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 最早提出“六经辨证”的书籍是:()
2. 下列哪种病因属不内外因?()
3. 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新感”与“伏气”学说?()
4. 六淫之燥邪易伤哪脏?()
5. 六淫之湿邪易伤哪脏?()
6. 内生之寒邪易伤哪脏?()
7. 内生之湿邪易伤哪脏?()
8. 某男,68岁,自诉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胸闷,面色苍白;查舌淡苔白,脉虚弱。下列何证可致本
9. 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症状是:()
10. 下列不属于心病常见症状的是:()
11. 患者咳嗽反复发作,痰粘色白,质稠量多,不易咯出,或伴胸闷气短,舌苔浊腻,脉滑。脉滑为下列何证
12. 下列症状中,不属于燥邪犯肺的是:()
13. 大肠津亏的主要症状是:()
14. 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消谷善饥,渴喜冷饮,齿龈肿痛或齿衄,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下列何
15. 胃寒的主要症状为:()
16. 下列哪项是气虚的主要症状?()
17. 下列哪项是气陷的主要症状?()
18. 下列症状哪项不是气滞证常见的症状?()
19. 不属于气逆临床表现的是:()
20.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气滞的原因?()
21. 不是肝气上逆临床表现的是:()
22. 不属于新感温病的是哪一项?()
23. 下列哪一项治疗法则不属于反治法?()
2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2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和法的适用范围?()
26. 新感(名词解释)
27. 伏邪(名词解释)
28. 六淫(名词解释)
29. 内生五邪(名词解释)
30. 内寒(名词解释)
31. 内火(名词解释)
32. 脏腑病机(名词解释)
33. 脏腑病证(名词解释)
34. 元气(名词解释)
35. 宗气(名词解释)
36. 营气(名词解释)
37. 卫气(名词解释)
38. 痰(名词解释)
39. 饮(名词解释)
40. 热病(名词解释)
41. 杂病(名词解释)
42. 外感疾病(名词解释)
43. 内伤疾病(名词解释)
44. 正治(名词解释)
45. 反治(名词解释)
46. 扶正(名词解释)
47. 祛邪(名词解释)
48. 简述七情致病的特征。(问答题)
49. 风热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0. 寒邪侵表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1. 火热炽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2. 简述外感湿邪的致病特点及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法和方剂。(问答题)
53. 肝阳化风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4. 脾虚湿困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5. 脾肾阳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6. 简述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问答题)
57. 谈谈心脾两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58. 谈谈心肾不交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59. 谈谈肝气犯胃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0. 谈谈肝脾不和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1. 谈谈脾胃不和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2. 谈谈小肠实热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3. 谈谈肺肾阴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4. 谈谈肾虚水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5. 简述脾脏病变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问答题)
66. 简述肝脏的功能和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问答题)
67. 谈谈水饮壅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68. 谈谈痰蒙心窍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69. 谈谈痰郁于肝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70. 简述血病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法和治疗主方。(问答题)
71. 脾胃病证都包括哪些病证?(问答题)
72. 简述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进行分类的方法。(问答题)
73. 气血津液病证包括哪些具体的病证?(问答题)
74. 试述内伤病证的分类。(问答题)
75. 简述医护结合的治疗原则。(问答题)
76. 简述汗法的临床应用范畴。(问答题)
77. 简述和法的临床应用范畴。(问答题)
78. 如何理解整体论治的法则。(问答题)
79. 怎样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问答题)
80. 如何理解“扶正与祛邪”的治疗法则?(问答题)
81. 试述下法的具体运用及其禁忌证。(问答题)
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基础)答案解析
1. 最早提出“六经辨证”的书籍是:()-答案:【D】
2. 下列哪种病因属不内外因?()-答案:【D】
3. 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新感”与“伏气”学说?()-答案:【B】
4. 六淫之燥邪易伤哪脏?()-答案:【D】
5. 六淫之湿邪易伤哪脏?()-答案:【C】
6. 内生之寒邪易伤哪脏?()-答案:【E】
7. 内生之湿邪易伤哪脏?()-答案:【C】
8. 某男,68岁,自诉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胸闷,面色苍白;查舌淡苔白,脉虚弱。下列何证可致本
9. 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症状是:()-答案:【D】
10. 下列不属于心病常见症状的是:()-答案:【B】
