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及 答案 该部分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请你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 第Ⅰ卷(客观题 共 46 分) 求的。 1. 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①金字塔 ②象形文字 ③狮身人面像 ④帕特农神庙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是古 埃及文化成就之一,狮身人面像是埃及胡夫金字塔旁的哈夫拉金字塔前的一座雕像,属于古 代埃及的是①②③,A 项正确;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2.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说明了某因素对古埃及文明产 生与发展的影响,该因素是 A. 社会性质 B. 人口规模 C. 地理环境 D. 经济类 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指的是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说明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产生和发展,C 项正确;埃及的社会性质、人口规模、经济类型均 是受到尼罗河的影响,而不是社会性质、人口规模、经济类型影响古埃及文明产生与发展, 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3. 若要排练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短剧,以下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B. 首陀罗在田地里辛苦劳动 C. 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 D. 刹帝利命令军队出兵作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吠舍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三等级,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因此吠舍 是不可能在法庭上审讯犯人的,C 项正确;ABD 项中的描述都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 项。 4. 伯利克里曾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在当时, 真正享有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资格的是( ) A. 全体居民 C.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答案】C 【解析】 B. 全体成年居民 D. 外来移民和奴隶 【详解】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 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领导雅典推行改革,创立并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最高权力 机构是公民大会,民主权利享有者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故选 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 5. 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 、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 画、建筑等方面放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古希腊文化在公元前 4 世纪传播到了东方,也受到东方文化的渗透,这得益于 A. 古埃及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波斯帝国 D. 古罗马 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公元前 4 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4 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 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 城,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东方文化也渗透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 B 项正确;公元前 15 世纪, 埃及成为地跨亚非的帝国,公元前 6 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因此古埃及帝国与题干时 间“公元前 4 世纪”不符,排除 A 项;波斯帝国在亚历山大的进攻下灭亡,波斯帝国与古希 腊文化传到东方无关,排除 C 项;古罗马帝国是在公元前 27 年建立,与题干时间“公元前 4 世纪”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6. 制作大事年表,能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某同学整理了古代罗马国家的大事年表其中正 确的是
A 公元前 221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B 公元前 2 世纪,成为太平洋地区的霸主 C 公元前 73 年,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衰落 D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B. B C. C D. D A. A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D 项正确;罗马共 和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 509 年,排除 A 项;公元前 2 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排除 B 项;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公元前 73 年,属于罗马共和国是时期,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 下列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表述有误的是 A.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B. 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C. 凯撒命人编制的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D.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随意有百科全 书式学者之称的是亚里士多德,而不是苏格拉底,B 项符合题意;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 论”,他认为霌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排除 A 项;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 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排除 C 项;如前所述, 亚里士多德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现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 推动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 佛教创立后,最初传播于恒河流域,后传遍南亚次大陆,又传往东亚、东南亚。佛教倡 导众生平等,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上述材料中没有涉及 A. 佛教产生的过程 B. 佛教的教义
C. 佛教传播的过程 D. 佛教的地位 9. 下图中的唐代高僧曾西行求取佛法,其弟子将他口述的经历记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这位唐代高僧是 A. 屋大维 B. 阿倍仲麻吕 C. 但丁 D. 玄奘 10.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皈依了某宗教,该宗教是 A. 道教 B. 犹太教 C. 基督教 D. 佛教 11. “既传播了宗教,又利用宗教建立起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个“大帝国”是 A. 查理曼帝国 C. 奥斯曼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答案】8. A 9. D 10. C 11. B 【解析】 【8 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佛教创立后”说明题干并没有涉及佛教产生的过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A 项符合题意;“教倡导众生平等,行善积德, 乐善好施”是佛教的教义,排除 B 项;“最初传播于恒河流域,后传遍南亚次大陆,又传往 东亚、东南亚”体现的是佛教的传播,排除 C 项;“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佛教的地位,排 除 D 项。故选 A 项。 【9 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唐代高僧曾西行求取佛法”“唐代高僧曾西行求取佛法”体现的是唐朝玄 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的历史,D 项正确;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统治者,排除 A 项;阿倍仲麻吕 是 日本僧人,排除 B 项;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意大利著名诗人,排除 C 项。故 选 D 项。 【10 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建立的蛮族王国之一,欧洲的主
要宗教是基督教,4 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所以,他皈依的宗教应是基督教, 通过皈依及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C 项正确;道教 是中国本土宗教,排除 A 项;犹太教是犹太人信仰的宗教,排除 B 项;佛教主要在亚洲传播,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1 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经过不 断扩张,到 8 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 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B 项正确;查理曼帝国即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首先不是 利用宗教建立起来的,且不是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排除 A 项;奥斯曼帝国、拜占庭帝 国也都不是利用宗教建立起来的,也谈不是传播宗教,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12. 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政治制度。国王是最高 的领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在这种体系下,各级领主依 次从属,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欧政治制度是 A. 雅典民主制 B. 封建等级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8 世纪前期,欧洲的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任宫 相进行改革。他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 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题干的“各级领主 依次从属,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是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故 B 符合题意;雅典民主制与查理•马特改革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是在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后形成,故 C 不符合题意;民主共和制与题干的查理•马特改革无关,故 D 不符 合题意。故答案选 B。 13. 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 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 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A. 实行土地公有制 B.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经济自给自足 D. 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自己制作”等信息可知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 园都通过自己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经济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 C;东汉和中世纪 西欧庄园都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居民都带有农奴性质,不是自由民,排除 AD;东汉和中世 纪西欧庄园的经济都带有自给自足的性质,没有出现雇佣关系,较少面向市场,因此没有出 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 B。故选 C。 14. 《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 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A. 公民陪审法庭 B. 庄园法庭 C. 元老院 D. 公民大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 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 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所以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5.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A. 城市的兴起 B. 农业的发展 C. 科学的进步 D. 教育的普及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导致 10 世纪西欧出现了 的现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 10 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长篇 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重新兴起发 展。A 项符合题意;图片中还有商业贸易的发展,B 项不合题意;CD 两项图片没有涉及到, 不合题意,故选择 A。 16.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免赋税特权 ②教育自主权 ③言论自由权 ④司法特权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A.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3 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 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所以,①②④ 项符合题意;③项不符合史实,需排除含③的 ABC 三项。故选 D。 17.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 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 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结合课本所学,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东 罗马帝国)的都城,据材料“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
基督教学者逃到了意大利”,可知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学 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结合所学可知,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 式,反对教会的说教,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 到重要作用,①③项正确,C 项符合题意;拜占廷帝国的一些学者虽然信奉基督教,但拜占 廷帝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信奉基督教,而是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②项错误;AB 两项不合 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拜占庭帝国闭关自守的相关信息,④项错误;D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 下图为九年级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根据笔记中相关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 领导人物:源赖朝 内容: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改革 影响: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8. 笔记中提到的“经济政治改革”是 A. 戊戌变法 C. 大化改新 19. 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这处错误是 B. 明治维新 D. 商鞅变法 A. 背景 B. 领导人物 C. 内容 D. 影响 20. 笔记中提到“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当时,能够把唐朝先进制度传 B. 遣唐使 C. 按察使 D. 指挥使 19. B 20. B 回日本的是 A. 节度使 【答案】18. C 【解析】 【18 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六七世纪时,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是大化改新,C 项正确; 戊戌变法、商鞅变法分别是中国清朝和秦国的改革,排除 AD 项;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学习 西方的改革,排除 B 项。故选 C 项。 【19 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时的领导人是孝德天皇,他的年号为“大化”,所以称为“大化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