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河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一、(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中难)
A.哄.骗 起哄. 哄.堂大笑 一哄.而散
B.亵渎. 案牍. 买椟.还珠 穷兵黩.武
C.修葺. 逻辑.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D.闪烁. 朔.风 众口铄.金 追本溯.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中难)
A.砥砺 大拇指
尾大不掉
以逸代劳
B.端祥 度假村
殚精竭虑
脍灸人口
C.羁绊 化妆品
甘拜下风
融会贯通
D.抱负 扫瞄仪
磐竹难书
真知灼见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难)
艺术家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________的大地,________离开人民,文
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艺术家________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
忧乐________笔端,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A.坚实 因为 只有 倾注
B.坚固 因为 只要 倾诉
C.坚实 所以 只有 倾诉
D.坚固 所以 只要 倾注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容易)
A.河南的南街村、干河陈村、刘庄村等都是名副其实....的名村,已经走上了城镇化发展
的道路,村子建设美丽,村民生活幸福。
B.随着陶岔渠首三孔闸门的高高提起,清澈的丹江水喷涌而出,踏上了北上京津的征
程,惊世骇俗....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C.古代家训内容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
无微不至....地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D.“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初评结束,经过筛选和综合评定,100 部微电影
和 10 部剧本崭露头角....,进入决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较难)
A.《焦裕禄》以起伏跌宕的剧情和深情动听的声腔,再现了那段焦裕禄在兰考不平凡
的往事,表达了中原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B.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刚一公布,就在很多媒体,特别
是纸质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文章和评论。
C.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改变体制,青年公益创业者利用网络巨大的影响力,促使政府
改变原有不适应新变化,加快机制创新。
D.“中原文化海外行”活动在韩国首尔举行,舞剧《风中少林》连演 3 场,让韩国观
众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原风情”。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许多因热词而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
②当然,信息占有的不全面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
③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
④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⑤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
A.①③④⑤② B.①③④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容易)
A.《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关汉卿,号已斋叟,是元杂剧著名作家,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作品以《窦娥冤》《救
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C.《子夜》是茅盾的长篇小说,通过吴荪甫的奋斗、挣扎、破产的故事,反映了中国民
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统治下得不到发展的社会现实。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是
《战争与和平》《欧也妮·葛朗台》《复活》。
二、(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较难)
(周赧王八年),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
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
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
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
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
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
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使者以报。
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
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
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
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九年,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
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十四年,赵王伐中
山,中山君奔齐。
(节选自《资治通鉴》)
8.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略:掠夺。
B.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易:交换。
C.蛮夷之所则效.也
D.臣愿王孰.图之也
效:效仿。
孰:仔细。
8.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B.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C.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D.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故事,先写他与肥义谋划,再写他说服公
子成,最后写“胡服骑射”取得成效。
B.公子成不赞同“胡服骑射”,在他看来,中原是礼仪之邦,穿胡人服装,向胡人学
习,是擅改古制、违背人心之举。
C.面对公子成的抵触,赵武灵王不以势压人,先派人劝说,后又亲自劝导,分析形势,
