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浙江温州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化学是在(
)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的能量
关系的学科。
A、电子和亚原子 B、电子和原子 C、原子和分子 D、原子和亚原子
2、(
)引起偶然误差。
A、操作失误 B、操作误差 C、试剂误差 D、A、B 和 C 都不
3、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试剂中的含硫量,每次采用试样 3.5 克,分析结果为:甲 0.042%,
乙 0.04199%。下面评价正确的是(
)。
A、甲的报告精确度高 B、甲的报告比较合理 C、乙的报告精确度高 D、乙的报告比
较合理
4、按照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00 + 0.001) × (18.30 – 16.3) / (5.0 – 3.00) =(
)。
A、1
B、1.0
C、1.00
D、1.001
5、当 1 mol 的理想气体 V = 22.4 m3、T = 273.15 K 时,p = (
)。
A、101.4 × 10-3 Pa
B、101.4 Pa
C、101.4 kPa
D、101.4 × 103 kPa
6、精确称取 0.2042 g 邻苯二甲酸氢钾,溶解于水,并定容至 1000.0 mL,该溶液的 c(KHP)
为(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分子量为 204.2。
A、1
B、1.0
C、1.00
D、1.000
7、难挥发物质的水溶液不断沸腾时,其沸点(
)。
A、继续升高 B、恒定不变 C、继续降低 D、无法确定
8、胶团{(AgBr)m·nBr-·(n – x)K+}x-中反离子是(
)。
A、(AgBr)m·nBr-
B、Br-
C、K+
D、(AgBr)m·nBr-·(n – x)K+
9、热力学不能解决化学变化的(
)问题。
A、方向与限度 B、平衡 C、热效应 D、速率
10、(
)是广度性质。
A、吉布斯函数 B、密度 C、温度 D、压力
11、热力学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时,(
)。
A、Q < 0
B、Q = 0
C、Q > 0
D、无法确定
12、在 298.15 K 下,参考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熵(
)。
A、< 0
B、= 0
C、> 0
ө
D、= ΔfHm
13、化学反应的快慢决定于(
)基元反应的速率。
A、第一步 B、最后一步 C、最快的 D、最慢的
14、(
)不会改变反应速率。
A、固体反应物 B、气体反应物 C、溶剂 D、温度
15、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的(
)。
A、历程 B、平衡 C、始态 D、终态
16、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
A、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相等 B、反应停止产生热 C、反应级数大于 2
D、正向反应速
率等于逆向反应速率
17、pKa = 12.068 有(
)位有效数字。
A、2
B、3
C、4
D、5
18、2 g O2 与 8 g N2 混合,其(
)= 0.2。
A、ωO2
B、xO2
C、φO2
D、ρO2
19、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
)。
A、既无物质交换也无能量交换 B、只有物质交换没有能量交换 C、没有物质交换只有
能量交换 D、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20、若(
),逆反应自发进行。
A、Q < Kө
B、Q = Kө
C、Q ≠ Kө
D、Q > Kө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65 分)
1、化学所研究的物质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实物”,另一是“场”。(
)
2、平均偏差是各次测量的偏差之和的平均值。(
)
3、虽然真实值不可求,但它必定落在测量平均值的置信区间(P = 99%)之内。(
)
4、计算式中非测量得到的常数(如π等),可以视为有无限多位有效数字。(
)
5、胶体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分子的小集合体。(
)
6、c(1/2H2)表示其溶质的基本单元是 H。(
)
7、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是其蒸汽压下降的必然结果。(
)
8、只有稀溶液具有渗透压。(
9、当所有宏观物理量都不随时间改变时,体系处在一定状态。(
)
)
10、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 表明,体系的热力学能来自热和功。(
)
11、盖斯定律适用于任何状态函数。(
)
12、自发过程必定熵增加。(
)
13、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于碰撞分子的能量,而与碰撞分子的方位无关。(
)
14、升高温度增快化学反应速率。(
)
15、对于Δn = 0 的气相反应,压力平衡常数与浓度平衡常数相等。(
)
16、分析天平精确到 0.1 mg。(
)
17、容量为 25 mL 的容量瓶精确到 0.1 mL。(
)
18、酸性介质中的高锰酸钾常选 1/5 KMnO4 作为基本单元。(
)
19、焓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
20、一级反应 aA + bB → cC + dD 的速率方程式为 v = kcAcB。(
)
21、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宏观物体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
22、电子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绕着原子核运动。(
23、完整确定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需要 4 个量子数。(