11. 患者咳嗽反复发作,痰粘色白,质稠量多,不易咯出,或伴胸闷气短,舌苔浊腻,脉滑。脉滑为下列何证
12. 下列症状中,不属于燥邪犯肺的是:()-答案:【B】
13. 大肠津亏的主要症状是:()-答案:【D】
14. 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消谷善饥,渴喜冷饮,齿龈肿痛或齿衄,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下列何
15. 胃寒的主要症状为:()-答案:【D】
16. 下列哪项是气虚的主要症状?()-答案:【C】
17. 下列哪项是气陷的主要症状?()-答案:【C】
18. 下列症状哪项不是气滞证常见的症状?()-答案:【A】
19. 不属于气逆临床表现的是:()-答案:【D】
20.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气滞的原因?()-答案:【E】
21. 不是肝气上逆临床表现的是:()-答案:【E】
22. 不属于新感温病的是哪一项?()-答案:【E】
23. 下列哪一项治疗法则不属于反治法?()-答案:【C】
2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答案:【D】
2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和法的适用范围?()-答案:【D】
26. 新感
27. 伏邪
28. 六淫
29. 内生五邪
30. 内寒
31. 内火
32. 脏腑病机
33. 脏腑病证
34. 元气
35. 宗气
36. 营气
37. 卫气
38. 痰
39. 饮
40. 热病
41. 杂病
42. 外感疾病
43. 内伤疾病
44. 正治
45. 反治
46. 扶正
47. 祛邪
48. 简述七情致病的特征。
49. 风热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50. 寒邪侵表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51. 火热炽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52. 简述外感湿邪的致病特点及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法和方剂。
53. 肝阳化风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54. 脾虚湿困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55. 脾肾阳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56. 简述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
57. 谈谈心脾两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58. 谈谈心肾不交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59. 谈谈肝气犯胃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60. 谈谈肝脾不和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61. 谈谈脾胃不和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62. 谈谈小肠实热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63. 谈谈肺肾阴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64. 谈谈肾虚水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
65. 简述脾脏病变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
66. 简述肝脏的功能和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
67. 谈谈水饮壅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68. 谈谈痰蒙心窍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69. 谈谈痰郁于肝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
70. 简述血病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法和治疗主方。
71. 脾胃病证都包括哪些病证?
72. 简述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进行分类的方法。
73. 气血津液病证包括哪些具体的病证?
74. 试述内伤病证的分类。
75. 简述医护结合的治疗原则。
76. 简述汗法的临床应用范畴。
77. 简述和法的临床应用范畴。
78. 如何理解整体论治的法则。
79. 怎样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
80. 如何理解“扶正与祛邪”的治疗法则?
81. 试述下法的具体运用及其禁忌证。
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共计:25 道单选题,22 道名词解释,34 道问答题, 1. 最早提出“六经辨证”的书籍是:() A.《黄帝内经》 B.《圣济总录》 C.《诸病源候论》 D.《伤寒杂病论》 E.《太平圣惠方》 2. 下列哪种病因属不内外因?() A.风邪 B.七情 C.痰饮 D.刀伤 E.疫疠之气 3. 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新感”与“伏气”学说?() A.李杲 B.王孟英 C.朱丹溪 D.吴又可 E.张仲景 4. 六淫之燥邪易伤哪脏?()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 六淫之湿邪易伤哪脏?()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 内生之寒邪易伤哪脏?()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7. 内生之湿邪易伤哪脏?()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8. 某男,68 岁,自诉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胸闷,面色苍白;查 舌淡苔白,脉虚弱。下列何证可致本病?() A.心气虚证 B.肺气虚证 C.脾气虚证 D.肾气虚证 E.肺脾气虚 9. 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症状是:() A.畏寒 B.抽搐 C.少气 D.心悸 E.五心烦热 10. 下列不属于心病常见症状的是:() A.心烦心痛 B.咳嗽少气 C.失眠多梦 D.健忘谵语 E.惊悸怔忡 11. 患者咳嗽反复发作,痰粘色白,质稠量多,不易咯出,或伴胸闷气 短,舌苔浊腻,脉滑。脉滑为下列何证?()
