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 分)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D.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反射
2.(3 分)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铁块在锻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3.(3 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铁 A、B 上方都是 S 极
B.通过电磁铁 A 和 B 的电流相等
C.电磁铁 A 的磁性强于电磁铁 B 的磁性
D.向右移动滑片 P,电磁铁 A、B 磁性都减弱
4.(3 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于 2017 年 4 月 22 日完成对接,并于 4 月 27 日完成首次推
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完成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B.天宫二号在绕地球匀速飞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在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惯性不变
D.天宫二号上物体有“失重”现象,是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变为零
5.(3 分)小科在学习了《家庭用电》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电路中甲、丁串联
B.电路中丙连接方式不正确
C.闭合开关 1、2,甲灯亮、乙灯不亮,说明乙灯被短路
D.用测电笔检测丙插座的两孔时,测电笔氖管都能发光
二、填空题
6.(4 分)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图 2
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型图:引擎盖可绕 O 点自由转动,A 为引擎盖重心位置.由图 2 可知,
该杠杆属于
杠杆,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 G 的力臂逐渐
.
7.(4 分)“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彩球温度计”
是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
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
,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
处于如图位置,此时 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与 D 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
8.(4 分)某同学为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
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规格为“10Ω 0.5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电电压恒为 4.5V.请回答:
(1)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经检测发现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该故
障可能是
.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重新进行实验,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 P 改变电阻 R 两端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
三、实验探究题
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
已知:①a、b 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 点压强等于 a 点上方液柱
压强与左管内气压 P1 之和;③b 点压强等于 b 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 P2 之和;④液
体 1 和液体 2 密度不同.该小组同学先关闭 2 打开和 1,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再
关闭 1 打开和 2,重复上述操作,具体数据记录如表:
液体种类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实验次数
液体 1
第
第
第
一
二
三
次
次
次
液柱高度(h1/cm)
10
20
30
液柱高度(h2/cm)
液体 2
每
四
次
10
第
第
五
六
次
次
20
30
左管内气体压强(P1/千帕) 99
97
95 右管内气体压强(P2/千帕) 100
99
98
(1)以下研究过程所用到的方法与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同的是
A.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C.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
D.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
(2)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
.
(3)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
(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
10.某兴趣小组用二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测导体电阻.请
分析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 C 点时,发现两表才
有示数,示数分别为 2V、0.2A.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
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 1 电路连接完整.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 2
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电压/V
1
2
3
2.0
2.5
2.8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电流/A
0.20
0.28
(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 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
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
小能控制到
V.
四、解答题
11.2017 年 5 月 5 日,大飞机 C919 首飞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向前迈进一大
步.C919 主要性能参数如表所示:
中国商飞 C919
最大载重
77.3 吨
巡航速度 0.78﹣0.8 马赫(相当于 954km/h 到 980km/h)
巡航高度
最长航程
12100 米
5555 公里
最多座椅数
190 个
(1)上海到广州的空中距离大概是 1470km,若全程以最大巡航速度匀速飞行,则 C919 从
上海到广州大约需多长时间?
(2)当 C919 发动机总推力达到 2×105N,飞行速度达到 954km/h 时,C919 发动机的总输出
功率是多少?
(3)当 C919 以最大载重停在机场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大约为 0.1m2,则 C919 对
地面的压强约多少?
12.空气净化器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如图是某四层塔式空气净化器的原理图.相关
参数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额定电压
某某空气净化器
220V~50Hz
工作档位
待机
1 档
2 档
3 档
4 档
5 档
6 档
功率(W)
0.9
23
44
75
净化空气量(m2/h)
噪音(dB)/声压级
﹣
﹣
120
240
360
23
32
39
103
500
47
123
610
49
148
760
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净化器在 2 档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
(2)该净化器在 4 档正常工作时,净化 45m2 的空气需要多长时间?
(3)晚上可将净化器调至 1 档,以减弱噪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请计算该净化器在 1 档连
续正常工作 8 小时共消耗多少电能?
2017 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 分)(2017•金华)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D.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反射
【分析】光的传播有三种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
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发生反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
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
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等.
【解答】解:
A、“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正确;
D、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现象,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折射以及光的直线传播,是一道光学基础题.需要注意
的是彩虹的成因是光的折射现象.
2.(3 分)(2017•金华)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铁块在锻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分析】(1)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3)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多;
(4)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解答】解: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
管吸热,但是温度不变,故 A 错误;
B、人们搓手取暖,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内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 B 错误;
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
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故 C 正确;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铁块在锻烧过程中,其内能不是从零开始增加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能量转化、水的比热容大、内能等问题,考
查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3 分)(2017•金华)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