申明大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D.“胡服骑射”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赵国灭掉了中山国,洗雪了鄗地失守之耻,
并在对秦、韩、楚等国的作战中节节取胜。
三、(14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4 分)(中难)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黒!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叠字的连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 分)(中难)
⑴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出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表现诗人急于相见心情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月亮缓缓升起的情态,表
现了游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四、(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较难)
古 玉 聂鑫森
D 市博物馆副馆长闻风素来阴沉着的脸,忽然转晴了。无论何时何地,见着馆里任何一
个人,他都会主动迎上去,笑眯眯地打招呼,嘘寒问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他原是文物局政工科的一个科员,35 岁时被派到博物馆来任副手,眨眼间就五年了。
他原想熬上两三年,就能轻而易举地“扶正”了,但他想错了。博物馆是个学术气氛很浓
的地方,讲究学历、职称、资历和学问,他一个行政干部,面对金石、书画、瓷器,说不
出个子丑寅卯,谁服他的气?何况,馆长白苇秋虽说已是五十好几了,但做人做事让人挑
不出毛病,又是文物界有名的鉴赏家,尤其对古玉等独具慧眼,指望他退位,还有一段很
长的日子。
可白玉也不是绝对无瑕,闻风终于抓着白苇秋的把柄了。
按规定,凡博物馆工作人员,禁止购买和收藏古玩。唯一能证明他们清白的,是家中
绝无古玩的痕迹。一向标榜自己从不去古玩市场的白苇秋,在一个冬日的上午,却戴着口
罩,围着围巾,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女人和一个中年汉子,在古玩市场转了一大圈,还买
了不少小玩意。
闻风嘱咐来给他报信的人不要到处乱说,他得认真核查。
这些日子,闻风没有惊动任何人,上班准时来,然后借故开溜,直奔古玩市场去明察
暗访。
他拥有的证据,越来越清晰了。
白苇秋在一家叫“雅玩斋”的古玩店,买了一个淡红色的“寿”字玉佩,花了三千元。
老板说材质是红翡的,白苇秋答:“不是。是白玉,淡红的是汗沁、血沁、土沁。”钱是那
个中年汉子掏的,玉佩却由那个年轻女人收进了小挎包。
在“崇古阁”,白苇秋看中了一只青玉手镯。老板说那玉中含着几滴水,揺起来还会动,
很多顾客都说这镯子是玉石合成材料做的, 所以开价才两千元。白苇秋很大方,没有还价,
爽快地买走了。
在“求古居”,白苇秋买走了一个晚清时的紫檀雕花笔筒;在“采珍馆”,白苇秋买走
了两只古旧的铜马镫……
至于那跟从的人是谁,闻风一直没法调查清楚。但他猜测,那女的准不是什么正经东
西,和白苇秋关系应该很暧昧;而中年汉子大概是白苇秋的“跟班”兼“财务大臣”,土不
拉叽的,靠得住。
闻风的调查,做得相当细致,相当保密。证据更是一环扣一环,严丝合缝。他想,铁
证如山,不愁压不死白苇秋。
闻风亲自写了一封检举信,连同所有的材料,兴高采烈地送到了文物局纪委。之后耐
心等待,他坚信,天大的喜讯一定会到来。
一个月过去了。D 市的《都市新闻报》在头版刊出了一篇报道《白苇秋破例识古玩,民
工妻赴沪喜换肾》。正在翻阅报纸的闻风,触电似的猛地跳起,然后又无力地坐下,睁圆眼
睛,急急地读下去。
白苇秋果真去了古玩市场,果真购买了古玩。跟随他去的两个人,女的是 D 市慈善总
会的副会长林菁,男的是农民工劳犁。劳犁租住在一条小巷里,和白苇秋是邻居。劳犁的
妻子肾衰竭,白苇秋捐助过不少钱。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换肾,而换肾需要五十
万的巨款。
白苇秋没有什么积蓄,他领着劳犁去了慈善总会。可人家财力也有限,求助者太多了,
顶多能拿出几万元。思来想去,他只能破例去一趟古玩市场了,凭借他的眼力和学识碰碰
运气。但他不能不慎重。他从银行取出仅剩的两万元存款交到劳犁手上,选好古玩由劳犁
付款,又请了林菁一路同行,买的古玩由她暂收。
老天有眼,白苇秋居然就捡到“漏”了。那只青玉镯子,玉中含水,称之为“空青”,
稀罕至极。那块“寿”字玉佩,似玉而分量却轻,有点儿像琥珀,名曰“脱胎”,为玉中之
玉、玉中之王。
所有古玩的出手,都是白苇秋亲自打电话给一些大收藏家的。但钱货交割时,林菁、
劳犁和他都在场。“空青”卖了十五万元,“脱胎”卖了三十万元,其余的古玩共卖了七万
元,都由林菁交给了劳犁。
劳犁要退回白苇秋垫付的两万元,白苇秋说:“你们留着用吧,我每月都有工资哩!”
看完报纸,闻风失望、痛苦、愤懑、惊恐,百感俱生,然后,又渐渐地冷静下来。他
想:明天是星期五,按规定,上午是业务学习,何不出个通知,组织全馆人员学习和讨论
这篇报道呢?这件事,就不用和白馆长商量了。
他移近桌上的电话,拨起了办公室的号码……
(有删改)
1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作品以闻风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真实地再现了白苇秋帮助民工劳犁的过程,客观地
反映了人物所处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美好。
B.闻风是个行政干部,因在业务上不占优势,被人看不起,一直无法“扶正”,就迁
怒于白苇秋,暗中派人盯梢,搜集他的材料。
C.白苇秋是文物界有名的鉴赏家,破例利用专业特长,和林菁、劳犁去古玩市场“捡
漏”,为劳犁之妻治病筹集到巨额善款。
D.在“捡漏”一事中,林菁和劳犁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作品通过他们突出了白苇
秋的形象,同时折射出闻风的阴暗与龌龊。
E.作品之所以用“古玉”作标题,是因为它能将作品中的人物聚拢在一起,而且成为
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寄寓他们相同的诉求。
15.“闻风素来阴沉着的脸”为什么“忽然转晴了”?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6.作品中的白苇秋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7.作品以闻风安排学习讨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从人物、情节、主题中任选两个
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 分)
答:
五、(10 分)
18.根据下面信息,用一个长句给“循环经济”下定义。(4 分)(较难)
①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模式。
②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来运行。
③循环经济能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④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中国志愿服务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
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个字。(6 分)(2013,较难)
答:
六、作文(4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40 分)(中难)
2014 年 12 月 9 日下午,金华街头,一根电线被大风刮落,横悬在马路上,绊倒了一个
骑车的人。一位大妈看到这情景,就拿树杈撑起电线,顶着寒风在路中央站了半个多小时,
让 300 多辆车安全通过。后来,一位大姐也过来跟大妈一起撑起这根电线,直到维修人员
赶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