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⑤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⑥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喻
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槲叶落山路
②.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 怜君何事到天涯
停杯投箸不能食
⑤. 戍鼓断人行
⑥. 不以己悲
⑦.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槲、竞、怜、涯、箸、
戍、己、畔”等字的正确书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做从不 jiǎo( )揉造作的人,要有盲者聋者的智慧,去听无声之声,去看无色之色,
当我们闭上双眼,即看到心中无限的世界美轮美奂;当我们掩上双耳,即听到大自然生机盎
然的 bó( )发之声。心境变宽了,并且纤尘不染!“ 世界上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
灵。”
(1)给加点字注音。
)尘
纤.(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ǎo(
)揉造作 bó(
)发
【答案】(1)xiān
(2)
①. 矫
②. 勃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
纤.尘:细小的灰尘。纤,读作 xiān。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矫揉造作:读音 jiǎo róu zào zuò,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
(2)勃发:读音 bó fā,焕发;旺盛。
3. 依次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哥白尼所发动的这一场天文学革命,
了中世纪以来的神学权威,
起科学的理
性精神,
了一整套观察、实验与思考的方法,由此为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
成立
树立
发现
形成
B. 铲除
D. 打破
确立
建立
建成
发展
础。
A. 质疑
C. 挑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一空:
质疑:提出疑问。挑战:主动尝试战胜对方;激使敌方出战;首开衅端;鼓动对方与自己竞
赛。铲除:根除,彻底消灭。打破:指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击而出现缺口或裂为碎片或
几部分或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
在此形容神学权威受到哥白尼发动的天文学革命的威胁,应使用“挑战”;
第二空:
成立:创立,建立,设立;是指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树立:建立;建树。确立:指牢固地
建立或树立。建立:开始成立;开始形成。
在此形容理性精神,应使用“树立”;
第三空:
发现: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形成:指通过一种或多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导
致另一种或多种事物产生或者变化的某种情况。建成:建设成为。发展:事物从出生开始的
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
在此形容整理出一整套观察、实验与思考的方法,应使用“形成”;
故选 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
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B.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
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
名学生完成 20 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
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答案】A
【解析】
【详解】B.成分残缺,第三小句缺少主语,删去“使得”;
C.语序不当,将“三个月内”移到“完成”前;
D.搭配不当,“录取”与“名额”搭配不当,删去“名额”;
故选 A。
5.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作品集以别号来命名。
B.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文中“更定”指早上八时左右。
D. 《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答案】C
【解析】
【详解】C.有误。“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故选 C。
6.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演讲活动,请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在运用搜集到的材料写作演讲稿时,发现下列诗句有一项不能体现这种“君子自强
不息”的精神,请选出这一项( )
A.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C.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在列举事例时,为了句式整齐,演讲时更有气势,请将下文补充完整。
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班的演讲活动开展时间定在本周三下午三点,地点学校小礼堂,作为语文课代表,
语文老师安排你去邀请校长来参与活动,并担任评委,你将怎样去说。
【答案】(1)D (2) ①. 袁隆平一心为民
②. 辛勤耕耘
③. 实乃“杂交水
稻之父”
(3)示例:某校长,我班本周三下午三点将在学校小礼堂,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演
讲活动,想请您担任评委,可以吗?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D 项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孟郊的《登科后》中的
诗句,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用这首诗表达自己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不能体
现“君子自强不息”。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注意字数要基本一致,相同位置的词性要基本相同。例句中“邓稼先”
是人名;“心怀祖国”是信念;“鞠躬尽瘁”是行动;“无愧‘两弹元勋’”是称号。仿写
的句子要依次对应。钱学森,一心为国,潜心研究,终成“导弹之父”。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人说话要注意称呼“某校长”,活动对象时间地点说清楚“我班本周
三下午三点将在学校小礼堂”,活动内容也要说清楚“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活
动”,邀请对方做什么要明确“想请您担任评委”,语气要委婉“可以吗?”。
二、阅读与赏析(共 63 分)
(一)(10 分)
①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冈上大虫,迎喝将来,尽皆出来看,哄动
了那个县治。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到县
前衙门口,知县已在厅上专等。武松下了轿,扛着大虫,都到厅前,放在甬道上。知县看了
武松这般模样,又见了这个老大锦毛大虫,心中自忖道:“不是这个汉,怎地打的这个猛虎!”
便唤武松上厅来。武松去厅前声了喏,知县问道:“你那打虎的壮士,你却说怎生打了这个
大虫?”武松就厅前,将打虎的本事,说了一遍。厅上厅下众多人等都惊的呆了,知县就厅
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凑的赏赐钱一千贯,给与武松。武松禀道:“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
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
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知县道:“既是如此,任从壮士。”
武松就把这赏钱,在厅上散与众人猎户。
……
②又过了三二日,那一日,武松走出县前来闲玩,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叫声:“武都头,
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武松回过头来看了,叫声:“阿呀!你如何却在这
里?”不是武松见了这个人,有分教:阳谷县里,尸横血染。直教:钢刀响处人头滚,宝剑
挥时热血流。毕竟叫唤武都头的正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上面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7. 选文第一段是怎样刻画武松的,突出了武松哪些特点?
