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考
生
须
知
1.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 个小题(共 50 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
道题(共 50 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
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画图题可用 2B 铅笔
作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50 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
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 1~50 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 1 分,选对一项得 1 分,多选
则该小题不得分。)
北京时间 2012 年 6 月 16 日 18 时 37 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2 年 6 月 18 日 14 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据此完成 1~3 题。
1.“天宫一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在华盛顿(西五区)留学的小张,在电视中看到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时,
当地时间为
A.18 日 14 时
B. 19 日 3 时
C.18 日 1 时
D.17 日 14 时
3.2012 年至 2014 年太阳进入活动峰年,太阳活动可能对此次航天活动的影响是
A.产生沙尘暴天气
C.产生极光现象
图 1 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4、5 题。
B.降水增多不利发射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4.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
C.地面反射
B.大气削弱作用
D.地面削弱作用
5.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图 2 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
6.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
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 水循环
C. 大气环流
B. 大洋环流
D. 岩石圈物质循环
7.岩石圈的范围是
A. ②层和③层
C. ①层
B. ①层和②层
D. ②层
图 1
图 2
图 3 为“某年 12 月 22 日零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图”。读图完成 8、9 题。
8.图示时间,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A . 乌 鲁 木 齐
B . 沈
阳
C.广州
D.武汉
9.此时出现降雪可能性最大的是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10. 图 4 中能正确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图 3
A
B
图 4
C
D
图 5 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完成 11~14 题。
11.图示水循环各环节中,能为陆地输送水资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甲处的地表形态和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A.山脊——褶皱
B.山谷——断层
C.陡坡——断层
D.盆地——褶皱
13.图中乙处地貌是
A.三角洲
C.冲积扇
B.冲积平原
D.河谷
14.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图 5
A.暖流,降温增湿
C.寒流,降温减湿
B.暖流,增温增湿
D.寒流,增温减湿
据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观测数据显示,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天山一号冰川持
续加速消融和退缩。冰川面积在 1962 年-2006 年期间减少了 14%。据此完成 15、16 题。
15.天山一号冰川持续消融和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导致
C.臭氧空洞扩大
B.旅游活动破坏
D.全球气候变暖
16. 随着天山一号冰川的逐渐消融和退缩,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及数量也发生了变化,这
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地域性
D.综合性
读图 6,完成 17、18 题。
17.形成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18.关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湿热
C.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
19. 2012 年 4 月 11 日(北京时间)图 7 中甲海域发生了里氏 8.6 级地震。这次地震位于
图 6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处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处
图 7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处
读图 8,完成 20、21 题。
20.影响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C.气候
B.河流
D.军事
21.天气系统甲过境台湾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甲
①地震 ②洪涝 ③干旱 ④泥石流
A.①②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2012 年底北京地铁线路将达到 442 公里。未来,北京还将修建 200 多公里的地铁路网。
图 8
据此完成 22、23 题。
22.发达的地铁路网可以
①缩短市民上班路程
③减少私家车的数量
②成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
④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新建地铁的沿线最可能出现
A.中心商务区
B.居民住宅区
C.大型工业区
D.城市绿化带
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有着“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美誉。据
此完成 24、25 题。
24.恭王府的对外开放有利于
A.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C.地域文化的传承
B.合理布局旅游景点
D.大幅增加财政收入
25.恭王府前半部的府邸是北京典型的四合院,其建筑特色与所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
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院中正房的地基稍高,利于享受冬日的阳光 ②院中正房坐南朝北是因为中国地处
北半球中、低纬度 ③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有利于夏季迎风纳凉 ④朝北不开窗而筑厚
墙,可以提高冬季的室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北京市自 2012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据此完成 26、27 题。
26.“开源节流”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做法,下列做法属于“开源”的是
A.南水北调
B.滴灌喷灌
C.无土栽培
D.提高水价
27.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北京市适宜发展
A.高档洗浴中心 B.高科技产业
C.高尔夫球场
D.人造滑雪场
2012 年中国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防线。据此完成 28~30 题。
28. 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但粮食安全压力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耕地面积减少 ②粮食种植成本上升
③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④农业从业人员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我国用占世界 9%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 20%的粮食,主要依靠
A.扩大耕地面积
B.改善交通运输
C.建设温室大棚
D.增加科技投入
30.实时监测农田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B.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
内蒙古蒙牛集团和北京三元集团,都是我国著名的牛奶生产企业。据此完成 31、32 题。
31.“蒙牛”和“三元”牛奶的生产同属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32. 与蒙牛集团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
A.科技支撑
B. 政策支持
C.交通便利
D.接近市场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使原先的“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荒
滩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水果基地。据此完成 33、34 题。
33. 丰县在大沙河沿岸发展水果生产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②改善农业结构,增加收入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4. 丰县引进一批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有利于当地
