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天津市静海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
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河南河南,中华渊源;伏羲伊始,炎黄发源;三皇五帝,足迹遍中原;老子墨子,才华
横溢;少林太极,世界演绎;八大古迹,半数河南。这主要说明(
)
A.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很显著
B. 中原文化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
C. 河南省大力地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D. 中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干可知,材料说明了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原文化有深厚的底蕴,中原
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可见,D 正确。AC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与题意无关。文化没有高
低优劣之分,B 错误,故选 D。
2.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
A.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B.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 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 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 观点正确;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处理民
族关系的原则,A 观点不合题意;在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
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
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D 观点正确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 B 答案。
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经典文化是每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下
列对古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弘扬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启示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③“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似
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治必行”要求必须依法行政,防止权力的滥用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没
有体现扶危济困,观点错误;②体现了法治对国家的重要性,观点正确;③体现了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观点正确;④体现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观点正确,所以排除①,正确答
案选 B。
4. 2019 年老英雄张富清进入人们的视野。他,战争年代不畏艰难。立下赫赫战功;他,转
业后深藏功名,居功不傲,甘于清贫,一生奉献。其所言所行、所作所为令人慨叹,让人佩
服。由此可见,张富清老人(
)
①坚持奋斗创造,弘扬民族精神
②坚持与时俱进,完善自身人格
③坚持价值取向,坚定文化自信
④传承传统美德,示范作用深远
A. ①②
C. ②③
【答案】B
【解析】
B. ①④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
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
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张富清战争年代不畏艰难,转业后一生奉献,体现
了坚持奋斗创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①正确。题目中没有体现与时俱进,
②错误。题目中没有体现文化自信,③错误。张富清老人作为一名老英雄,无论是战争年代
的表现,还是和平年代的表现,弘扬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为人们起了示范作用,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B。
5. 最近央视播出的家风主题系列剧《家道颖颖之等着我》,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长达 70
余年的时代跨度中始终传承的家风家训“好男儿自食其力站着生,大丈夫以身许国不畏死”
的故事。该家训体现了(
)
①强烈的家国情怀 ②可贵的批判意识 ③感人的时代精神 ④厚重的文化底蕴
A. ①②
【答案】D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
【详解】依据题文描述,“好男儿自食其力站着生,大丈夫以身许国不畏死”的故事。该家
训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①④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批判精
神,也没有体现出时代精神的内容,②③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择 D。
6. 在五干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
)
A. 坚持爱国和爱家、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B. 坚持爱国和爱家、爱社会高度统一
C.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D.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高度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本质。根据所学知识,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
社会主义高度统一,C 观点正确,A、B、D 观点错误,所以本题考查 C 答案。
7.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
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
)
①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②消除文化多样性,实现不同文化的统一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④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坚守
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④观点正确;
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的文化,而不能抵制,①观点错误;我们要尊重文化的丰富性和
多样性,而不能消除文化多样性,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D 答案。
8.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下列
名句分别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
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 友善、诚信、爱国、敬业
B. 友善、自由、平等、文明
C. 富强、法治、爱国、平等
D. 互助、和谐、公正、诚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思就是真心的去帮助别人,别人得到了你的帮助也真诚的感谢
你,你因为帮助了别人也得到了别人的感谢,心情也应该很好。所以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获
得了快乐,体现了友善;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为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体现了诚信;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体现了爱国;
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体现了敬业;
故本题选 A。
9. 河南自 1998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2019 年底,全省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1623 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 16.8%。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发展养
老服务业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
)
A. 是河南省人口问题的最主要特征
B. 给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
C. 直接阻碍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D. 必然给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的相关知识。
A: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是现阶段我国人口
现状的新特征,A 错误;
B: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B 正确;
C: 直接说法太绝对,应该是影响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C 错误;
D: 必然的说法太绝对,D 错误;
故本题选 B。
10.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 年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这(
)
A. 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B. 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
国
C. 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
D.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复工复
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绿色发展的相关知识。
A:2021 年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
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这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
设生态文明 ,A 正确;
B: 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夸大了该措施的作用,B 错误;
C: 创新方面的措施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 ,与题意无关,C 错误;
D: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题意无关,D 错误;
故本题选 A。
11. 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3%、33%和 28%。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材料体现了我国(
)
A. 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B.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C. 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
D. 资源和环境形势已无可救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资源环境现状的相关知识。
A: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3%、33%和
28%说明我国是资源小国 ,资源大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 错误;
B: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没有体现,B 错误;
C: 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3%、33%
和 28%。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材料体现了我国面临严峻的资
源形势和环境问题 ,C 正确;
D: 资源和环境形势已无可救药夸大了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D 错误;
故本题选 C。
12. 2019 年 8 月 22 日,来自两岸近两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胞
合法权益”为主题的第八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举办论坛有利于(
)
①推动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消除“台独” 影响,实现“一国两制”
③增进两岸同胞的理解和信任
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举办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有利于推动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增进两岸
同胞的理解和信任,有利于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①③④说法正确;
这一活动并不能消除“台独”影响,②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C。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
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中国梦”就是
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到建党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
①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故选 C。
【点睛】解答此题要理解第一个百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我国全面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 香港女企业家伍淑清被评为 2019 年感动中国人物。40 年来,她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
流合作,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识,引导青少年树立以我是中国人为荣的观
念。伍淑清感动我们的有(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利益、弘扬民族文化等的认识和理解。
②③④:依据题文描述,香港女企业家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积极增进香港
青年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识,引导青少年树立以我是中国人为荣的观念。这体现了她自觉维
护国家利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15. 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等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
案”。这表明( )
①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②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③美国的恶劣行径,只是和香港市民和中国人民作对
④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祖国统一。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等发表声明,强烈谴
责美国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表明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说法②④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关于香港
的问题,没有涉及台湾问题,说法①不符合题意;美国的恶劣行径是对人权的挑战,不仅仅
是和香港市民和中国人民作对,说法③错误。本题选 D。
16. 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所以题文中的选项均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D。
17. 下图的漫画警示我们
A. 环保问责应着重关注经济指标的达成
B.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
C. 经济发展快可以掩盖环境污染的问题
D. 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是可行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仔细观察漫画内容,“环境问责制”与“追求经济效益”发生冲突,这警示我们要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B 说法正确;我国坚持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协调发
展,ACD 的说法错误;故选 B。
18. 在中央新疆工作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
争的重点,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因为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实质是(
)
①旨在破坏祖国统一
②企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
③极端宗教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④旨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A. ①②③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国家统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