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 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的一个主题是( )。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 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中,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 )。 A. 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 B. 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 C. 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 D. 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 答案:B. 治党治国的重要方法 解析:《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包括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六个部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 )。 A. 困难补助津贴
B. 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C. 生活补助津贴 D. 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答案:B. 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 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故本题选 B。 4. 初三班主任李老师为了不影响本班普通高中的升学率,要求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能报 考职业高中,李老师的这种行为( )。 A. 属于职业生涯指导 B. 体现了因材施教 C.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 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答案:C.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解析:李老师不允许学生报考普通高中,只能报考职业高中,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5. 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某学生的动作很不规范,要求其反复练习 5 次,该老师的这 种行为属于( )。 A. 体罚 B. 变相体罚 C. 正常教学行为 D. 教育机智 答案:C. 正常的教学行为 解析:体育老师的行为属于正常的教学行为。 6.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进正能量。 体现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 )。
A. 热爱教育事业 B. 潜心教书育人 C. 坚持言行雅正 D. 传播优秀文化 答案:D. 传播优秀文化 解析: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 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属于 传播优秀文化的内容。 7. 某小学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合作的现代小公民”, 这反映了教育的( )。 A. 政治功能 B. 文化功能 C. 人口功能 D. 科技功能 答案:A. 政治功能 解析:培养善于合作的公民,是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属于政治功能。 8. 下列选项中,对于教育名著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大教学论》首次系统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B.《爱弥尔》对绅士教育进行全面论述 C.《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D.《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发展进入了科学化时期 答案:B. 洛克的《教育漫话》对绅士教育进行了全面论述 解析:对绅士教育进行全面论述的是洛克,而不是卢梭,《爱弥儿》是卢梭的著作。
9. 下列选项中,与个体发展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决定 B. 出淤泥而不染——主体作用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影响 D. 揠苗助长——因材施教 答案:D. 揠苗助长——因材施教 解析:揠苗助长强调环境中的消极作用,而非因材施教的结果,故本题选 D。 10. 某小学实施美育时,选用的京剧脸谱、豫剧服饰与民间泥塑等内容属于( )。 A. 艺术美 B. 社会美 C. 自然美 D. 科学美 答案:A. 艺术美 解析:美的形态主要有三种: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即自然界的美,社会美 主要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能力,即人类劳动有关。 艺术美包括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题干脸谱、豫剧服饰以及民间泥塑都属于艺术作 品,故选 A。 11. 在课程目标取向中,强调通过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产生课程目标,而 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所强加的目标,这体现的是( )。 A. 行为目标取向 B. 教学性目标取向 C. 表现性目标取向 D. 生成性目标取向 答案:D. 生成性目标取向
解析:生成性目标强调的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 学目标。不是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目标,题干描述符合 生成性目标的概念。 12. 某小学以“做非遗文化小传人”为主题,组织学生到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开 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 长善救失原则 B.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答案:C. 知行统一原则 解析:以“做非遗文化小传人”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体现的是知行统一 的德育原则。 13. 主张心理学研究应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人潜能发挥的心理学流派是( )。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机能主义心理学 C. 精神分析心理学 D. 人本主义心理学 答案:D. 人本主义心理学 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研究应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应以研究个性的积极 面代替研究个性的消极面,使心理学成为健康个性的心理学。 14. 学生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是( )。 A. 理解问题 B. 发现问题 C. 提出假设 D. 验证假设
答案:A. 理解问题 解析: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 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5. 古诗里所描写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说明人的情绪具有( )。 A. 主观性 B. 感染性 C. 两极性 D. 客观性 答案:A. 主观性 解析:该诗句的意思为:月亮照耀着中华大地,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的家庭欢乐生活, 而广大人民愁容满面,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苦日子。由此说明,不同的人情绪有不同 的表现。这说明情绪具有主观性。 16.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写出曲别针的用途来训练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方法属于( )。 A. 头脑风暴训练 B. 发散思维训练 C. 推测与假设训练 D. 自我设计训练 答案:B. 发散思维 解析:教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说出曲别针的用途,可以体现了发散思维训练中的用途 扩散。 17. 小刘把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归结为穿了“幸运服”、考场号正是自己的“幸运数 字”,按照动机的归因理论,小刘的归因模式属于( )。 A. 内在不稳定型 B. 内在稳定型
C. 外在不稳定型 D. 外在稳定型 答案:C. 外在不稳定 解析:“幸运服”和“幸运数字”都属于外在的、不稳定、不可控的运气因素。 18. 小王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取消了他的“班级之星”称号,该老师的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 B. 惩罚 C. 负强化 D. 反馈 答案:B. 惩罚 解析:老师取消小王的“班级之星”称号,即移除一个小王喜欢的刺激,以减少“违 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发生,属于惩罚。 19. 个体在追求的目标失败时,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来达到心理平衡的心理效应是 ( )。 A. 酸葡萄效应 B. 首因效应 C. 甜柠檬效应 D. 近因效应 答案:A. 酸葡萄效应 解析:题干中,个体用“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说法安慰自己,给失败一个合适的理由, 属于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 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例如“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题干中描述的属于 酸葡萄心理。 20. 学生认为“社会法则应符合公众利益,否则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 该生的道德发展属于( )。
A.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B.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C.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D.维护权威或秩序取向阶段 答案:A. 社会契约 解析: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第三个水平为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的第一个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人们认为个体应持有自己的观 点和主张。因此,法律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 利的法律应该修改,应该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二、判断题 1. 2021 年 4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明确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10 小时。( ) 答案:√ 2021 年 4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 通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10 小时,初中生 应达到 9 小时,高中生应达到 8 小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实行教育 职员制度。( )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 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3. 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其任教时间计入 工龄。( )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 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4. 教育民主化作为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追求的是平等、高质量和适合个性特征的 教育。( ) 答案:√ 教育民主化作为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 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