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四川省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pdf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资料共8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监控平台
前  言
目  录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监控平台(试行)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3.4
3.5
3.6
4  系统架构
4.1  系统结构
4.2  系统架构
5  企业监控平台功能
5.1  用户管理
5.2  报警管理
5.2.1  报警类型
5.2.2  报警信息处理
5.2.3  报警展示
5.2.4  报警查询
5.2.5  报警信息统计分析
5.3  驾驶员管理
5.3.1  驾驶员信息管理
5.3.2  驾驶员行为分析
5.3.3  驾驶员身份识别
5.4  终端管理
5.4.1  终端信息管理
5.4.2  终端参数管理
5.4.3  终端版本管理及升级
5.5  电子地图管理
5.6  数据转发
6  平台性能与技术指标
6.1  平台总体性能
6.2  应急与报警信息响应时间
6.3  车辆接入性能
6.4  并发用户数量
6.5  响应时间
6.6  资源利用性
6.7  网络传输
6.8  报警数据存储
6.9  安全要求
6.10  平台运行环境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
目  次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试行)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  缩略语
4  一般要求
4.1  基本要求
4.2  终端组成
4.2.1  主机
4.2.2  主存储器
4.2.3  备份存储器
4.2.4  灾备存储器
4.2.5  外部设备
5  功能要求
5.1  基础功能
5.2  驾驶员行为监测功能
5.2.1  功能说明
5.2.2  疲劳驾驶报警
5.2.3  接打手持电话报警
5.2.4  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报警
5.2.5  未检测到驾驶员报警
5.2.6  抽烟报警
5.2.7  功能失效报警
5.2.8  驾驶员面部照片抓拍
5.2.9  双手同时脱离方向盘报警(选配)
5.2.10  未系安全带报警(选配)
5.3  驾驶辅助功能
5.3.1  功能说明
5.3.2  前向碰撞预警
5.3.3  车道偏离报警
5.3.4  车距过近报警
5.3.5  功能失效报警
5.3.6  前向主动拍照
5.3.7  交通标志识别(选配)
5.3.8  行人碰撞报警(选配)
5.4  其它功能
5.4.1  多平台上报
5.4.2  车辆状态数据采集
5.4.3  终端参数管理
5.4.4  报警优先级排序
5.4.5  报警附件采集
5.4.6  固件升级
5.4.7  报警提示
5.4.1  电子地图
5.4.2  超速报警及附件上传
5.4.3  驾驶员身份IC卡识别
5.4.4  无线通讯要求
5.5  外设功能要求(选配)
5.5.1  轮胎状态监测
5.5.2  变道决策辅助功能
5.5.3  盲区行人监测
5.6  功能配置要求
6  性能要求
6.1  电气性能要求
6.2  环境适应性要求
6.2.1  气候环境适应性
6.2.2  机械环境适应性
6.3  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6.4  光源标准
6.5  电源输出
6.6  轮胎状态监测
6.7  盲区监测
7  测试方法
7.1  测试说明
7.2  驾驶员行为监测功能测试
7.2.1  疲劳驾驶报警测试
7.2.1.1  测试要求
7.2.1.2  测试步骤
7.2.1.3  判定依据
7.2.2  接打手持电话报警测试
7.2.2.1  测试要求
7.2.2.2  测试步骤
7.2.2.3  判定依据
7.2.3  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报警测试
7.2.3.1  测试要求
7.2.3.2  测试步骤
7.2.3.3  判定依据
7.2.4  未检测到驾驶员报警测试
7.2.4.1  测试要求
7.2.4.2  测试步骤
7.2.4.3  判定依据
7.2.5  抽烟报警测试
7.2.5.1  测试要求
7.2.5.2  测试步骤
7.2.5.3  判定依据
7.2.6  驾驶员行为监控功能失效报警测试
7.2.6.1  测试要求
7.2.6.2  测试步骤
7.2.6.3  判定依据
7.2.7  双手同时脱离方向盘报警测试
7.2.7.1  测试要求
7.2.7.2  测试步骤
7.2.7.3  判定依据
7.3  驾驶辅助功能测试
7.3.1  前向碰撞报警测试
7.3.2  车道偏离报警测试
7.3.3  车距过近报警测试
7.3.4  驾驶辅助功能失效报警
7.3.4.1  测试要求
7.3.4.2  测试步骤
7.3.4.3  判定依据
7.4  其他功能测试
7.4.1  轮胎状态监测功能测试方法
7.4.1.1  一般要求
7.4.1.2  外观检查
7.4.1.3  基本功能测试
7.4.1.4  其他功能测试
7.4.2  盲区监测功能试验方法
7.4.2.1  试验条件
7.4.2.2  测试方法
7.4.3  电子地图试验方法
7.4.3.1  测试要求
7.4.3.2  测试步骤
7.4.3.3  判定依据
7.5  附加测试
8  安装要求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车距过近报警功能测试方法及判定依据
A.1  测试方式
A.2  测试条件
A.3  测试步骤
A.4  判定依据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不同环境下的光照条件及检测方法
B.1  概述
B.2  不同环境光照度
B.3  环境光照度测试方法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实车运行测试方法及判定依据
C.1  测试要求
C.2  测试步骤
C.3  判定方法
C.3.1  驾驶辅助功能
C.3.1.1  前向碰撞报警判定
C.3.1.2  车距过近报警
C.3.1.3  车道偏离报警
C.3.1.4  驾驶辅助功能失效报警
C.3.2  驾驶员行为监控功能
C.3.2.1  疲劳驾驶报警
C.3.2.2  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报警
C.3.2.3  抽烟报警
C.3.2.4  接打手持电话报警
C.3.2.5  未检测到驾驶员报警
C.3.2.6  双手同时脱离方向盘报警
C.3.2.7  驾驶员行为监控功能失效报警
C.4  评判依据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终端安装标定规范
