然不惧,何况酒肉乎!”
当时史进大喜,解放陈达。二人谢了史进,回山去了。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9. 从选段内容可以看出朱武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两点即可。
【答案】8. 朱武施苦肉计(用智慧)救出陈达。或朱武一人去史进庄中救出陈达。
9. 有智慧(聪明)、讲义气(仗义)、勇敢(有胆量、有勇气)。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这个文段主要人物有朱武、史进和陈达三人,以朱武为主,可从朱武的行动和结果来概括内
容。
结合“朱武步行已到庄前跪下,擎着两眼泪”“史进大喜,解放陈达。二人谢了史进,回山
去了”,可概括 为:朱武一人去史进庄中救出陈达。或:朱武施苦肉计(用智慧)救出陈
达。大意正确即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
联系原著内容和节选部分可知,史进擒了陈达后,朱武便使一条计,以义气打动史进,让他
放了陈达。
结合“史进上了马,正待出庄门,只见朱武步行已到庄前跪下,擎着两眼泪”“小人累被官
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可知,朱武用苦肉计让史进动心,表现了他聪明、有智慧的特点;
结合“今日小弟陈达不听好言,误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贵庄,无计恳求,今来一径就死。
望英雄将我二人一发解官请赏,誓不皱眉。我等就英雄手内请死,并无怨心”可见,朱武讲
义气,为人仗义;
结合“再说史进正在庄上,忿怒未消,只见庄客飞报道:‘山寨里朱武自来了’”“朱武并
无惧怯,随了史进直到后厅前跪下,又教史进绑缚”“一死尚然不惧,何况酒肉乎”,可见
朱武很勇敢,有胆量,有勇气。
四、(3 分)
10.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美好景象。
B. 颔联用“连”“绝”二字从时间角度写出郊外春光无处不在。
C. 颈联“飞”“戏”写出鸟儿叫醒村庄、鱼儿嬉戏报春的情形。
D. 尾联流露出诗人对远离世间的纷扰与喧嚣的清静生活的向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B.理解不正确。颔联“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的意思是: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
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连三月”是从时间上写郊外春光无限,“绝四邻”则是从地域上
写春满人间。而非“用‘连’‘绝’二字从时间角度写出郊外春光无处不在”。
故选 B。
五、(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少好《书》《传》,
博览多通。
高祖西讨刘毅,以诸葛长民监留府,总摄后事。高祖疑.长民难独任,留穆之以辅之。加
建威将军,置佐吏,配给实力。十年,进.穆之前将军,给前军府年布万匹,钱三百万。十一
年,高祖西伐司马休之,中军将军道怜知留任,而事无大小,一决穆之。迁尚书右仆射,领
选,将军、尹如故。十二年,高祖北伐,留世子为中军将军,监太尉留府,转穆之左仆射,
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将军、尹、领选如故。甲仗五十人,入殿。入居东城。
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拥滞。宾客辐辏,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
阶满室,目览辞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又数客昵宾言
谈赏笑引日亘时未尝倦苦。裁有闲暇,自手写书,寻览篇章,校定坟籍。性奢豪,食必方丈,
旦辄为十人馔。穆之既好宾客,未尝独餐。每至食时,客止十人,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
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瞻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
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十三年,疾笃,诏遣正直黄门郎问疾。十一月卒,时年五
十八。
(《宋书·刘穆之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