A.痰湿蕴肺 B.痰瘀阻肺 C.寒湿困脾 D.肾虚水泛 E.饮停胸胁 12. 下列症状中,不属于燥邪犯肺的是:() A.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B.痰稠色黄 C.胸痛咯血 D.口干鼻燥 E.脉浮数 13. 大肠津亏的主要症状是:() A.口干咽燥 B.头晕 C.口臭 D.大便干燥 E.舌红少津 14. 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消谷善饥,渴喜冷饮,齿龈肿痛或齿衄,便干 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下列何证?() A.肝火犯胃 B.食滞胃脘 C.胃热 D.胃阴虚 E.肝气犯胃 15. 胃寒的主要症状为:() A.胃脘疼痛,饥不欲食 B.脘腹痞满,肢体困重 C.胃脘胀痛,嗳腐吞酸 D.胃脘冷痛,得温则减 E.腹胀纳少,大便溏薄 16. 下列哪项是气虚的主要症状?() A.五心烦热 B.恶寒肢冷
C.畏风自汗 D.潮热盗汗 E.舌红苔黄 17. 下列哪项是气陷的主要症状?() A.面色苍白 B.腹部胀满 C.腹部坠胀 D.腹部膨隆 E.以上均不是 18. 下列症状哪项不是气滞证常见的症状?() A.痛如针刺 B.疼痛部位不定 C.胀痛 D.疼痛时轻时重 E.疼痛随情绪变化 19. 不属于气逆临床表现的是:() A.咳喘 B.呃逆 C.嗳气 D.腹泻 E.呕吐 20.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气滞的原因?() A.情志不遂 B.饮食失调 C.邪实闭阻 D.外伤闪挫 E.阳虚寒凝 21. 不是肝气上逆临床表现的是:() A.头痛 B.眩晕 C.昏厥 D.梅核气 E.呃逆
22. 不属于新感温病的是哪一项?() A.风温 B.冬温 C.暑温 D.秋燥 E.春温 23. 下列哪一项治疗法则不属于反治法?()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标本兼顾 D.通因通用 E.塞因塞用 2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A.正治与反治 B.预防为主 C.治标与治本 D.医护结合 E.扶正与祛邪 2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和法的适用范围?() A.少阳证 B.太阳少阳合病 C.肝郁所致的月经不调 D.正气虚弱而无力逐邪者 E.肝木乘土的腹痛泄泻 26. 新感(名词解释) 27. 伏邪(名词解释) 28. 六淫(名词解释) 29. 内生五邪(名词解释) 30. 内寒(名词解释) 31. 内火(名词解释) 32. 脏腑病机(名词解释)
33. 脏腑病证(名词解释) 34. 元气(名词解释) 35. 宗气(名词解释) 36. 营气(名词解释) 37. 卫气(名词解释) 38. 痰(名词解释) 39. 饮(名词解释) 40. 热病(名词解释) 41. 杂病(名词解释) 42. 外感疾病(名词解释) 43. 内伤疾病(名词解释) 44. 正治(名词解释) 45. 反治(名词解释) 46. 扶正(名词解释) 47. 祛邪(名词解释) 48. 简述七情致病的特征。(问答题) 49. 风热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0. 寒邪侵表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1. 火热炽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2. 简述外感湿邪的致病特点及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法和方剂。(问答 题) 53. 肝阳化风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4. 脾虚湿困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5. 脾肾阳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56. 简述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问答题)
57. 谈谈心脾两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58. 谈谈心肾不交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59. 谈谈肝气犯胃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0. 谈谈肝脾不和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1. 谈谈脾胃不和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2. 谈谈小肠实热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3. 谈谈肺肾阴虚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4. 谈谈肾虚水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方剂。(问答题) 65. 简述脾脏病变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问答题) 66. 简述肝脏的功能和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问答题) 67. 谈谈水饮壅盛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68. 谈谈痰蒙心窍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69. 谈谈痰郁于肝的主要脉证、治则及治疗主方。(问答题) 70. 简述血病证候分类的主要脉证、治法和治疗主方。(问答题) 71. 脾胃病证都包括哪些病证?(问答题) 72. 简述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进行分类的方法。(问答题) 73. 气血津液病证包括哪些具体的病证?(问答题) 74. 试述内伤病证的分类。(问答题) 75. 简述医护结合的治疗原则。(问答题) 76. 简述汗法的临床应用范畴。(问答题) 77. 简述和法的临床应用范畴。(问答题) 78. 如何理解整体论治的法则。(问答题) 79. 怎样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问答题) 80. 如何理解“扶正与祛邪”的治疗法则?(问答题) 81. 试述下法的具体运用及其禁忌证。(问答题)
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基础)答案解析 1. 最早提出“六经辨证”的书籍是:()-答案:【D】 题解: 2. 下列哪种病因属不内外因?()-答案:【D】 题解: 3. 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新感”与“伏气”学说?()-答案:【B】 题解: 4. 六淫之燥邪易伤哪脏?()-答案:【D】 题解: 5. 六淫之湿邪易伤哪脏?()-答案:【C】 题解: 6. 内生之寒邪易伤哪脏?()-答案:【E】 题解: 7. 内生之湿邪易伤哪脏?()-答案:【C】 题解: 8. 某男,68 岁,自诉心悸气短,自汗,动则尤甚,胸闷,面色 苍白;查舌淡苔白,脉虚弱。下列何证可致本病?()-答案: 【A】 题解: 9. 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症状是:()-答案: 【D】 题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