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第 I 卷为选择题,共 4 页;第 II 卷为综合题,共 4 页。全卷共七大题,19 小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钢笔或中性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 2B 铅 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将自己的座位号、考试科目涂黑。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 2. 每小题选岀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与该题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方为有效。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浄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注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能折叠。 3. 第 I 卷共 13 小题,每小题均有 4 个选项,其中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 多选不得分。 一、(12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寥廓 协奏曲 坚苦卓绝 B.桀聲 泊来品 美轮美奂 C.脉博 座右铭 终南捷径 D.援例 吊脚楼 殒身不恤 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犢当的一句是(3 分) A. 工信部正式颁发 5G 商用牌照,入们使用 5G 手机指目可待。 B. 这个问题我久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的点拨下,我幣饕矛朗。 C. 年轻人想有大作为,需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筆妹必较。 D. 端午文化影响深远,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早已家噸户瞭。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 随着网上交易的増多,使消費者在网上留下的数据资产越来越多。 B. 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将有利于加快大湾区城市一体化的进程。 C. 三千多年来,汉字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和困境的瓦解,很了不起。 D. 中国女排能否成功逆转,与郎平教练高水平的临场指导密切相关。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敎材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 , ° ; ° 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 ① 有人世沧桑的感慨,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 ② 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 ③ 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 ④ 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 A.④③②①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二、(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建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 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岀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 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 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粱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 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 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建循着那 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 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杨、棋、 门、窗、正房、厢房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 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 如同 做文童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童之有 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童"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童'' 或“小岛大文童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岛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橫额, 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彰壁,或橫跨 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 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建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 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 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 筑活 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岀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建守 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 聲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选自粱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删改) 5. 对“中国建筑的'文法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它在建筑方式上呈现岀“五种典范 B. 它是中国建筑一直建循的固定的法式。 C. 它能有助于中国建筑共同特点的形成。 D. 它只是个别地方的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6. 对下列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不疋碉的一项是(3 分) 建筑的“文童"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童''或“小岛 A. B. “大文童"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 “小岛"比喻小巧的别致的建筑。 C. 借此比喻文童的大小,恰切明了。 D. 能说明“文法"有运用的灵活,性。 7.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疋碉的一项是(3 分) A. 每个民族先创造建筑法式,后形成沿用的惯例。 B. 中国建筑既有共同的一贯风格,也有独特个,性。 C. 梁、柱、祐等是构成建筑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D. 建筑的“词汇”“文法'‘源于长期的建筑实践。 三、(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S11 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凤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具夺母志。祖母刘悯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亍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價,茕茕孑立,形彰相吊。而刘 夙婴疾病,常在床辱,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秦圣朝,沐浴清牝。前太守臣逵察臣考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篆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苜所能
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傕臣上道;州司临门,急 亍星火。臣欲秦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选自李#密《陈情表》)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疋碉的一项是(3 分) A.夙遭闵凶 夙:早时 B.门衰祚專 薄:迫近 C.常在床慝 B:通“褥",垫子 D.寻篆国恩 寻:不久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至于.成立 ③臣以.供养无主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②急于.星火 ④臣具以.表闻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A.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优秀人才。 B.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考察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考中成为优秀人才。 C.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让我去考秀才。 D.从前太守名逵的人观察我很孝廉,后来刺史名荣的人举荐我为秀才。 11.对选文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密幼年遭受父亲去世和母亲改嫁的变故,且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 B.密自幼孤苦不幸,由祖母抚养成人,祖二人相依为命,感情非常深厚。 C.密说自己身受“圣朝”的清明教化和皇上的器重,表明自己有奉诏就职之心。 D.选文先讲祖之情后述君臣之义,最后介绍作者的两难境地和为国尽忠的选择。 四、(6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2~13 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2.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句写荆吴两地位置相接相邻,人们以水为乡。 B.第二句写友人离去之时正值春季,江水浩渺苍茫。 C.第三句写友人于日暮出发,不知他会停留在何处。 D.第四句写诗人放眼天涯,却不见友人,肝肠寸断。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水为乡”点出了荆、吴人对漂泊生活的排斥和厌恶。 B.“君去”“春江渺茫”是眼前事、眼前景,饱含深情。 C.“征帆”之渺小与“春江”之阔大,形成了鲜明对比。 D.“断人肠”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第 II 卷(综合题共 60 分) 五、(5 分) 14.补写岀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甲】必做,在【乙】中选做一小题)(5 分) 【甲】(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 _______"直抒胸臆,感自己生命 短暂,慕江水长流不息。 (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描写楚地江天秋景的句子是“ , ________ 【乙】(1) ,小年不及大年。(庄周《逍遥游》) (2) 羁鸟恋旧林,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 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李白《蜀道难》) 六、(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18 题。 ① 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 ② 胡文阁告诉我,20 世纪 80 年代,他还不到 20 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 戏,痴迷梅派青衣。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 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 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 22 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 母亲正在病童之中 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时,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 物。但是,他买了水袖就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 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一一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一一下
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 礼物的机会。 ③ 330 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 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岀来的刺。 ④ 胡文阁坦白道岀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⑤ 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水袖"之痛。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 子女…… 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童要。 ⑥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接着 就是,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一一多少孩子并 没有觉得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 己绣岀美丽的图画。 ⑦ 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岀无比惭愧的心情。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已年过 80,腿脚 不利索,我生怕她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门 口新建的元 大都公园。正是伏天里,我对她说:“等天凉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 亲突然走了。 ⑧ 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胡文阁舞动水袖的时候, 我总有些 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选自肖#复#兴《水袖之痛》有删改) 15. 全文以“水袖"为线索,依次写了胡文阁的水袖、______的“水袖"、_____的“水 袖",条理清晰,结构完聲。(2 分) 16. 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完成下面(1)(2)两题。(3 分) (1)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 “扎在他心上"突岀痛之 ,“永远拔不岀"突岀痛之 ° 17. 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4 分) 18.第⑧段“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这句话蕴含了哪些情感。(6 分) 七、(4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童° (40 分) 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朱暮说:“敛身正坐,缓视徽吟。" 读书,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因读书目的而异,因人生阶段而异 .. 以上材料鯉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D (3 分) 2.C (3 分) 3.B (3 分) 4.C (3 分)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5.C (3 分) 6.C (3 分) 7.A (3 分) 二、(13 分。8~10 小题,每小题 3 分;第 11 小题 4 分) 8.B (3 分) 9.B (3 分) 10.A (3 分) 11.D (4 分) 四、(6 分。每小题 3 分) 12.C (3 分) 13.A (3 分) 五、(5 分) 14.【甲】(1)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2)楚天千里清秋 水 随 天 去 秋 无际 【乙】(1)小知不及大知 (2)池鱼思故渊 (3)枯松倒挂倚绝壁 (5 分,每句 1 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 六、(15 分)
15.年轻人(孩子) (1 分) 我 (1 分) 16.(1)比喻 (1 分) (2)深(1 分) 久(1 分) (意思对即可) 17.承上启下(过渡)。(2 分)“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总结上文,点明水 袖之痛:(1 分)“让我感动”引出下文作者对年轻人不懂亲情的思考以及对自己心头之 痛的回忆。(1 分)(意思对即可) 18.①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②作者对胡文阁的水袖之痛感同身受,对胡文 阁未能如愿尽孝深表遗憾。③作者对未能尽力满足母亲晚年愿望一直悔恨、自责。④作 者希望大家能珍惜亲情,劝慰人们不要像胡文阁和我一样留下悔恨。(6 分,每点 2 分, 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七、(40 分) 19.(40 分) 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