D.1  安装原则
D.2  安装人员
D.3  安装前准备
D.3.1  安装前检查
D.3.2  安装前清理
D.4  安装位置
D.5  安装布线
D.5.1  取电原则
D.5.2  接线和布线原则
D.6  设备标定
D.7  安装后检验
D.8  过程记录
参 考 文 献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讯协议
目  次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讯协议(试行)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缩略语
4  终端与平台协议基础
4.1  协议基本约定
4.2  基本信息查询指令
4.2.1  查询基本信息
4.2.2  上传基本信息
4.3  参数设置查询指令
4.3.1  参数设置指令
4.3.2  查询参数指令
4.4  报警指令
4.4.1  驾驶辅助功能报警
4.4.2  驾驶员行为监测功能报警
4.4.3  胎压监测功能报警
4.4.4  盲点检测系统报警
4.4.5  激烈驾驶报警
4.4.6  卫星定位报警上传
4.5  报警附件上传指令
4.6  报警附件上传
4.6.1  车辆状态数据记录文件
4.6.2  报警附件信息消息
4.6.3  文件信息上传
4.6.4  文件数据上传
4.6.5  文件上传完成消息
4.6.6  文件上传完成消息应答
4.7  终端升级
4.7.1  终端升级方式
4.7.2  终端升级结果应答
4.8  外设立即拍照指令
5  平台数据交换协议
5.1  协议基本约定
5.2  数据实体格式
5.2.1  车辆动态信息交换业务类
5.2.1.1  主动上传终端安装信息消息
5.2.2  车辆报警信息交互业务类
5.2.2.1  主动上报报警信息消息
5.2.2.2  主动上报报警处理消息
5.2.2.3  报警附件目录请求消息
5.2.2.4  报警附件目录请求应答
5.2.3  车辆报警信息核查业务类
5.2.3.1  报警信息核查请求消息
5.2.3.2  报警信息核查请求应答
5.2.3.3  报警统计核查请求消息
5.2.3.4  报警统计核查请求应答
5.2.4  从链路平台间信息交互消息
5.2.4.1  平台查岗请求消息
5.2.4.2  平台查岗应答消息
5.2.4.3  下发平台间报文请求消息
5.3  常量定义
5.3.1  子业务类型标识
5.3.2  报警类型编码表
5.3.3  查岗对象类型定义表
5.3.4  下发报文对象类型定义表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终端注册消息补充
A.1  终端注册
参 考 文 献
团 体 标 准 T/SCSDX 0001—2019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企业监控平台 (试行)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ctive safety intellig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road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Part1: Enterprise monitoring platform (Tentative Standard) 2019 - 6 - 4 发布 2019 - 6 - 5 实施 四 川 省 道 路 运 输 协 会 发 布
T/SCSDX 0001—2019 前 言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企业监控平台; ——第 2 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 ——第 3 部分:通讯协议。 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起草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四川省道路运输协会、成都华通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彭涛、周继斌、冉卫、韩军、杨为民、蔡亮发、张华德、张炳泉、任勇、周志兵、邓 立新、陈海盟、武香祥。 I
T/SCSDX 0001—2019 目 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架构 ........................................................................... 2 4.1 系统结构 ....................................................................... 2 4.2 系统架构 ....................................................................... 3 5 企业监控平台功能 ................................................................... 3 5.1 用户管理 ....................................................................... 3 5.2 报警管理 ....................................................................... 3 5.3 驾驶员管理 ..................................................................... 4 5.4 终端管理 ....................................................................... 5 5.5 电子地图管理 ................................................................... 5 5.6 数据转发 ....................................................................... 5 6 平台性能与技术指标 ................................................................. 5 6.1 平台总体性能 ................................................................... 6 6.2 应急与报警信息响应时间 ......................................................... 6 6.3 车辆接入性能 ................................................................... 6 6.4 并发用户数量 ................................................................... 