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
真题及答案
一、认真读题,细心填写(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王泽每天大约喝 200 毫升牛奶,如图这盒牛奶大约可以喝(
)天。
【答案】5
【解析】
【分析】1 升是 1000 毫升,用除法求出 1000 毫升里面有几个 200 毫升,这盒牛奶就可以喝
几天。
【详解】1 升=1000 毫升
1000÷200=5(天)
则这盒牛奶大约可以喝 5 天。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 1 升=1000 毫升,再进行计算。
2. 笔算“420÷72”时,可以把 72 看作(
)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
【答案】
①. 70
②. 大
【解析】
【分析】笔算“420÷72”时,除数 72 接近整十数 70,则把 72 看成 70 来试商。被除数不
变,除数变小,商变大。则将 72 看成 70 试商,除数变小了,初商可能偏大。
【详解】笔算“420÷72”时,可以把 72 看作 70 来试商,这时商会偏大。
【点睛】本题考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需熟练掌握。
3. 512÷□7,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3□3÷35,如果商的末尾是 0,
□里填最大填(
)。
【答案】
①. 4
②. 8
【解析】
【分析】512÷□7,要使商是两位数,则 51>□7,据此解答;
3□3÷35,如果商的末尾是 0,也就是商是两位数,则 3□≥35,3□除以 35 的商是 1,当
余下的数与被除数个位的 3 合起来小于 35 时,此时商的末尾一定是 0。
【详解】512÷□7,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1、2、3、4,则□里最大填 4;
3□3÷35,如果商的末尾是 0,35÷35=1;36÷35=1……1,13<35;37÷35=1……2,
23<35;38÷35=1……3,33<35;39÷35=1……4,43>35;□里可以填 5、6、7、8,
则□里填最大填 8。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有 105 颗珠子,每 40 颗穿成一串,最多能穿(
)串;要想再多穿 1 串,至少还
要添(
)颗珠子。
【答案】
①. 2
②. 15
【解析】
【分析】用 105 除以 40,求出商和余数,商表示最多能穿多少串;用 40 减去余数,表示要
想再多穿 1 串,至少还要添多少颗珠子。
【详解】105÷40=2(串)……25(颗)
40-25=15(颗)
有 105 颗珠子,每 40 颗穿成一串,最多能穿 2 串;要想再多穿 1 串,至少还要添 15 颗珠子。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把 41 27 14
,15 14
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210
)。
【答案】15×(41-27)=21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乘法中的一个乘数是一个减法的差,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进
行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综合算式为:15×(41-27)=2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本题中乘法中的一个乘数是减法的差,
那么说明先算的是减法,看出先算什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在括号里填上“>”“<”或“=”。
1 个周角(
)2 个直角
450÷3+4×3(
)450÷(3+4×3)
400÷25(
)800÷50
480÷(3×2)(
)480÷3÷2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等于 360°的角就是周角;等于 90°的角就是直角,据此解答;
(2)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4)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详解】(1)2×90°=180°,360°>180°,则 1 个周角>2 个直角;
(2)450÷3+4×3
=150+12
=162
450÷(3+4×3)
=450÷(3+12)
=450÷15
=30
162>30
则 450÷3+4×3>450÷(3+4×3);
(3)400÷25=(400×2)÷(25×2)=800÷50;
(4)480÷(3×2)=480÷3÷2。
【点睛】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
比较。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
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
7. 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相距 5 厘米的平行线有(
)条。
【答案】2##两##二
【解析】
【分析】如下图,直线 b、直线 c 都与直线 a 平行,且相距 5 厘米,所以在同一平面内,与
已知直线相距 5 厘米的平行线有且只有 2 条。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相 5 厘米的平行线有且只有 2 条。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知识的掌握。
8. 图中量角器测量的∠1=(
)°。这副三角板拼成的∠2=(
)°。长
方形纸折出的∠3=40°,∠4=(
)°
【答案】
①. 60
②. 75
③. 25
【解析】
【分析】(1)观察图形的外圈可知:∠1 的一边对着 140°,另一边对着 80°,用 140°减
去 80°,据此解答即可;
(2)观察两个三角板可知:一个三角板的度数是 30°,另一个三角板的度数是 45°,用
30°加上 45°,据此解答即可;
(3)观察图形可知:∠3 和 2 个∠4 组成一个直角,用 90°减去 40°的差再除以 2,求出
∠4 的度数。
【详解】(1)140°-80°=60°
(2)30°+45°=75°
(3)(90°-40°)÷2
=50°÷2
=25°
【点睛】熟练掌握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以及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水果店运来 798 箱橙子,每天卖出 42 箱,几天可以卖完?”用竖式计算结果(图中竖
式),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卖出(
)天后还剩 378 箱。
【答案】10
【解析】
【分析】根据竖式计算方法可知,箭头所指的位置的商在个位上,即表示 9 个 42 是 378,
也就是 9 天卖了 378 箱;商的十位是 1,10×42=420,表示 10 天卖了 420 箱;798-420=
378(箱),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图中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卖出 10 天后还剩 378 箱。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10. 在 ABCCAABCCAABCCA…中,第 20 个字母是(
