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河北保定易县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例(liè)如 项圈(juàn) 能源 经历
B. 蟠(fān)桃 尽(jǐn)量 设想 惊荒
C. 语调(diào) 倾(qǐng)听 迷濛 清幽
D. 吞没(mò) 肃(sù)静 眼帘 猜测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和字形易错字。
A.例(liè)如——(lì);项圈.(juàn)——(quān)
B.蟠.(fān)桃——(pán);惊荒——惊慌,害怕慌张。
C.倾.(qǐng)听——(qīng);迷濛——迷蒙,昏暗看不分明;迷茫。
2. 根据音节和语境填写字词。
(1)星期天,我们全家去 bài
访朋友,路上碰到一面湖水,一 lǚ
wēi
风吹过,碧波荡 yàng
。湖水清澈见底,只见鱼儿们, 在水 zǎo
间游来游去,
如果投 zhì
一块小石头,shùn
间小鱼儿就消失了踪迹。
(2)爷爷有一张小时候的照片,特别有意思。只见他头戴一顶小 zhān
帽,身上
guǒ
着一件长 xiù
大褂,zhòu
着眉头,抿着嘴 chún
,suō
着身子,xiū
涩的望着前方。
(3)重阳节到了,同学们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们。大家把自己做的工艺品“沙 mò
之
舟”和 diāo
刻精美的拐 gùn
,送给了老人们;老人们也从抽 tì
里拿
出彩 hóng
糖、玩具 tǎn
克等一大堆吃的、玩的,大家一起过了一个热闹而有
意义的重阳节。
【
答
案
】
(
1
)
(
(
2
3
)
)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拜、缕、漾、藻、瞬、毡、裹、
袖、羞、雕”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选词填空。
恬静 僻静 幽静
(1)爷爷住在一个(
)的小山村里,很少与人来往。
(2)小姑娘默默地坐在窗前,皎洁的月光洒在她那(
)的脸上。
(3)河的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清晨,林子里格外(
)。
【答案】
①. 偏僻
②. 恬静
③. 幽静
【解析】
【详解】考查选词填空。
恬静:安静;宁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偏僻:远离城市或中心地区,交通不方便。
幽静:清幽寂静,指一个地方幽冷寂静。
(1)山村远离城市,用“偏僻”。
(2)形容小姑娘为人闲适,安静,用“恬静”。
(3)形容林子格外清幽寂静,用“幽静”。
4. 下面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别看这个小姑娘年纪小,可唱起京戏来有板有眼,有一番功夫。
B. 这个小女孩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C. 奶奶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D. 小偷做了亏心事,每天都心惊肉跳的,担心警察找上门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A.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B.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和蔼可亲一般形容老人,不能形容女孩。
C.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
D.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5. “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据给出的上下句或语境的提示填空。
(1)《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
之情。
(2)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的事迹震撼人心,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向敌人屈服,
正如曹植所说:______,______。
(3)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______。被月光照得______,______朝着岸边涌过来……
(4)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锺子期死,伯牙破琴
绝弦,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答案】
①. 一水护田将绿绕
②. 两山排闼送青来
③.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④. 捐躯赴国难
⑤. 视死忽如归
⑥.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的微云
⑧. 卷起了巨浪
⑨. 雪亮的浪花
⑦. 一缕一缕轻纱似
⑩. 一个连一个 ⑪. 汤汤乎若流
水 ⑫. 终身不复鼓琴
【解析】
【详解】考查默写。
(1)出自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全诗为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
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同时隐约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
到无穷的乐趣。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3)出自《月光曲》,全文为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
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
着岸边涌过来……
(4)出自《伯牙绝弦》,原文为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是无
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
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
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按要求写句子。
6. 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
)默读还可以养成学生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和自觉性。
)因为不出声,无发音活动,就能节约时间和精力,加快阅读的速度;又由于不考
虑停顿、重音、声调等问题,人们的思维活动不受影响,可以促进理解和记忆。
)这种读书的方式优点很多。
)尽管优点很多,但是默读时间不宜过长,教师要按默读要求及时检查,防止流于
(
(
形式。
(
)默读,就是不出声、无发音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
【答案】
①. 4
②. 3
③. 2
④. 5
⑤. 1
【解析】
【分析】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
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
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
查确定。
首先点明这种阅读方式是默读即⑤句,接着是③句,介绍这种读书的优点,下一句是②句,
简述这个优点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是①句,默读这种阅读方式还有什么好处,最后是④句,
转折虽然有好处,但是缺点也有,点明缺点是什么。
7. 照样子,进行环境描写。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
