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河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至)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
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周王室军队)移之。”与上述材料有关的
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
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做官吏幕僚
3.“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
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发出的这则通电应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七七事变后
C.南京大屠杀后 D.台儿庄战役
4.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中写道“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叫我一声‘澳
门’/母亲/我要回来……”澳门回归的主要原因是
①综合国力提高②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④葡萄牙主动归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据统计,1949 年,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产党员 2 人,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 2 人;政务
委员中,共产党员 10 人,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 11 人.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建立有
关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871 年欧洲工人阶级进行了一次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伟大尝试。这次尝试是指
A.工业革命 B.第一国际
C.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
7.有些人的姓名往往带有寓意。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说明
A.当时牛耕已很普遍
B.人们把牛当做图腾崇拜
C.两人皆为农民,喜爱牛 D.当时家家户户都以养牛为生
8.“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
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毛 C.麻 D.棉
9.“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表明
A.民间“草市”十分繁荣
B.宋代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C.政府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
D.城市商业区受到限制
10.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主要依据是
A.最早主张改革封建制度
B.最早把西方科学知识传入中国
C.引进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兴办近代企业
D.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
11.下面是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的近代江苏三位历史人物的有关资
料。其中正确的是
①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迅速发展④
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有人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汲取了民主革命“农村包围城市”
的成功经验。这一观点主要指经济体制改革最先
A.在广大城市展开 B.以经济特区为先导
C.在农村取得突破 D.在中心城市成功
13.1984 年 3 月 24 日,福建省 55 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
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在当
时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公有制企业改为私营企业
C.允许建立非公有制企业 D.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14.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
1915 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A.对襟褂子 B.唐装 C.西装 D.长袍马褂
15.据记载,英国煤炭消费量从 1800 年的 1000 万吨增至 1856 年的 6000 万吨。导致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发电机的应用
C.电动机的使用
D.内燃机的普及
16.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 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 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
这里的“阳光灿烂”与政府颁布的哪项政策有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7.下面表格体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是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 年)
日本
5.7%
联邦德国
英国
意大利
18.4%
13.7%
20.6%
A.实行经济国有化
B.制定经济计划
C.进入新经济时代
D.建立福利制度
1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这是下列哪一
思想家的主张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墨子
19.王阳明说:“你来山中,看到这几株花树,它们才存在;你不来山中,看不到这几株花
树,它们就不存在。”他的观点是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物 C.知行合一 D.存天理,灭人欲
20.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
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这一思想被归纳为
A. 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21.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体现了
①革命乐观主义②爱国主义③革命英雄主义④国际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2.1871 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的起源》,其重大意义在于
A.为近代科学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石 B.证实了实验、考察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为创立进化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23.诺贝尔得主杨振宁在中山大学演讲时曾说,上世纪初是物理学“遍地黄金”的年代,爱
因斯坦 26 岁时一年能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是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
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问题及其作用是”
A.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B.提出了量子假说,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C.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
D.提出了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4.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毕加索曾创作了一幅控诉法西斯德国在西班牙暴行的名画。当这幅作
品展出时,一位德国纳粹军官问毕加索,“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正色反讥道:
“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格尔尼卡》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日出·印象》
25.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写道:“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据此,你认为雪莱应
该是
A.浪漫主义诗人 B.古典主义诗人 C.现实主义诗人 D.现代主义诗人
二、非选择题:
26.(6 分)图片见证历史。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 1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图 2 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请回答:
1
1 会议的成功举行对新中国外交产生了什么影响?同一时期,中国还取得哪些外交成
就?
②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初,美国实行怎样的对华政策?根据图 2 和所学知识,谈谈尼
克松访华对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7.(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
由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
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
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
材料二 中国空间技术领域成就一览表
序号 时间
重大成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970 年 4 月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84 年 4 月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2003 年 10 月 中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 年 11 月 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7 年 10 月 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奔月圆满成功
2008 年 9 月
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科技改变了世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最早由哪一国家实现?表中的科技成就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新
时期的有哪些?这些科技成就队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作用?
28.(13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人民公社公共食堂
图 2 新中国 35 周年国庆彩车队
材料二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
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1)图 1、图 2 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
史时期?
(2)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说一说我国改革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29.(11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之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
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
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
作辩护后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表现?百家思想中最具有变革精神
的是哪一家?
(2)材料二中恩格斯所说的“伟大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在这些思想影响下,欧美爆
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请举一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间有何关系。
30.(10 分)看下表,回答问题。
时间
历史资料
1831—1836 年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 年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1864 年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
1859 年
1869 年
1869 年
进行了 3 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