8. “背后一个人”是___________,“钢刀响处人头滚”暗示下文的___________情节。
9. 一部《水浒》,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在小组讨论中有同
学对“宋江和鲁智深”中谁最有“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请你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具体
事例简要分析。
【答案】7. 正侧面相结合或侧面描写、语言描写;武艺高强(本领高强、勇猛)、忠厚仁德
8.
①. 武大郎
②. 血刃潘金莲或斗杀西门庆
9. 示例一:宋江,重兄弟义气,为救晁盖特意去通风报讯;重忠君大义,在梁山上设“忠
义堂”,一心只求招安。
示例二:鲁智深,重情重义,野猪林义救林冲,并一路护送;行侠仗义,为金翠莲、刘太公
之女出手声张正义。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及人物特点。从第①段“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
巷,都来看迎大虫”,可知这是侧面表现武松的英勇;“武松下了轿,扛着大虫,都到厅前,
放在甬道上”,这是正面描写武松扛着老虎的英勇姿态;“武松就厅前,将打虎的本事,说
了一遍。厅上厅下众多人等都惊的呆了,知县就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凑的赏赐钱一千
贯,给与武松”这是从侧面表现武松的武艺高强;“武松禀道:‘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
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
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这是语言描写角度表现武松的忠
厚仁德。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识记。武松在阳谷县打死老虎之后,就在阳谷县做了都头,却遇到了本在清河
县的哥哥武大郎。这背后叫的人就是“武大郎”。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与西门庆有染,现在
武松回来了,可以为武大郎做主。所以这“钢刀响处人头滚”就是暗示血刃潘金莲或斗杀西
门庆的情节。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宋江:一是对兄弟的义气。对待兄弟从不吝啬钱财,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比如在柴进府上,
第一次见到武松,就先后送给 20 两银子。在发配江州的路上,遇到在街头打把式卖艺的薛
勇,马上就给了 5 两银子。再有就是给晁盖通风报信。当时何涛拿着公文,带领着府衙里的
衙役,已经来到了郓城县,就准备在通知了郓城县令之后,去东溪村抓人了。这个时候,如
果是一般人的话,就算是亲兄弟,大概也远远地回避了。毕竟引火烧身的事,谁会傻到会自
己往上扑。然而宋江当时想的却是:“晁盖是我心腹弟兄,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
休了。”接下来,他先找了个借口把何涛稳住,然后更是冒着天大的风险,亲自骑了一匹马,
跑去向晁盖报信。这其中,但凡走漏一点消息,可就是掉脑袋的罪过。
二是对朝廷的大义。晁盖在曾头市中箭去世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聚义厅改为忠义
堂,并在门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一心想招安,这是对朝廷的大义。
鲁智深:一是行侠仗义。一出场时为渭州经略府中的一位提辖官员,本名鲁达。当他在街上
闲逛碰到了九纹龙史进,两人一见如故,前往酒楼喝酒。没想到听到了呜咽惨叫声,于是酒
兴正高的鲁达有点不耐烦了,他将店小二唤来询问,不经意间得知了金翠莲父女的凄凉遭遇。
一气之下,鲁智深便打算仗义出手,营救弱小,惩治奸恶。这些行为体现出他的行侠仗义,
伸张人间正义。
二是对兄弟重情义。机缘巧合之下,鲁智深碰到了林冲,两人武艺高强,相见恨晚,在几番
交手过后,互相结拜。林冲本来也是江湖上一个豪杰,但由于自己的身份限制,性格懦弱,
所以与鲁智深对比,相形见绌。后来由于高衙内的迫害,林冲踏上了发配之路,而在此之前,
鲁智深就曾打算好好教训高衙内等人,给兄弟出口恶气,却被林冲赶紧制止住了,但林冲的
苟且还是没有得到好下场,鲁智深对此心知肚明,他不顾自己的威胁,甘愿一路尾随陪伴,
就怕仇家安排人马坑害林冲,扶摇送往,感人至深。由此,我们又能看到鲁智深对待兄弟的
义薄云天。
(二)(15 分)
何士晋,字武莪,宜兴人。父其孝,得士晋晚。族子利其资,结党致之死。继母吴氏匿
士晋外家。读书稍懈,母辄示以父血衣。士晋感厉,与人言,未尝有笑容。万历二十六年举
进士。持血衣诉之官,罪人皆抵法。初授宁波推官,擢工科给事中。首疏请通章奏、缓聚敛。
无何,劾左都督王之桢久掌锦衣,为内阁爪牙,中枢心腹。又劾大学士王锡爵逢君贼善,召
命宜停;户部尚书赵世卿误国,无大臣体。初,皇长孙生,有诏起废,列上二百余人。三年,
止用顾宪成等四人。士晋请大起废籍。瑞王将婚,诏典礼视福王,费当十九万。初,帝弟潞
王婚费不及其半,士晋请视潞王。帝将崇奉太后,诏建灵应宫,士晋以非礼力争,且曰:“圣
