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3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A卷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3 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 A 卷考研真题及 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 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 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 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 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 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2.资本周转:指资本的循环如果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连续不断的过 程时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速度。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周转一次所化费的时间,或者说 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多少次数。所以,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或周转次数两 种方法来表示。 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 式回到资本家手中的时间。资本在周转过程中要经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处在生产 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加 流通时间就是资本周转时间。 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在一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周转次数 等于一年的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一定量资本周转次数越多,就表明周转速 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少,就说明周转速度越慢。 资本周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马克思把时间的因素 纳入对资本运动过程的分析,使我们对资本运动的认识除去他的运动阶段、职能形式、并 存与继起关系等等方面以外,还增加了资本运动快慢、持续时间长短等内容。通过引入时 间因素,资本周转理论揭示了时间因素对预付资本量、价值增殖、以及社会再生产比例关 系等的影响。这些分析使政治经济学对资本的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同时,这一理论 反映了社会化商品经济中生产流通在时间方面的一般规律,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 直接的指导意义。 3.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在许多国 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所在国的子公司而形成的一种国际性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已 经取代国际卡特尔成为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 和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工具。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标志着产业资本国际化真正达到全 球规模。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组织形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获得了迅速的发 展。与一般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具有以下特点:跨国公司以全球性的战略安排来确定经营 目标;在经营方式上趋向于多样化;在所有制形式上更趋于多元化;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 化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4.农业产业化经营: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及各种中 介组织的举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 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 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常采用三种组织模式:一是公司企业模式,如农工商综合体;二是 合作社模式;三是合同生产模式,如某个公司没有内部纵向一体化经营,仅有外部单层一 体化营,即为合同生产模式。从发育层次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松 散型,以合同为联结纽带,属于初级形式;二是紧密型,以资产为联结纽带,属于高级形 式。初级形式可以发展为高级形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代中国农村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 将产销各环节联结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形成新的运行机制、积累和发展机制,形成 加工、销售的聚合规模经济,增加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5.产业结构: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 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换句话说,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质的组合和量 的比例。产业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通常运用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两大部类结构。它还可进一步分为中间产品生产、投资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三个 门类。 (2)农轻重结构。按照生产对象的性质和生产方法,把社会物质生产区分为农业、轻 工业和重工业三大部门。由三大产业部门组成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把生产的两大部 类结构具体化了。 (3)三次产业结构。我国国家统计局规定的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第 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产业又分为四 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等;第二层次,为生 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旅游、居民服务、公用事业及房地产业等;第三 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卫生、 体育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警察 等。 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既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它本 身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产业结构是产品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 外贸进出口结构、消费结构等等的基础,它的状况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宏 观经济效益的好坏具有重大影响。
二、鉴别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货币流通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理由如下: (1)货币流通规律是反映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取决于需要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它与商品的价格 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公式中的商品价格总额,是由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决定的;公 式中的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金属货币(例如 1 元)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手段的 平均次数。 公式表示,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同到期需要支付总额成同方向变化,即成正比;同赊售 商品价格总额和互相抵消支付总额成反方向变化,即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存在于商品经 济中,是商品经济不可缺少的规律,但不是基本规律。 (2)所谓基本规律,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价值规律正是 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首先,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商品经济不仅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 济形式,而且是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平等互利的商品交换来实现互为劳动的社会经济形式。 每个人都具有独自的经济利益,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中,“每一方都想占对方的便 宜”,谁都不想吃亏,因而双方只能处于利益均等的地位,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与 其他经济形式的本质区别。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平等互利的 本质联系,是调节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差别的规律。 其次,价值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决定和价值实 现是商品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它贯穿于商品经济运动的全过程,无论是简单商品经济, 还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 生产,都受制于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这是商品经济运转的轴心,是推动商品经济不断发 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一般的、基本的、普遍的规律。 再次,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商品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 机整体,存在着多种经济规律。除价值规律以外,还有供求规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这些经济规律自身都有其固有的运行机制和运动形式。但是, 各个规律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总的隶属关系以内”来发挥自的作用,形成一 个规律体系。其中,价值规律支配和规定着其他经济规律的运动。就拿供求规律来说,它 是反映市场上商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对立统一运动的规律。然而, 这里的供给并不单纯是向市场投放商品的活动,由于商品具有二重性,社会供给的商品不 仅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还是凝结一定量社会必要劳动的价值,供给就在以实现其 价值为前提。社会需求的商品也不单纯是人们对这些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 商品价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都要由商品价值来规定,价值规律制约着