)
)
24、按能量从低到高的顺序,3d4s5p 中各能级的排列不正确。(
)
25、主量子数 3、角量子数 3、磁量子数 0 和自旋量子数 1/2 所确定的电子运动状态不存在。
(
)
26、d 亚层有 3 个等价轨道。(
)
27、简并轨道的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相同而磁量子数不相同。(
)
28、Pauli 不相容原理:同一原子中的电子的 4 个量子数不能完全相同。(
)
29、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30、在甲烷的形成过程中,碳原子发生 sp3 杂化。(
)
31、3 种分子间力中,取向力是主要的,诱导力其次,色散力所占成分最小。(
)
32、强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全部解离。(
)
33、水解反应是水与分子酸碱的质子传递反应。(
)
34、NH3·H2O 的解离常数为 1.8 × 10-5,NH4
+的解离常数为 5.6 × 10-10。(
)
35、盐效应: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易溶强电解质,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度稍增。(
)
36、当 c/Ka ≥ 400,c(H+) = √c Ka。(
37、缓冲溶液的 pH 值不会因为外加少量酸、碱而发生明显变化。(
)
)
38、缓冲溶液的缓冲比通常控制在 0.1 – 10。(
)
39、直接配制滴定分析所用的标准溶液时,一般要求基准物质的纯度达到 95.0%以上。
(
)
40、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就是其理论变色范围。(
41、弱酸能被强碱准确滴定的判据是 c Ka ≥ 10-8。(
42、NaOH 滴定 HAc 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
43、离子积大于溶度积常数是沉淀生成的条件。(
44、任何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总是或多或少溶解。(
)
)
)
)
45、电解质 A 的溶度积大于电解质 B,所以,其溶解度大于 B。(
)
46、AgBr 的溶解度为 7.1 × 10-7 mol/L,其溶度积为 5.0 × 10-13。(
)
47、EDTA 测定水的硬度时,三乙醇胺的作用是调节 pH 值。(
)
48、在 Ba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 BaCl2,BaSO4 溶解度增大。(
)
49、某种离子的残留浓度小于 10-5 mol/L 时,认为其沉淀完全。(
)
50、氧化反应中氧化数较高的物质叫做氧化态,电极反应常写成:氧化态+ ne
还
原态。(
)
51、标准氢电极用于测定电极电势的绝对值。(
)
52、组成标准电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
53、Eө值越小,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是越弱的还原剂。(
)
54、当温度为 20℃时,aA + ne
(
)
bB 的能斯特方程为 E = Eө + (0.0592/n) lg(cA
a/cB
b)。
55、铜离子的氧化性受 pH 值影响。(
)
56、酸性介质中的高锰酸钾常选 1/5 KMnO4 作为基本单元。(
)
57、高锰酸钾滴定采用邻二氮菲-亚铁作为指示剂。(
)
58、高锰酸钾滴定由于锰离子的自催化作用可以快速加入滴定剂。(
)
59、碘量法是以碘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法。(
)
60、间接碘量法一般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
61、EDTA 是六元酸。(
)
62、Na2S2O3 标准溶液必须新鲜配制。(
)
63、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
)
64、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体数。(
65、内配合物就是螯合物。(
)
)
三、计算题(共 45 分)
1、(7 分)计算 AgCl 在 4.0 mol/L 氨水溶液中的最大溶解量(g/L)。已知 AgCl 分子量为
142,Ksp,AgCl = 1.8 × 10-10,Kf,[Ag(NH3)2]+ = 1.6 × 107。
2、(8 分)100 mL 0.20 mol/L BaCl2 溶液与 150 mL 0.30 mol/L Na2C2O4 溶液混合,求 Ba2+
和 C2O4
2-的浓度,已知 Ksp,BaC2O4 = 1.6 × 10-7。
3、(8 分)测定 SiO2 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0.2862,0.2859,0.2851,0.2848,0.2852,
0.2863。(1)用 Q 值检验法(P = 95%)判断可疑值,已知 Q0.95 = 0.64;(2)计算测定结果
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3)当 P = 95%时 t = 2.571,计算其置信区间。
4、(8 分)求出电池反应 Cu(s) + 2H+(0.100 mol/L) → Cu2+(0.0100 mol/L) + H2(90.0 kPa)
在 298.15 K 时的ε和∆rGm,说明反应能否从左向右自发进行。已知 Eө(H+/H2) = 0.000 V,E
ө(Cu2+/Cu) = 0.337 V,F = 96485 J/(mol V)。
5、(14 分)含有 NaHCO3 和 Na2CO3 以及中性杂质的样品 1.2345 g,溶于水后用 15.00 mL 浓
度为 0.5432 mol/L 的 HCl 溶液滴定至 pH = 8.30,继续滴定至 pH = 4.00 又用去 22.00 mL
的 HCl。计算样品中 NaHCO3 和 Na2CO3 的质量分数,已知 NaHCO3 和 Na2CO3 的分子量分别为 84.01
和 106.0,H2CO3 的 Ka1 和 Ka2 分别为 4.2 × 10-7 和 5.6 ×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