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浙江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5 浙江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 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 的回收利用和 NO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 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 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 SO 2ˉ4 或 SO2ˉ3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 X、Y、Z、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X 元素的 2 倍。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 B.Y、Z、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 酸性依次递增 Y X Z W T 增 物 的 水 化 物 的 第 9 题表 C.YX2 晶体熔化、液态 WX3 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 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己烷有 4 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聚合物(—[ CH2—CH2—CH— CH2—]n)可由单体 CH3CH=CH2 和 CH2=CH2 加聚制得 | CH3
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 H2O-CO2 H2 和 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 法不正确...的是 A.X 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 CO2+2eˉ=CO+O2ˉ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 12.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 CO2,各种离子 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混合气体制备 所示。下列说 ︰1 的变化趋势如 A.在 pH=9.0 时,c(NH+ B.不同 pH 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4)>c(HCOˉ3 )>c(NH2COOˉ)>c(CO2ˉ3 ) c(NH+ 4)+c(H+)=2c(CO2ˉ3 )+c(HCOˉ3 )+c(NH2COOˉ)+c(OHˉ) C.随着 CO2 的通入, c(OHˉ) c(NH3·H2O) 不断增大 D.在溶液中 pH 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 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 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 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 足量酸 烧渣 固体 1 溶液 1 试剂 X NaOH 溶液 控制 pH 固体 2 溶液 2 FeSO4·7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选用铁粉 B.固体 1 中一定含有 SiO2,控制 pH 是为了使 Al3+转化为 Al(OH)3,进入固体 2 C.从溶液 2 得到 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 1 中直接加 NaOH 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 到 FeSO4·7H2O
26.(10 分)化合物 X 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 已知:RXROH;RCHO+CH3COOR’RCH=CHCOOR’ 请回答: (1) E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 B+D→F 的化学方程式 (3) X 的结构简式 (4) 对于化合物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C.能使 Br2/CCl4 溶液褪色 (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 F 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 。 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D.能发生银镜反应 。 。 A. B. CH2OCH2CH2CHO CH CHCH2CH2CHO O C. CH2 CHCH CHCH CHCH CHCOOH D. COOCH2CH2CH3
27.Ⅰ.(6 分) 请回答: (1) H2O2 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 煤燃烧不能用 CO2 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 (3) 在 AgCl 沉淀中加入 KBr 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 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MnOˉ4 +( )C2O2ˉ4 +______=( )Mn2++( )CO2↑+________ Ⅱ.(12 分) 化合物甲和 NaAlH4 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 H2 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 可产生 H2,甲与 AlCl3 反应可得到 NaAlH4。将 4.80g 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 2.24 L(已折算 成标准状况) 的 H2。 请推测并回答: (1) 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2) 甲与 AlCl3 反应得到 NaAlH4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 NaAlH4 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 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 Fe2O3) 脱锈过程发生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 (5) 某同学认为: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 金属钠反应,得到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 H2,即可证明得到 的甲一定是纯净的。 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8.(15 分)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1)已知: 化学键 C-H C-C 键能/kJ·molˉ1 348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1。 412 C=C 612 H-H 436 (2)维持体系总压强 p 恒定,在温度 T 时,物质的量为 n、体积为 V 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 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汽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9),控制 反应温度 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 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 H2 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 下: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 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3)某研究机构用 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 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 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填编号)。 ①CO2 与 H2 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 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 ③有利于减少积炭 ④有利用 CO2 资源利用
29.(15 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 0.0100 mol·Lˉ1 的 AgNO3 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 100.00 mL 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 法测定碘含量。测的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 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15.0 19.0 19.8 19.9 20.0 20.0 21.0 23.0 25.0 0 0 0 8 0 2 0 0 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 实验(一) 中的仪器名称:仪器 A (2) 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 仪器 B 。 ② 该 次 滴 定 终 点 时 用 去 AgNO3 溶 液 的 体 积 为 mL , 计 算 得 海 带 中 碘 的 百 分 含 量 为 %。 (3) 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②步骤 X 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下列有关步骤 Y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应控制 NaOH 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呈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 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④实验(二) 中操作 Z 的名称是 (4) 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