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解析】
【详解】考查仿写句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比
如:风越来越大了。那朵小云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浓云,慢慢地升了起来,扩大起来,渐渐遮
满了天空。下起小雪来了。陡然间,落起大块的雪片来了。风呜呜地吼了起来,暴风雪来了。
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一切都看不见了。
8. 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这幅图片的位置是在(
)
A.操场
B.卫生间
C.会议室
(2)该图片想告诉大家哪些信息?请你用一段连贯的话写下来。要求:用上“一是”“二
是”“三是”“四是”这样的词语与三个分号。
进入×××,请您做到以下几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C
②. 进入会议室,请您做到以下几点:—是不要抽烟;二是不要接
打电话;三是不要大声喧哗;四是不要乱扔垃圾。
【解析】
【详解】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1)根据图片第三个标志可知禁止喧哗,排除操场,结合第二个标志禁止接听电话可知排
除卫生间,因此这幅图片的位置是在会议室。
(2)第一个标志是禁止吸烟,第二个标志是禁止使用手提电话,第三个标志是禁止大声喧
哗,第四个标志是请勿乱扔垃圾。用上“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样的词语与三
个分号即可。
阅读思考与感悟。
阅读《宇宙生命之谜》片段,回答问题。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
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
-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
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
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
统提供能源。
9. 文段用先____后____的方法,让我们知道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请用
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10. 文中加点词“至少”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①. 总
②. 分
③. 适合的温度
④. 必要的水分
⑤. 适当
的大气
⑥. 足够的光和热
10. 不能去掉,“至少”一词说明了生命存在的条件除了以下必须的四点外还应该具备一些
辅助条件。去掉“至少”一词语言不严谨。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结构及概括小标题。
语段运用了总分的写法结构,先总写,提出问题生命存在须具备什么条件,后分写生命存在
必须的一些条件。从语段中分写的部分可以得知生命存在必须的四个条件是:一是适合生物
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再用简练的
语言概括这四点就得到了小标题。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中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解题时先清楚“至少”的意思,至少的意思是表示最小的限度。再结合语句分析“至少”在
句中的作用,“至少”一词说明了生命存在的条件除了以下必须的四点外还应该具备一些辅
助条件。因此去掉“至少”一词语言不严谨。
阅读课外文章,回答后而问题。
青铜葵花(节选)
曹文轩
①葵花是一个胆小的女孩,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总有点儿害怕。因为家离学校
有很长一段路,中间还要经过一片荒地。本来是有几个同路的孩子的,但她与大麦地村的孩
子们还没有熟悉,大麦地村的孩子们也还觉得,她不是大麦地村的,她与大麦地人不大一样,
因此,总有那么一点儿隔膜。
②小小人儿,她独自一人上学去,奶奶、爸爸、妈妈也都不太放心。
③青铜早想好了,他送,他接。
④大麦地有历史以来,大概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女孩每天都骑着牛上学,
还有一个小哥哥一路护送着。每天早上,他们准时出发,放学时,青铜和牛就会准时出现在
学校门口。早晨,一路上,葵花在牛背上背诵课文,到了学校,就已背得滚瓜烂熟了。放学
回家的路上,葵花就在心里做那些数学题,回到家,不一会儿就能完成家庭作业。每回,青
铜把葵花送到学校后,葵花都是跑进校园后,又很快再跑出来:“哥哥,放学了,我等你。”
她就生怕青铜将她忘了。青铜怎能把她忘了呢?也有一两回,青铜因为爸爸交牛交晚了,迟
了一些时候,等赶到学校时,葵花就已经坐在校门口掉眼泪了。
⑤下雨天,路上的泥土成了油滑油滑的泥糊,许多孩子从家里走到学校时,鞋上已尽是
烂泥,还有摔倒的,一身泥迹斑斑。但,葵花却浑身上下,都是干干净净的。女孩们羡慕得
都有点儿嫉妒了。
⑥青铜一定要接送葵花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嘎鱼欺侮葵花。
⑦嘎鱼与青铜一样大,也没上学。不是没有钱上学,而是不肯好好念书。一连三年留级,
还是倒数第一名。他爸爸见他写不出几个字来,就将他绑在树上揍他:“你学得的东西都哪
里去了?”他回答道:“都又还给老师了!”不好好念书倒也罢了,他还爱在学校闹事、闯
祸。今天跟这个打架,明天跟那个打架,今天打了教室的玻璃,明天把刚我下去的小树苗弄
断了。学校找到他爸爸:“你家嘎鱼,是你们主动领回去呢?还是由学校来开除?”他爸爸
想了想:“我们不上了!”从此嘎鱼一年四季就游荡在了大麦地村。
⑧葵花上学、放学的路上,嘎鱼会赶着他的鸭群随时出现。他常将他的那群鸭密密麻麻
地堵在路上。那群鸭在前头慢吞吞地走着。嘎鱼不时回过头来,不怀好意地看一眼青铜和葵
花。他好像一直在寻找空子——青铜不在的空子。然而,一个学期都快过去了,也没有找到
这个空子。
⑨青铜发誓,绝不给嘎鱼这个机会。
⑩嘎鱼似乎有点儿害怕青铜。青铜在,他也就只能这样了,心里很不痛快,压抑得很。
于是,他就折腾他的鸭群。他把它们赶得到处乱跑,不时地,会有一只鸭挨了泥块,就会拍
着翅膀,嘎嘎地惊叫。
风里雨里地向前滚动着。车轴缺油,轮子破损,各个环节都显得有点松弛,咯吱咯吱地转动
⑪青铜和葵花不理他,依然走他们的路。
⑫青铜的家像一辆马车,一辆破旧的马车。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
⑬自从这辆马车上多了葵花,它就显得更加沉重了。
⑭葵花虽小,但葵花聪慧,她心里知道。
着,样子很吃力。但,它还是一路向前了,倒也没有耽误路程。
11. “葵”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这个字的第八笔是______。
12. 青铜为什么要接送葵花上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中的青铜和葵花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说一说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⑫段的语言写的非常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既然小说的标题是“青铜葵花”,为什么还要写嘎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①. 艹
②. 9##九
③. 捺
12. 一是因为葵花胆小,小小人儿,让她独自一人上学去,全家都不太放心。二是因为怕嘎
鱼欺侮葵花。
13.
①. 葵花虽然小,但是很聪慧。早晨,一路上,葵花在牛背上背诵课文,到了学校,
就已背得滚瓜烂熟了。
②. 善良,每天接送葵花,防止嘎鱼欺侮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