母所注念者东宫出讲,诸王早婚,与遗贤之登进也,乃诸臣屡请不应。而不时内降者,非中
贵之营求,即鬼神之香火,何也?”帝皆不省。
(选自《明史・何士晋传》,有删改)
10.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结党致之死”相同..的一项是( )
A.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 四时之景不同
C. 先天下之忧而忧
D. 名之者谁
1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族子利.其资
升,提拔
利:利用
C. 诏典礼视.福王 视:参照
12. 翻译下列句子。
B. 擢.工科给事中
擢:提
D. 圣母所注念.者东宫出讲 念:考虑
(1)万历二十六年举进士。持血衣诉之官,罪人皆抵法。
(2)帝将崇奉太后,诏建灵应宫,士晋以非礼力争。
13. 选段中何士晋除了弹劾王之桢、王锡爵等人之外,还上奏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A
12. (1)(何士晋)在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他)拿着(父亲的)血衣到官府告状,犯
罪的人都伏法抵罪。
(2)皇帝打算尊崇太后,下诏修建灵应宫,何士晋认为不符合礼制据理力争。
13. ①上疏请求(朝廷)让奏章畅通,减缓搜刮民财。②何士晋请求大量起用(那些)被罢
职的官员。③何士晋请求(瑞王结婚的典礼)按照潞王(的规格)。④何士晋认为修建灵应
宫不符合礼制据理力争。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题干中,“结党致之死”一句的意思为:勾结成党将何其孝
害死。其中“之”是代词,代指何其孝。
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意义;
B.结构助词,的;
C.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代词,代指那个亭子。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
A.句意:同族子侄贪图他家的资产。利:贪图;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落实每个字,尤其是关键字的意思;同时要注
意是否有特殊句式等内容。本题重点字词意思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下:
(1)举:考中;持:拿着;诉:告状;抵法:认罪伏法。
句式上,注意补全句子中省略的主语和人称代词,“万历二十六年举进士。持血衣诉之官”
应为“(何士晋)(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其)持(父)血衣诉之(于)官”。
(2)崇:尊崇;诏:下诏;以:认为;非礼:不合礼制。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全文,筛选文中描写何士晋上奏的语句进行解答。根据“首疏请通章奏、缓聚敛(先开
始上书请求疏通上奏的文书、减轻聚敛财物)”可知,何士晋上疏请求朝廷让奏章畅通,减
缓对民财的搜刮;根据“士晋请大起废籍(何土晋又奏请广泛起用被贬斥的人员)”可知,
何士晋上疏朝廷请求大量起用那些被罢职的官员;根据“瑞王将婚,诏典礼视福王,费当十
九万。初,帝弟潞王婚费不及其半,士晋请视潞王(瑞王即将成婚,皇上下令典礼比照福王,
费用达十九万。当初,皇帝的弟弟鸿王成婚的费用不及他的一半,何士晋请求比照潞王)”
可知,何士晋请求瑞王结婚的典礼按照潞王的规格进行;根据“帝将崇奉太后,诏建灵应宫,
士晋以非礼力争(皇帝打算尊崇奉祭太后,下诏命令修建灵应宫,何士晋以不合礼仪极力谏
诤,皇帝都不理会)”可知,何士晋认为修建灵应宫不符合礼制,对此据理力争。
【点睛】参考译文:
何士晋,字武莪,宜兴人。父亲何其孝,生育何士晋很晚。同族子侄贪图他家的资产,勾结
成党将何其孝害死。继母吴氏把何士晋藏到娘家,何士晋读书稍有懈怠,继母就把他父亲的
血衣给他看。何士晋倍感激励,努力上进,与人说话也从来没有笑容。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
士,拿着父亲的血我告到官府,罪人都伏法。起初授任宁波官,提升为工科给事。先开始上
书请求疏通上奏的文书、减轻聚敛财物。不久,又弹劾左都督王之桢长时间掌管锦衣卫,成
为内阁的帮凶,宰相的心腹。又弹劾大学士王锡爵逢迎君主,残害好人,朝廷应下诏(让王
锡爵)停职;(弹劾)户部尚书赵世卿耽误国事,没有大臣的风度。起初,皇帝的长孙出生,
朝廷下诏起用被罢免官职的人,列表上报(朝廷)有二百多人。过了三年,只起用了顾宪成
等四个人。何士晋请求大量起用(那些)被罢职的官员。瑞王即将成婚,皇上下令典礼比照
福王,费用达十九万。当初,皇帝的弟弟潞王成婚的费用不及其一半,何士晋请求比照潞王。
皇帝打算尊崇奉祭太后,下诏命令修建灵应宫,何士晋认为不符合礼制据理力争,并且说:
“太后关注思虑的是太子的老师选用、各皇子的早婚和弃置未用的贤才的选拔进用,(对于
这些事情),各位大臣多次请求都没有回应。可是时不时有诏令由宫内直接发出,不是宦官
所谋求(的事),就是(有关)鬼神香火(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皇帝都没有觉
悟。
(三)(8 分)
14.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