供求规律,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从根本上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供求规律实际上不过 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外部条件。再如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这一规律反映了占有生产资 料的商品生产者对产品的所有权关系。别人要占有他的产品,必须进行等价交换,“因为互 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者,占有别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而自己 的商品又只能是由劳动创造的”。就是说,双方互相交换的商品,在价值量上要对等。而以 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正是价值规律所要求的。所以,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同样要受价 值规律的支配。 2.市场配置资源可以实现效率和公平。 答:该观点错误。理由如下: (1)资源配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市场;二是计划。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使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形成市场价格、 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求关系、激励和鞭策、实现经济利益、评价经济效益的功能。 市场的调节主要在微观领域,能够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获利。市场的长处在于:① 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 功能把资源配置到好的环节中去;②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 和管理的进步;③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够促进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及时协调。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市场可以实现效率。 (2)市场调节对搞活经济具有积极作用,但其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它具有自身的弱 点和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①自发性。各个分散的市场主体(企业)从微观局部利益出发,无法实现社会供求总 量和结构平衡和协调,尤其对重大的结构调整和重大建设,市场调节有很大的局限性。 ②事后性。各个市场主体接受的市场信号,是在已发生商品交换之后,而且反映市场 供求状况的行情是短期的、不确定的。 ③不能实现社会分配收入的公正性。因为市场调节信号反映的供求状况,其中需求是 指已经形成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社会各阶层实际拥有的购买力。至于这种货币购买力 的分配是否合理,市场信号并不反映,市场调节也无能为力。市场调节的自发作用,在一 定条件下会带来两极分化。 ④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通常所说“外部不经济”问题,是无能为力的。相 反如果单纯听任市场调节自发地发生作用,反而有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外部经济带来害处。 ⑤对经营垄断的产品和行业的调节作用有较大的局限。 因此,市场调节是有效率的但不能实现公平。这一点可以通过计划调节来弥补。 (3)计划调节具有以下功能:
①计划调节有利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自觉地调节 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②计划调节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和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防止资 金分散影响建设进度,同时也可防止大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③计划调节有可能合理地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社会公正。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要 使人民共同富裕,保持社会公正,避免两极分化,只有自觉地调节收入分配,才能得到实 现。 现代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既要发挥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 又要通过国家计划调节保证市场公平。 三、简述题(共 4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什么?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任何商 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具有某种使用价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劳动 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指“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 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有 完全的人身自由。这样他才能够像任何商品所有者那样,自由地出卖劳动力商品,并且在 买卖中仅仅让渡这种商品的使用权,而保留着它的所有权,否则就是卖身为奴隶了。二是 劳动力所有者除了自身劳动力这一商品以外,一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现存的 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历史表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这两个基本条件, 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小商品生产者日益两极分化,最终沦落为无产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的。可见,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都是存在的,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力才 成为要卖给资本家的商品。 (2)劳动力商品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价值是劳动力商品的本质 属性。但劳动力商品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其特殊性。 (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具有特殊性。一般商品被消费或使用,随 着它的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而
劳动力这种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 不仅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 分就是剩余价值。 劳动力的支出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了新的价值。因此,劳动力使用 价值的特点在于:造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它本身更大的 价值即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之所以购买劳动力的秘密所在。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扩大再 生产是指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其特点是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 个人消费,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有以下两个: (1)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 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 I 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 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 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2)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第二个前提条件,是要追加劳动力。第 II 部类一年中所生产折全 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 外,也必须有一定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3.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答:生产要素就是在物质生产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它包括土地、资本、劳 动力以及技术、专利、信息等。按要素分配是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 得报酬的经济行为。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者取得工资收入,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收 入,资本所有者取得利息、红利收入,技术、专利、信息的所有者也得到相应的收人。 在我国,按要素分配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实行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 经济制度。这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一方面适应公有制性质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决定的所有 者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又必须考虑其他要素的收益,实行按要素分配。没有按要素 分配,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难以扩大,主体地位难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也难以存在和发 展,从而也就不可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2)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本身就包含着按要素分配
