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A 卷
(一)基础知识
一 选择(每题 1 分,共 20 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中,有一张儒、释、道三教同源图,这种三教共存于中国的局面最早出
现应当是在(
A 春秋时期
)
B 战国时期 C 东汉时期 D 唐朝时期
)
2、仔细观察右图,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①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
河图》②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
荣景象 ③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
们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④画中所绘的
这条河流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
经济的交流
A、①②
C、①②③
B、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 1848 年的是
(
)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C、英商迫使清朝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那一项是在列强攻占清朝都城后,迫使清政府签定的(
)
A、《南京条约》 B、《伊犁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居住在上海的人们及时获得战场消息的最佳方式应该是
( )
A、阅读《申报》
C、阅读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
B、阅读商务印书馆印制的小册子
D、阅读《新青年》
6、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天津、南京 B、武昌、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
7、下列思想家哪一个的救国思想与其他三个差别最大( )
A、魏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严复
8、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李援朝、
齐建国、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个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那么居第三位的应该是( )
B、周跃进
C、李援朝
A、齐建国
D、向小康
9、标有 MADE IN CHINA 字样的飞机最早可能出现在( )
B、一五计划期间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0、下列有关我国改革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早受益地区是上海。
B、我国的改革先从城市开始。
C、我国农村改革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我国城市改革重点是建立经济开放区。
11、2003 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伊拉克悠久的文物古迹遭到
严重破坏,下列古代文明诞生在这一区域的是( )
A、胡夫金字塔
B、泰姬陵
C、《汉谟拉比法典》
D、指南针
12、法国一位著名史学家说过,14 至 16 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
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是指( )
A、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新航路开辟和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13、1861 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同年另一个国家发生了对
本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战争,另一个国家是指( )
A、法国
B、日本
C、美国
D、中国
14、1819 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
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 )
A、牛顿
B、瓦特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
15、下列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深深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其中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创作的作品是
( )
A、《英雄交响曲》 B、《国际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16、“11 月,德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了,但在严寒的袭击和苏联红
军的顽强抵抗下,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再也不能前进一步,12 月 7 日苏军发动反击,一举
歼灭了攻城的德军。”对上述文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此战役时苏联在苏德战争中处于防御阶段。
B、苏联军民在此次战役中展现了大无畏的精神。
C、恶劣的气候是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D、此次战役是苏德战争和二战的转折点。
17、二十世纪 50 至 70 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
济大国,除了自身因素外,其经济发展还得益于( )
A、美国的大力扶持
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B、正确的经济政策
D、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18、如果给华盛顿画像,可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背景( )
A、在三级会议上演说
C、阅读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B、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D、签署《独立宣言》
19、胡锦涛书记说:“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
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下列能够突出反映“地球村”这一当今世界特征的事
件是( )
A、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出现。
B、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
D、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20、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起源于美国,最终形成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C、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D、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选择题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70 分)
21、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召开了许多国际会议,这些国际会议对世界产生了
重要影响。如“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第 26 届联
合国大会等。请你在其中任选三次与中国有关的会议,说明它涉及的中国问题及对中国的影
响。(6 分)
22、1997 年和 1999 年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这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请从建国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多方面举例说明这一问题。(10 分)
23、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 88 周年,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8 分)
(1)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4 分)
(2)假设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 1919 年 5 月 4 日的北京,亲自参加了激动人心的
五四运动,请你为参加演讲的同学准备一份简短的演讲提纲。(4分)
24、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重要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
请回答。(10 分)
(1)19 世纪最后 40 年,中日两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改良或改革,请指出其名称和结
局。(4分)
(2)20 世纪 60-70 年代,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4分)
(3)20 世纪 60-70 年代,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有何启
示?(2分)
25、有人说“在世界近现史发展过程中,一些尚存的文明古国由于没有抓住科技革命的
机遇,所以逐渐落伍了”。你认同这种观念吗?请说出理由并举例说明。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尚存的文明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8
分)
2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20 世纪,列宁、罗斯福和邓小平三位国家领导
人对此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请举出他们所进行的探索事例。(6 分)
27、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校团委将在纪念日那天举
行“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筹备。(10 分)
(1)主题活动设计有“勿忘国耻”图片展览。请你确定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一幅典型图
片(写出图片名称即可)并简要说明其内容和影响。(3 分)
(2)主题活动要展示战争开始时期、相持阶段、反攻时期的英雄事迹或抗战成果。请
按要求各举一例。(写出名称即可)(3 分)
(3)在主题活动结束语中,要求概括以下内容,请完成: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
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这一财富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
重大意义?(4分)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
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了活力和机遇。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
来越多。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特征是什么?(4 分)
(2)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4分)
(3)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2分)请结合实际,谈谈我
们应该怎么做。(2分)
(二)教育学
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课程就是指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每门学科。
2.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在其他动物界也存在着教育活动。
【 】
【 】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但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
4.陶冶教育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
5.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 】
简答题:(5 分)
怎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