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浙江温州大学理论力学考研真题
一、单选题,将正确的选项字母填入括号中。(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平面力系中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力与支承面(
(A)呈 45°倾角
2、在固定的水平面上放置一重为 W=500N 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f=0.3,
(D)倾斜
(B)平行
(C)垂直
)。
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力 F=100N,此时物体的摩擦力为(
)。
(D)30 N
(C)100 N
(B)500 N
(A)150 N
3、在点的速度合成中,若牵连速度等于零,则绝对速度等于(
(A)零
4、质点系动量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的(
(A)所有内力
5、一力 F=10KN,定点 O 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d=100mm,则力 F 对 O 点之矩 Mo(F)的大小
(D)所有力偶矩
(B)相对速度
(B)所有力矩
(D)无法确定
(C)所有外力
(C)牵连速度
)的矢量和。
)。
为(
)。
(A)100 N.m (B)1000 N.m
(C)10 N.m
(D)10 KN.m
6、在固定的水平面上放置一重为 W=600N、半径 r=50cm 的圆轮,在圆轮的中心点作用一个
水平力 F=20N,圆轮与水平面之间的静滚动摩擦系数δ=0.1cm,此时圆轮的摩擦力偶为
(
(A)60 N.cm
7、刚体绕 Z 轴转动的角速度ω=6rad/s、角加速度ε=4rad/s2,刚体内离 Z 轴距离为 50cm
(B)1000 N.cm
(C)20 N
(D)60 N
)。
处的质点的切向加速度为(
)。
(A)200 m/s2 (B)20 m/s2
(C)2 m/s2
(D)3 m/s2
8、做平面运动的刚体,在不同的瞬时,具有(
(A)不同的 (B)固定不动的
9、当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科氏加速度矢是(
(A)相对角加速度
10、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等于刚体对于转轴的转动惯量与( )乘积的一半。
(A)速度平方
(B)牵连角速度
(B)加速度平方
(C)角速度平方
(D)三个相同的
)速度瞬心。
(C)相同的
)矢与相对速度矢叉积的两倍。
(C)相对角速度 (D)相对角加速度
(D)角加速度平方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
)
1、组成力偶的两个力可以把它们合成一个力。(
2、点的运动方程可以通过矢径法、自然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来描述。(
3、质点是具有一定质量而其形状与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是力学的理想模型。(
4、作平面运动的刚体,速度瞬心点只能在刚体上。(
5、点的自然坐标系由切线τ、主法线 n 和副法线 b 组成。(
6、定轴转动刚体的动量矩等于刚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与其角速度之积。(
7、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
8、牵连运动是指动点相对于动坐标系的运动。(
9、弹性力所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10、一均质杆铅直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无初速释放后质心的运动轨迹为一曲线。(
)
)
)
)
)
)
)
)
)
三、图示机构中,曲柄 OA =20cm,绕 O 轴顺时针匀速转动,角速度ω =10rad/s,套筒 A 在
杆 DE 上滑动,求ψ=60º时,推杆 BC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本题 10 分)
四、如图所示,左半拱 ACD、横梁 DE、右半拱 EGB 的自重均不计,三者铰接成桥梁结构,A、
B 为固定铰支座,D、E 为中间铰,C 为可动铰支座。铅直向下的集中荷载 P=300 kN,Q=350 kN,
图中尺寸单位为米。求结构平衡时 A、C、D、E 处的约束反力。(本题 15 分)
五、水平轴上装有两个带轮子 C 和 D,轮的半径 r1=20cm,r2=40cm,轮 C 的胶带是水平的,
其拉力 T1=2t1=800N, 轮 D 的胶带成铅垂方向,其拉力 T2=2t2;不计轮、轴的重量,求在
平衡情况下拉力 T2 和 t2 的大小及轴承反力。(本题 20 分)
六、 如图所示,均质圆盘 A 质量为 m,半径为 R,置于倾角为 300 的斜面上,今在圆盘中心
A 系一与斜面平行的细绳,绳绕过一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滑轮 O(视为均质圆盘)与质量
也为 m 的物块 C 相连,物块 C 与固定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0.1,在重力作用下,系统
由静止开始运动,圆盘 A 向下做纯滚动。求:
(1)物块 C 的加速度;
(2)圆盘 A 所受的摩擦力;
(3)轮 O 两边绳 AB 段和 BC 段的拉力。 (本题 20 分)
七、如图所示机构,曲柄 OA=r, AB=a, O1B=b,圆轮半径为 R。OA 以匀角速度 0ω
45α , β为已知,求此瞬时:
转动。若
① 滑块 B 的加速度;
② AB 杆的角加速度;
③ 圆轮 1O 的角速度;
④ 杆 BO1 的角速度。
(圆轮相对于地面无滑动) (本题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