的内在必然性,因为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调节方式,而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通过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来实现的。这种竞争的前提是一切 产品首先是各种生产要素都必须是商品,相应地对它们的使用要给与补偿,即支付利息、 地租、租金、工资及其他费用。因此,没有按要素分配,市场对资源不可能起基础性配置 作用,从而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3)按要素分配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按要素分配首先要承认各种生产要 素是有价格的,并且价格的高低反映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对其使用必须是有 偿的,必须支付一定量的费用,从而保证了对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从根本上杜绝 了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资源浪费现象,提高了全社会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从而增加了社会产品和物质财富,进一步满足和提高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水平, 更好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4)按要素分配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要素 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组合。我国要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世界经济接轨,必须允许按 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设备。在促进国际资本、技术等 生产要素进入我国的同时,也推动我国的相应生产要素进人世界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可 见,按要素分配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的要求。 总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结合,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起作用的两种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就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我国当前如何扩大就业? 答:伴随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 经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与此伴生出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如何扩 大就业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 (1)宏观层次对策 宏观层次的对策是指立足于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从总体上设法控制劳动力供 给数量、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或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各种措施。这方面的建议主要有: ①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高速增长。 鉴于我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状态,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放慢,失业人员剧增,大 多数学者建议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在扩大政府投资,加大公共工程 和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通过放松贷款管制,降低利率,创造宽松的货币市 场环境,扩大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创造新的就业。 ②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经济部门。通过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建立新经济部门, 开拓新市场,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和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而 带动总就业的增长;针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状况,在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 极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经济。持此论者认为,由于国有企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部门, 面对社会增加就业的要求是无能为力的。因而,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调整城乡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许多学者提出,要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就必须抓好 “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切实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样做,可在伸展农民就 业链的同时,还可依赖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扩大城市就业。 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 略,该战略在推动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并带动全国整体经济提高的同时,也拉大了东西部 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的差距。这一差距的拉大,使占国土一半多的西部地区市场狭小,巨大的潜 在需求无法变为现实需求,阻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长缓慢, 失业压力加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综合国力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加快西 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内需稳步扩大、就业持 续增加的重要条件。 ③调节劳动力供给。 治理失业仅从增加劳动力需求考虑,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问题的全部,因 为失业现象终究是劳动力供需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所以治理失业还需重视劳动力供求与质 量。 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统计对照,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在世界上属于最高的,特别是 10-25 岁 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状况,意味着过多的劳动力进入了市场,从而增 加了当期劳动力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要降低青年劳动力参与率,最有效的途径在于延长教 育时间。为此,需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和推进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通过执行灵活优惠的妇 女就业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妇女的劳动参与率。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为缓解就业压力,调节劳动力供给,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 力,应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即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追加 1-3 年专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待其掌握 一定职业技能后方可进入就业市场。随着这项制度的普及化和法制化,必将会提高我国新生 劳动力的素质、减弱失业人员的叠加效应,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职业培训和介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过剩,但许多行业尤 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兴行业,却人才短缺。这种劳动力数量型过剩和质量型短缺,劳动者劳 动技能与工作岗位不相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劳动者技术的手段解决。因此,通过加 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并加强职业介绍工作,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职业介绍网络, 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机制,将会提高再就业的效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