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 是( ) 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2.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 B.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成为“日不落帝国“ 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3.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 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 事件 4.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 中有误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
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 A.1953 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 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 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1979 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 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 7.“一带一路”既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更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凿空之旅”指 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凿空之旅”的影响。 (2)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从中我们可以 得到哪些启示?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 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
(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 重要意义。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 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活动三:史论结合 史实 结论 例:1927 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 山革命根据地 ①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新道路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 ②
2017 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 是( ) 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考点】2P: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掌握情况.识记并区分诸子百家的主张.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强调“法 与时移”,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孟子提出“仁 政”;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民心;老子主张“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 方能够相互转化. 故选 A. 2.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甲国是典型的城邦国家,曾经颁布过《十二铜表法》 B.乙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后来成为“日不落帝国“ 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丁国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考点】JD: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以日本的版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影响. 【解答】观察题干的图片可知,据“2 世纪帝国版图”可知,甲国是典型的帝国,曾经颁布 过《十二铜表法》.乙国是英国,在 19 世纪 40 年代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成为“日 不落帝国”是在 18 世纪后半期;丙国是美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联邦制的 政体;丁国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近代化,后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故选 D. 3.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 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事件 【考点】M4:太平洋战争. 【分析】本题以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 的错误为依托,考查珍珠港事件. 【解答】在军事行动上,“它”是 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 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 这里的“它”是指珍珠港事件.1941 年 12 月 7 日凌晨,日 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 战争序幕.12 月 8 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20 多个国家,珍珠港事件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 故选 D. 4.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 中有误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59:三省六部制;72: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中央集权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进一 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立六部.明成祖朱棣因为皇帝要办理的事情太多,个人精 力有限开始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 所以②③是错误的描述;①④都是对中国古代 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正确描述,排除. 故选 B. 5.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 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 A.1953 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 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 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1979 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考点】EC:中美建交.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尼克松访华的相关内容.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 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解答】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美两国“跨越 太平洋的握手”的开始. 故选 C. 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 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考点】92:戊戌变法;8A: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抗争运动;1895 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
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 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解答】选项 A 是鸦片战争,对应的是虎门销烟,所以错误. 选项 B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应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错误. 选项 C 是甲午战争,对应的是戊戌变法,所以正确. 选项 D 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应的是义和团运动,所以错误.符合题意的是选项 C. 故选 C. 二.非选择题 7.“一带一路”既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更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凿空之旅”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凿空之旅”的影响。 (2)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 的两例史实。从中我们可以 得到哪些启示? 【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73:郑和下西洋;GB: 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中“凿空之旅”所指的历史事件名称和“凿空之旅”的影响.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以及从中得 到的启示. 【解答】(1)材料中“凿空之旅”指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 促进汉朝和西域的经 济文化交流;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权创造了条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玄奘西行,马 克.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马球游戏从波斯传入中国;四大发明外传等.从中我们得到 的启示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学习等. 故答案为:
(1)张骞出 使西域;促进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权创造了条 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玄奘西行、马克.波罗来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学习等.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 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 (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④③①② (填序号),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 阐述其重要意义。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 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 活动三:史论结合 史实 结论 例:1927 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 1956 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社会主义改造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 史新时期 (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