①加大地区经济差异 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③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改善环境质量
A.①②
D.③④
表 1 为“近十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完成 35、36 题。
B.②④
C.②③
常住人口 外来人口
0-14 岁人口 15-64 岁人口 65 岁及以上人口
2000 年
2010 年
1356.9
1961.2
256.8
704.5
184.4
168.7
1058.2
1621.6
114.3
170.9
注:常住人口由本市人口及外来人口构成。
35.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该市
A.人口出生率增幅较明显
C.人口死亡率降幅较明显
B.人口迁入率的增幅较明显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幅明显
36.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交通拥堵
B.水体污染
C.住房紧张
D.管理困难
2011 年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 50%,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据此完成 37、
38 题。
37.城市化必然会导致
A.绿化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加重
C.失业人口增加 D.农业人口减少
38.中国最大的 15 个城市,每天因交通拥堵约损失 10 亿元。北京居民上班平均耗时最长,
达 52 分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办法
①错峰出行
②人口外迁
③建高速路
④发展公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部分著名品牌家电企业纷纷迁往越南建厂。如美的电器越南工业园
已在 2007 年初建成,格力电器也在越南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越南正逐步成为我国家电企
业投资的热土。据此完成 39、40 题。
39.越南吸引我国家电企业投资的主导区位优势为
A.科技水平
B.原料燃料
C.交通便利
D.廉价劳动力
40.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区域合作 ②减轻大气污染 ③加快产业升级 ④提高农业产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1.下列各组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
A.珠江流域、干旱地区
C.亚欧大陆、华北平原
读图 9,完成 42~46 题。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D.黑龙江省、非季风区
42.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
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3.地理界线 P 是我国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③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
④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4.I 区自然环境内部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经度地带性
图 9
C.垂直地带性
D.纬度地带性
45.决定 II 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
C.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
B.随距海远近变化的干湿状况
D.水源等非地带性因素
46. 形成 III 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 B. 地处东南风的背风坡 C. 海拔高
据报道,在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中,受损严重的房山区河北镇的四村村民将整
D. 冰川广布
体搬迁到平原地区。据此完成 47、48 题。
47.房山区实施移民工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经济
B. 政治
C. 生态环境
D. 社会文化
48.人口迁移对迁出区的影响
A. 加快生态修复 B. 增加人口容量 C. 加大环境压力
读图 10“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 49、50 题。
D. 稳定人口数量
49.图中所示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 湿地破坏、排干沼泽
B. 水土流失、发展耕作业
C. 土地荒漠化、退耕还草
D. 臭氧层破坏、湖水酸化
50.人类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
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共通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D. 平等性原则
图 10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1. 读图 11“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 12,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图 11
图 12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
,表示晨昏线的是
。
(1)图中的 AB、CD、EF 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2)图示日期是
(3)该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甲、乙两地正午的旗杆影长相等
B.丙地出现极夜现象
C.正午太阳高度的排序是汕头>海口>北京
D.白昼时间的排序是汕头>海口>北京
(4)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
昼变
,且昼
(长于,短于)夜。
2. 读图 13 和图 14,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①
②
③
图 13
④
图 14
(1)图 14 中表示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表示伦敦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
(2)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选择填空)。
A.全年气温变化小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B.夏季气温高
D.冬季气候湿润
(3)伦敦、罗马两地的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的是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
带交替影响的是
。
(4)1 月份,罗马气候特征是
,游客前往罗马旅游应携带的用具是
。
(5)北京所属气候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伦敦所属气候区适宜发展的农
业地域类型是
。
3.读图 15“环渤海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表 3 环渤海地区部分工业主要分布区统计表
企业类型
企业
北
京
天
津
劳动密集型 农副食品加
工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资源密集型 化学工业
辽
宁
√
河
北
山
东
√ √
√ √
√
√
宁
辽
河
北
京
天
津
北
山
东
海盐
煤
石油
铁
钢铁工业
√ √
√
环渤海五省市(部分)地理略图
技术密集型 电子工业 √ √
图 15
(1)据图可知,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 3 显示,山东省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现代集团成立至今,年产汽车将突破 100 万辆,“领跑中国环保汽车”是企业新的追
求。
(3)现代集团在北京建厂的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北京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适合向周边省转移__________ (选择填空)。
A.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B.文化创意产业
D.水产品加工业
4. 读图 16“淮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图 16
(1)甲地气候类型为
,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
(2)淮河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该流域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这
将对我国的
工程产生重要影响。
(3)乙地区近年来花木园艺农业发展迅速,影响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4)淮海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该流域治理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
。
、
、
。
5.图 17 为“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 18 为“该农场农业生产联
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图 17
图 18
(1)影响该农场立体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
(2)图中各序号的含义:(选择填空:有机肥料、禽畜饲料、土壤肥力、农副产品)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3)该农场的发展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除社会可持续发展外,该农场经营
还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
(4)该农场经营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