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河北保定竞秀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案(部编版)
1. 读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
fèi ténɡ
bīng báo
zāo ɡāo
zhòu wén
(
)(
)(
)(
)(
)
pù bù
yàn yǔ
shēn suō
nínɡ shì
zhòu rán
(
)(
)(
)(
)(
)
【答案】 ①. 悬崖
②. 沸腾
③. 冰雹
④. 糟糕
⑤. 皱纹
⑥. 瀑布
⑦. 谚语
⑧. 伸缩
⑨. 凝视
⑩. 骤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
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
时要注意“悬、腾、糟、糕、瀑、骤”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
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帮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羞涩.(sè shè)
电钮.(chǒu niǔ)
叱咤.风云(chà zhà)
搀.扶(chān chāng)
勉强.(qiáng qiǎng )
戛.然而止(gá jiá)
【答案】sè
niǔ
zhà
chān
qiǎng
jiá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羞涩,读音 xiū sè;电钮,读音 diàn niǔ;叱咤风云,读音 chì zhà fēng yún;
搀扶,读音 chān fú;勉强,读音 miǎn qiǎng ;戛然而止,读音 jiá rán ér zhǐ。
3.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洒脱 伶俐 弄巧成拙
B. 山涧 爆发 别出心栽
C. 毡帽 瞬间 斩钉截铁
D. 糟糕 琴键 焦躁不安
【答案】B【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
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B.别出心栽——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 查字典填空。
“削”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_画。“削”在“削苹
果皮”中读________,在“瘦削”中读________。
【答案】
①. 左右
②. 刂
③. 7
④. xiāo
⑤. xuē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查字典以及多音字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
汉字有哪几种读音,然后根据不同的词语,选择相应的拼音。
“削”是左右结构的字,部首是刂,除部首外是“肖”字,共七画。
削苹果皮中的“削”读音为:xiāo。
瘦削中的“削”读音为:xuē。
5. 补充成语。
理(
)气(
)
(
)(
)截铁 巧(
)天(
)
威风(
)(
) 张(
)李(
) 汹涌(
自(
)自(
) (
)(
)成拙 技高(
)(
)(
)
)
【答案】
①. 直
②. 壮
⑩. 戴
⑧. 凛
⑨. 冠
弄 ⑯. 巧 ⑰. 一 ⑱. 筹
【解析】
④. 钉
③. 斩
⑪. 澎 ⑫. 湃
⑤. 夺
⑦. 凛
⑥. 工
⑬. 言 ⑭. 语 ⑮.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理直气壮:理由正确而充分,说话的气势很盛。
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
威风凛凛: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汹涌澎湃:本指水势很大,波浪撞击的样子。现多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了。
技高一筹:所具备的技能超越他人。
6. 下列传统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彩:黄、蓝、赤、白、黑
B. 五音:宫、商、角、徵、羽
C. 五谷:稻、麦、黍、菽、稷
D. 五行:金、木、水、火、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
五彩:青、黄、赤、白、黑。
7.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
(3)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答案】
①. 白雨跳珠乱入船
②. 望湖楼下水如天
③. 清风半夜鸣蝉
④.