6 6.5 响应时间 ....................................................................... 6 6.6 资源利用性 ..................................................................... 6 6.7 网络传输 ....................................................................... 6 6.8 报警数据存储 ................................................................... 6 6.9 安全要求 ....................................................................... 6 6.10 平台运行环境 .................................................................. 7 II
T/SCSDX 0001—2019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企业监控平台(试行)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架构,以及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中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性能以及技术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企业监控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56-2012 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35658-2017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JT/T 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 796-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JT/T 808-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JT/T 809-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JT/T 1076-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 1077-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平台技术要求 JT/T 1078-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通信协议 3 术语和定义 GB/T 35658-2017、JT/T 796-2011、JT/T 1077-2016、JT/T 1078-2016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active safety Intelligent prevention system 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由行车记录视频、多模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安全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行为 监测及人脸识别系统等产品组成,实现业务管理、行业监管以及数据交互和共享。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图 像处理、人脸特征识别分析、车道检测、北斗/GPS 定位、自动导航等智能技术,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和车辆行驶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和行驶安全隐患进行报警提醒,避免事故的发生。 3.2 1
T/SCSDX 0001—2019 政府监管平台 government management platform 对运输企业的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企业监控平台、营运商服务进行监管的平台。 3.3 企业监控平台 enterprise management platform 对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进行管理的平台,同时提供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报警数据存储及查询、 安全态势分析、车辆实时监控、车辆报警信息处理、驾驶员安全档案管理以及车辆安装信息管理等功能, 企业监控平台服从政府监管的管理。 3.4 第三方监测平台 third-party management platform 通过数据分析和功能抽查等手段对运输企业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发 布统计结果,确保运输企业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平台。 3.5 一级报警 first level alarm 风险等级较低,仅包含报警信息,无报警附件,平台可使用图标进行提示,不要求监控人员立即处 理的一类报警。 3.6 二级报警 second level alarm 风险等级较高,包含报警信息和报警附件,平台应使用弹窗、提示音或者发短信的方式提醒监控人 员,要求立即处理的一类报警。 4 系统架构 4.1 系统结构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包含卫星定位子系统、主动安全子系统,如图 1 所示,同时满 足以下: 图1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组成结构 2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主动安全子系统卫星定位子系统
