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融化
B. 大米酿酒
C. 酒精挥发
D. 纸张撕
碎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蜡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大米酿酒,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纸张撕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 二氧化
A. 氮气
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四,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虽然化学性质稳定,但其体积之占空气总体积的 0.94%,不符合题意;
C、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体积之占空气总体积的 0.03%,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氧
B. 洁净的空气
C. 汽水
D. 水泥砂
浆
【答案】A
【解析】
【详解】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正确;
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错;
故选 A。
【点睛】易错点:洁净的空气为混合物。
4. 地壳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B. 硅
C. 铝
D. 铁
A. 氧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前五位依次是:氧硅铝铁钙,则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 A。
5.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涉及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点燃木炭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
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给液体药品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
积的三分之一,且试管应与水平面呈 45°,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点燃木炭时,坩埚钳夹持木炭,用酒精灯的外焰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6.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选项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变大是正确的叙述;B 选项水烧开后把壶盖
顶起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变大,造成的;C 选项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的种
类发生改变,是正确的叙述;D 选项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速
率变快,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 B
7.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A.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答案】B
【解析】
B. 二氧化碳
D. 臭氧
【分析】空气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空气污染
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
【详解】A 、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组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物,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
意;
C、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臭氧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市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答案】D
D. +5
B. +3
C. +4
【解析】
【详解】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在碘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1)+x+(-2)×3=0,得到 x=+5。
故选 D。
9.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了氧化镁固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将二氧化锰加入到盛有 5%过氧化氢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了氧化镁固体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选项正确;
D、将二氧化锰加入到盛有 5%过氧化氢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氧气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选
项错误;
故选:C。
10. 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B.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由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反应前后各元
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故 A 说法不正确;
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B 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生成了生成一种物质(分子),故 C 说法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的粒子,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
的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 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治疗新冠的新药千金藤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千金藤素的化学式
为 C37H38N2O6,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千金藤素由 83 个原子构成
B. 分子中含 1 个 N2 分子
C.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37:38
D. 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千金藤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原子,不能直接说千金藤素中有多少原子,该
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含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千金藤素(C37H38N2O6)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7):(1×38),不是 37:38,该选项
说法不正确;
D.千金藤素(C37H38N2O6)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2. 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液氢的化学性质相同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C. 氢气验纯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纯净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氢气和液氢都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
二者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C、氢气验纯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选项错误;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氢气和氧气含有元素是氢元素和
氧元素,由于只生成了水因此也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故选:BC。
13. 下列鉴别方案或药品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药品
A
B
C
D
鉴别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
澄清石灰水
鉴别碳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
观察颜色
鉴别软水和硬水
等量的肥皂水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B. B
C. C
D. D
A. A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会使得澄清石灰水更快的变浑浊,不符
合题意;
B、碳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都是黑色固体,难以通过颜色鉴别两者,符合题意;
C、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或无浮渣的是软水,
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不符合题意;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难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两者,符合题意。
故选 BD。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 地球上水资源丰沛,无须节约用水
C. 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物质的反应速率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了液氧、液氮的密度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地球上水资源丰沛,但是淡水资源短缺,需要节约用水,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反应中可能加快或减慢物质的反应速率,选项正确;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了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选项错误;
故选:C。
15.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证明分子
的运动
C.
探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D.
证明
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如图所示,推动注射器,会使空气由长导管进入装置,随后由短导管导出,故
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氨气的分子运动到 A 中遇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是酚酞变红,从而证明分
子的运动,选项正确;
C、如图,在烧杯内会出现小水滴,则会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但无法证明是否有二氧化
碳生成,选项错误;
D、水蒸发后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玻璃片会变为小水滴,从而证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
相互转化,选项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题,共 20 分)
16. 化学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
(1)现有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请根据要求,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够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___;
②可用作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
③可用作制造氮肥和硝酸的是_________;
(2)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3 个钾原子____________;
②8 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
③氯化亚铁___________;
④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c
③. b
(2)
①. 3K
②. 8NO2
③. FeCl2
④.
2
OCu
【解析】
【小问 1 详解】
①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故选 a;
②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作电光源,故选 c;
③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制造氮肥和硝酸,故选 b;
【小问 2 详解】
①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钾原子表示为:3K;
②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故 8 个二氧化氮分子表示为:8NO2;
③根据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
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 1 时不写。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示+2
价,氯元素显示-1 价,则氯化亚铁表示为:FeCl2;
④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
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 1 时,不能省略。氧化
铜中氧元素显示-2 价,则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表示为:
2
OCu
。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①表示的是_____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下同),③表示的是_________;
(2)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的,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五氧化二磷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1)
①. 元素
②. 分子
(2)
①. 铁原子
②. 水分子
③. 钠离子和氯离子
(3)磷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两者均是宏观概念;②可以转化为离子,可以构成③,易得②是原子,
③是分子。
【小问 2 详解】
铁是金属,一般金属是由相应的金属原子构成,故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水是非金属氧化物,
其是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会电离出氯离子和钠离子,故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
离子构成。
【小问 3 详解】
五氧化二磷是非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 P2O5,其是由氧元素和磷元素组成。
18.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