);如果一共有 37 个字母,那么 C
有(
)个,A 有(
)个。
【答案】
①. A
②. 14
③. 15
【解析】
【分析】每 5 个字母为一组,按 A、B、C、C、A 的顺序排列。用 20 除以 5,没有余数,则
第 20 个字母是一组的最后一个,即 A。37÷5=7……2,则 37 个字母可分成 7 组,余 2 个。
每组有 2 个 C 和 2 个 A,余的 2 个字母是 A 和 B,则 37 个字母中有 2×7 个 C,2×7+1 个 A。
【详解】20÷5=4(组),则第 20 个字母是 A。
37÷5=7(组)……2(个)
2×7=14(个)
2×7+1
=14+1
=15(个)
C 有 14 个,A 有 15 个。
【点睛】本题考查周期问题,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答,余数是几,答案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个。
如果没有余数,则正好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
二、巧思妙想,明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共 5 分)
11.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不互相平行就一定互相垂直。(
)
【答案】×
【解析】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垂直
是相交的特殊情况。据此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不互相平行就一定互相垂直,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注意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12. 把算式 32×(20÷4)中的括号去掉,计算结果不变。(
)
【答案】√
【解析】
【详解】按照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的计算顺序求出算式的结果为 160;
去掉括号后算式是 32×20÷4,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为 160,两次计算的
结果相同,据此解答。
【解答】带上括号时:32×(20÷4)
=32×5
=160
不带括号时:32×20÷4
=640÷4
=160
160=160,计算的结果不变,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判断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按照先计算小括号的运算,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解答。
13. 把 5 厘米长的线段的一端延长 500 米,还是一条线段。(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线段的含义: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能测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 5 厘米长的线段的一端延长 500 米,还是一条线段。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的含义,应注意理解和掌握。
14. 钟面上 2 时 55 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
)
【答案】×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 12 大格,每一大格对应的夹角是 30°,2 时 55 分,分针指向 11,时针
指向 2 和 3 的之间,11 到 2 有 3 大格,对应的夹角是 30°×3=90°,11 到到 3 有 4 大格,
对应的夹角是 30°×4=120°,所以 2 时 55 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大于 90°,小于
120°,是钝角,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 2 时 55 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钝角,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度量和分类知识的掌握。
15. 王泽从一个盒子里摸了 36 次(每次摸完放回),摸到的全是白棋子,盒子里装的一定都
是白棋子,没有其他颜色棋子。(
)
【答案】×
【解析】
【分析】王泽在一个箱子连续摸 36 次都是白棋子,盒子里可能都是白棋子,也可能盒子里
白棋子数量比其他颜色棋子的数量较多;所以不能确定。
【详解】王泽从一个盒子里摸了 36 次(每次摸完放回),摸到的全是白棋子,盒子里装的可
能都是白棋子,也可能有其他颜色棋子,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解答。
三、精挑细选,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5 分)
16. 3 只燕子一个星期吃了 924 只害虫,平均每只燕子吃了(
)只害虫。
A. 924÷3÷7
B. 924÷7
C. 924÷3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害虫总只数除以燕子数量,求出平均每只燕子吃害虫只数。再除以天数,求出平
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只数。用害虫总只数除以天数,求出这些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只数。
【详解】A.924÷3÷7 求出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只数;
B.924÷7 求出这些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只数;
C.924÷3 求出平均每只燕子吃害虫只数。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时应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17. 图中点 C 到对边 AB 的距离是(
)毫米。
A. 30
【答案】B
【解析】
B. 24
C. 40
【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条
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详解】由分析得:
图中点 C 到对边 AB 的距离是 24 毫米。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四年级有 10 名同学接受了调查访问: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你做了几次家务?调查结果
是:3、4、2、3、3、2、2、1、5、3;图(
)正确表达了这个调查报告的数据。(图中
横轴表示次数,纵轴表示人数)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