a) 卫星定位子系统应符合 GB/T 19056-2012、GB/T 35658-2017、JT/T 794-2011、JT/T 796-2011、 JT/T 808-2011、JT/T 809-2011 标准的要求; b) 主动安全子系统应包含视频监控功能,视频监控功能应符合 JT/T 1076-2016、JT/T 1077-2016 T/SCSDX 0001—2019 及 JT/T 1078-2016 标准的要求。 4.2 系统架构 由企业监控平台、政府监管平台、第三方监测平台共同构成道路运输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管理平 台。终端同时连接企业监控平台、政府监管平台以及第三方监测平台,政府监管平台接收终端报警信息, 必要时从企业监控平台获取报警附件;第三方监测平台按实际抽查需要,从终端获取报警信息及报警附 件,平台架构如图 2 所示。 图2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架构 5 企业监控平台功能 5.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应满足 JT/T 1077-2016 中第 5 章 5.2 用户管理中描述的功能。 5.2 报警管理 5.2.1 报警类型 平台应支持接收由终端触发并上传的前向碰撞报警、车道偏离报警、车距过近报警、驾驶辅助功能 失效报警、疲劳驾驶报警、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报警、接打手持电话报警、抽烟报警、未检测到驾驶员报 警、驾驶员行为监测功能失效报警等报警信息和报警附件。 5.2.2 报警信息处理 平台应实现对终端上传报警信息的实时处理,平台接收到报警时应区分报警级别进行处理,同时满 足以下要求: a) 平台接收到一级报警时,应记录报警信息并存档; 3 第三方监测平台企业监控平台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终端政府监管平台无线通讯网络无线通讯网络互联网或专网无线通讯网络互联网或专网互联网或专网
T/SCSDX 0001—2019 b) 平台接收到二级报警时,应记录报警信息并存档,同时应以声音或图像的方式提醒监控人员; c) 平台应具备从终端获取报警附件的功能,支持自动获取附件和人工操作获取附件,同时能够根 据车辆、报警类型、报警等级、触发时间等信息设置报警附件获取策略; d) 平台应具备自动将报警信息与驾驶员、车辆信息进行关联的功能; e) 平台保存报警信息时,至少应包含报警类型、报警等级、车牌号、驾驶员姓名、驾驶证号、报 警开始时间、报警结束时间、报警时车速、经纬度、车辆状态信息等。 5.2.3 报警展示 平台应具备向监控人员展示终端报警的功能,功能要求如下: a) 平台应支持通过图标、弹窗、提示音、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接收报警提醒; b) 支持设置报警提醒策略,根据不同报警类型、报警等级、风险等级能够进行差异化提醒; c) 支持设置报警提醒变化策略,在单位时间或单位里程内接收到来自同一辆车的相同报警超过一 定数量,可根据策略更换提醒方式; d) 平台应该能够实时展示接收到的报警,展示的内容应包含完整报警信息; e) 平台能够根据报警类型和报警等级设置最大处理时间,超出时间未处理,能够进行提醒。 5.2.4 报警查询 平台应能够实现对所有相关企业车辆报警信息的查询,按照要求生成不同类型的查询报表,具体要 求如下: a) 支持按驾驶员姓名、车牌号、报警类型、报警等级以及报警时间段查询报警信息; b) 支持对报警信息及报警附件进行查看、播放及下载等操作; c) 支持查询信息报表生成功能,生成包含查询时间段、查询发起方身份、详细报警信息等在内的 查询报表,并应支持报表的导出功能。 5.2.5 报警信息统计分析 平台应能够实现对所有相关企业车辆报警信息的分析,按照需求生成不同类型的分析报告,具体要 求如下: a) 应能够展现平台中各种类型报警变化趋势和占比; b) 应能够生成驾驶员报警统计表和车辆报警统计表; c) 应能够动态生成驾驶员和车辆的危险系数排名。 5.3 驾驶员管理 5.3.1 驾驶员信息管理 平台应当具备驾驶员信息管理,满足以下要求: a) 驾驶员信息应包含驾驶员姓名、身份证号码、驾照信息、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号、驾驶员正面照、 驾驶员评分、累计驾驶时长等信息; b) 具备对驾驶员信息进行录入、导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5.3.2 驾驶员行为分析 平台应具备根据驾驶员相关驾驶行为数据、安全报警数据对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的 功能,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4
T/SCSDX 0001—2019 a) 平台应能够按照相应指标对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周期性评分,评分结果应能保存到驾驶员信息 中; b) 平台用户可按照不同标准对驾驶员评分进行排序、筛选操作。 5.3.3 驾驶员身份识别 平台应具备驾驶员身份识别功能,功能满足以下要求: a) 平台应能够接收终端上传的驾驶员 IC 卡信息和驾驶员面部照片,能够通过信息对比和人脸识 别的方式对驾驶员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以语音形式发送给终端; b) 平台人脸对比失败或对比条件不满足,应自动提醒监控人员进行人工处理; c)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平台应以不大于 60 分钟的时间间隔,自动向终端发送指令获取当前 IC 卡信息和当前驾驶员面部照片,进行动态身份核查,核查不通过则应触发报警提醒监控人员; d) 驾驶员身份验证通过后,平台应将车辆行驶时间、行驶里程、报警数据等信息跟驾驶员进行关 联。 5.4 终端管理 5.4.1 终端信息管理 平台应当具备终端信息管理功能,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终端信息包含终端生产厂家、终端型号、终端 ID、终端序列号、生产日期、MAC 地址、安装车 牌号、安装时间等; b) 支持按照终端信息对终端信息进行分类、筛选以及查询等功能; c) 支持对车辆安装信息的更新、修改及删除。 5.4.2 终端参数管理 终端参数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平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获取终端参数; b) 平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修改终端参数,同时支持多终端同时下发指令。 5.4.3 终端版本管理及升级 终端版本管理及升级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平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获取终端版本信息; b) 平台应具备终端版本文件管理功能; c) 平台应能够通过下发指令控制终端进行升级,同时支持多终端同时下发指令; d) 平台应具备设置终端升级策略的功能,实现终端定时、分批次升级,同时能够跟踪终端升级结 果。 5.5 电子地图管理 平台的电子地图管理应符合JT/T 796-2011标注5.1.13中的要求,同时应具备更新的功能。 5.6 数据转发 平台宜具备通过GB/T 28181协议进行视频数据转发的功能。 6 平台性能与技术指标 5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