听取蛙声一片
⑤. 破琴绝弦
⑥. 复为鼓琴者
⑦. 水村山郭酒旗风
⑧. 南
朝四百八十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识记和文言文背诵。
(1)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
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此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
“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
(2)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
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3)出自先秦《吕氏春秋》的《伯牙鼓琴》。全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
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
为鼓琴者。
(4)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
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
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六年级的大合唱成了整场晚会的压轴戏...。
B. 他的舞蹈动作飘逸,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C. 异常天赋使他比同时代雕刻家技高一筹....。
D. 别看他年纪小,唱起京戏来有板有眼....。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是加点词语的使用辨析,结合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所在句子中的语境含义
进行分析。在本题中,使用不恰当的是 B 项。
A 项:压轴戏指压轴子的戏曲节目,一般是指戏曲的倒数第二个节目,常用来比喻令人注目,
最后出现的事情。在语境使用恰当。
B 项:笔走龙蛇之势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
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在语境使用不恰当。
C 项:技高一筹意思是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筹。在语境使用恰当。
D 项:有板有眼意思是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用在语境
中唱京戏是合适的。
9.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阵风吹过,路边的小杨树沙啦啦地喧闹起来。
B.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去。
D. 淡黄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
一阵风吹过,路边的小杨树沙啦啦地喧闹起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杨树当作人来
写,树叶沙啦啦,像人群在喧闹一样。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个句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掌声如同
排山倒海,说明了掌声热烈。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去。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秋天当作人来写,迈着脚步悄悄的来,又悄悄地去。
淡黄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花当做顽皮的
孩子从墙头偷偷看着别人,展现了小花的顽皮可爱。
故选B。
10. 句子练习。
(1)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纷纷说:“我们很荣幸能来到深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和
世界经济的未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在忙碌地干活,我怎能袖手旁观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纷纷说,他们很荣幸能来到深圳,在这里他们看到
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未来。 ②. 时间是流水,一去不复返;时间是闪电,转瞬即逝;时
间是光影,一闪即过。
③. 大家都在忙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解析】
【详解】(1)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
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即:来自
世界各地的参展商纷纷说,他们很荣幸能来到深圳,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未
来。
(2)这道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例句中“……,就像……”的句式连续出现了三次,为排比句,据此仿写一个排比句。示例:
哪里有艰难,哪里就有公民的戎行;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迷彩的身影;那里有艰苦,哪里
就有子弟兵的劳动。
(3)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
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即:大家都在忙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阅读理解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
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庄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
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
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
下,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
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
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
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
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
教。
11. 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1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炙热: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来描写的。
14. 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 3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凝重 凌乱 肃然
12.
13.
①. 守候,文中指母亲守在考场前。
②. 炎热,文中指天气非常炎热。
①. 外貌
②. 神态
③. 动作
④. 语言
14.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
考场了。这句话表现了母亲为了孩子顾不得自己的干渴。
15. 母亲渴望孩子能够考取一个好的分数、一所好的学校,渴望站在门口,等到孩子一出来
就能够看到母亲,母亲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予孩子安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1 题详解】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的辨析与掌握。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关键在于对字形的掌握,主
要考查考生的组词和识记能力。分清组词所代表的含义,平时注意正确书写。
【12 题详解】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这样类型的题目时,要先解释词语的本
义,再解释词语的文中义。
【13 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
态,叫做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等。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
描写。
外貌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
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14 题详解】
这道题需要学生联系文章中心思想进行解题,重点是找出使我们深受感动的句子,学生只需
要找出感动的句子,并写出感动的理由即可。
【15 题详解】
这道题属于开放性题型,学生只需要根据生活实际以及文章的语境来回答即可。另外,在回
答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得体以及符合人物真实的心理。
非文本性阅读
(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
不断增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空气、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大量厨余垃圾与
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居民健康。
垃圾分类的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其优点有:一、可以减少占地。去掉可以回收的、
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可达 60%以上。二、可以减少污染。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
汞、锦等有毒的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三、可以变废为宝。比如使用的塑料快餐盒、方
便面碗、一次性筷子等,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
起是垃圾,但分开就是资源。四、可以减少危害。例如扔掉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
死亡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
(材料二)(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2)厨余垃圾,
包括剩饭剩菜,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果皮瓜皮等。(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墨盒、
废油漆桶、过期的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4)其他垃圾,包括废弃食品袋、保鲜膜、纸
巾、贝壳、坚果壳、灰土等。
(材料三)国家发改委、住建部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我国推动垃
圾分类进行了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问题不断,有居民说:“扔个垃圾,站在垃圾
桶前想半天,分不清,真是麻烦!”也有人说: “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
起运走,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制定惩罚和奖励政策。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扫“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